更多家长择校经验分享请关注新浪国际学校官方微信号:国际学校家长圈(ischoolQZ)
编者按:中国家长千辛万苦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又为他们的成绩苦心创立辅导班,聘请中国老师,用中文教授他们应试的技巧,岂不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又绕回了原点吗?
近日,《纽约时报》网站一篇名为《亚裔家庭望子成龙,补习班文化传至美国》的专题报道引发了外界对美国“补习文化”的关注。
在美国,除了华裔以外,还有哪些族裔的孩子在上课外辅导班?上课外辅导班能否提高孩子成绩?具有东方特色的“补习热”为何能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带着这些疑问,美国《侨报》记者走访了一些华裔家长和课外辅导班的从业者。
01
不只华人孩子爱补课
“当初还以为都是爱学习的‘华人惹的祸’,没想到,我们搬去一个以韩国裔、印度裔为主的社区时,他们同样上补习班,诸如‘成绩A+班’、SAT等,难道‘世界大同’了?”
在中国内地“补习班”盛行,文化课补习班、兴趣班种类齐全,“产品”丰富,一家专门为高考学生做补习的公司还成了上市公司。在洛杉矶,随着新移民不断涌入,融入在美社区生活,当地华人家庭是否也正被慢慢感染上“课外班之风”呢?
刚移民来洛杉矶的张女士,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我之前生活在广州,3年多前才移民来美国。在广州时,确实补习之风盛行,从文化课到各种才艺班,女儿的同学们忙得连个完整的周末都没有,尤其临近是小升初,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以及考研究生这些关键大考之前,无论小朋友还是高中生,几乎找不到几个想升好学校却不补习的。”张女士说,“但是,我想说的是,在中国我几乎没有让孩子上任何补习班,无论文化课还是兴趣班。我的想法很简单,绝不强迫孩子为了‘分数’而破坏真正的兴趣。凡事我都问她,你愿意吗?儿女回答肯定是不愿意,尤其是文化课补习班,孩子总是更愿意把假期用来玩。”
张女士支持孩子做游戏,只要拿出合理的计划和“梦想”,而不是说“学个什么特长,升学考试时可以获得加分”、“谁谁都去学了,我也想去学”,她就会支持孩子去学。来到洛杉矶后,张女士竟然改变了。
“我移民来美的初心多少有些‘终于不用被同学妈妈们五花八门的补习话题包围了’,正觉得‘自由’了,却发现在美国孩子们怎么同样都补习哩?”
张女士感觉有些奇怪了,“之前我们住在华人社区,亲戚朋友邻居的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英文班、电脑班、乐器班、领导力班,以及SAT补习班。当初还以为都是爱学习的‘华人惹的祸’,没想到,我们搬去一个以韩国裔、印度裔为主的社区时,他们同样上补习班,诸如‘成绩 A+班’、SAT等,难道‘世界大同’了?反正我是没办法了,在中国从来不上补习班的女儿刚来美国时上英文班,现在眼见着要上大学,天天拉着我谈那个昂贵的SAT暑期班,不得不掏钱支持了。”
02
补SAT“50美元1分”
“英文辅导班我的孩子去过,感觉没啥长进,都是说中文的孩子一起学,上课那点时间管什么事儿?彼此之间都说中文,还不如在学校学呢,以后再也不去了。”
带着张女士的疑问,美国《侨报》记者从其他在美生活多年的华裔家长那里了解到一些情况。她们并不了解中国的补习情况,只是从自身情况说,洛杉矶的课外班确实不少,但是不同族裔社区有不同的特征。
在非亚裔社区,比如居住在Sabnadinor县一个白人为主社区的华裔张先生说,附近没啥校外的文化课补习班,“只有一个芭蕾舞班,我小女儿目前正在那里学跳舞”,不过张先生表示“我感觉追求不一样吧,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她的不少同学们都各有追求,只有学习非常差的学生才会在学校里,上一些专门针对成绩不好的孩子们办的假期文化课补习。另外学校各种俱乐部品种繁多,他们大多参加学校俱乐部培养课外兴趣。”
在亚裔为主的社区,比如喜瑞都,SAT补习班最多,其次也有些单科的文化补习班。“韩国裔、印度裔的学生比中国学生还要爱学习,他们有些会去上文化课补习班。”一位华裔中学生说,而一位韩国裔的学生则表示,“韩国情况可能和你们中国差不多,我们都挺习惯刻苦学习的,我这个寒假就打算上SAT课外班。”
说到华裔社区的补习班则品种丰富,从文化课到兴趣班,品类齐全。有孩子是ABC的家长表示,他们基本不去文化课补习班,但兴趣班会去,“我家两个孩子特别反感文化课补习,坚决不去。这里的文化氛围如此,太多干预孩子的事,会被他们‘嘲笑’为‘Asian Mom’,所以我随他们。”
之前的张女士因为来到洛杉矶不久,孩子的学习基础不同,倒是一直被孩子“督促”着上补习班。不过,有华裔家长也对文化课的补习效果非常不满意,“我花了1100美元让孩子上SAT,结果呢,提高了20分,平均50美元一分!”“英文辅导班我的孩子去过,感觉没啥长进,都是说中文的孩子一起学,上课那点时间管什么事儿?彼此之间都说中文,还不如在学校学呢,以后再也不去了。”“我对课外班感兴趣,可是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时候觉得真不如让孩子在学校里参加体育、音乐或者舞蹈这些训练。”
若说洛杉矶和中国内地的课外班市场可能确实有所不同,中国内地经常会出现考试内容而学校里不一定教,若想大考成绩好,非要靠课外补习;而课外才艺升学加分的项目也很多,因此才艺班也是生源满满。而美国学校里把该教的都教,考试也不会跑出教的范围。
一位接受采访的ABC高中生则说,“我才不去SAT补习班呢!我要公平竞争,真实衡量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才不去搞针对考试的各种补习。”从观念到市场,中国的补习之风是否能吹来美国?似乎难以定论,不过肯定的是,会对课外教学的课题、项目和水平有不同要求。
03
华人难摆脱应试教育
王先生说:“在洛杉矶做辅导这个行业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最深的感触是,华人似乎不管走到哪里,都很难摆脱应试教育这个观念。”
王先生现就职于一家私立课后辅导机构。两年前,研究生毕业的他,在一场专为中国留学生开设的职业招聘会上,找到了现在的工作——为当地华人学生进行小班、一对一课后辅导和补习。
王先生就职的公司位于贯通圣盖博谷地区(San Gabriel Valley)华人聚集区的柔似蜜大道(Rosemead Blvd)上。每天在这里工作,总让他偶尔想起4年前准备出国留学的各种考试的时候,每天穿梭在中关村大街,看着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普通高中班、高中国际班、托福班、SAT班等。
彼时,他认为,这条街仅是准备出国的年轻人必经的阵痛。然而现在才了解:在洛杉矶的华人社区,也会有这么一条充斥着竞争、成绩、考学还有商业的地段。
现在他经历了留学生活之后,再回过头来教这些高中的小孩子们SAT、托福,偶尔也会带一些一对一的小班辅导,针对GMAT和GRE的应考方式。
王先生说:“在洛杉矶做辅导这个行业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最深的感触是,华人似乎不管走到哪里,都很难摆脱应试教育这个观念。有人说那是因为中国长期的教育体制导致的,但是为什么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的孩子们,明明已经脱离了应试教育的体制,但还是没能真正走出老一套的漩涡呢?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接触到的不少学生家长,也是不惜重金,送孩子来我们这种私立的补习班。我也了解到了这边补习班的普遍行情。在备受华人赞誉的亚凯迪亚高中(Arcadia High School)附近,各种各样小有名气的华人补习班就有10多间,辅导和补习的项目包括初、高中课程,大学入学申请考试SAT、ACT考前培训,还有专门为留学生设计的托福、GRE考试等等。另外,圣盖博市(San Gabriel)、阿罕布拉市(Alhambra)、哈仙达岗(Hacienda Heights)、钻石吧市区(Diamond Bar),以及橙县的尔湾市(Irvine),都有华人开设的补习班。”
王先生说:“由于竞争激烈,不少补习班直接推出了考试辅导加上大学申请的一条龙服务,如常春藤名校2400分冲刺班或暑假名校访问团等,以便在假期暑假吸引更多学生来补习。对普通华人家庭来说,仅仅一个SAT考试,一个暑假花费三四千美元是很平常的事,再加上化学、生物等AP课程辅导,对于一个中产家庭来说,孩子补课费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却是必须支出。”
04
兜一圈又回到原点?
中国家长千辛万苦把孩子送出国,又为他们的成绩苦心创立辅导班,聘请中国老师,用中文教授他们应试的技巧,岂不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又绕回了原点吗?
王先生说:“我带的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小留学生,也就是高中就离开中国,来美国念高中的学生。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我们这个辅导班成立的初衷,这也是我上班一年多以后,在一次闲聊中老板和我提起来的。他告诉我,我们这个课后辅导班之所以会成立,就是因为中国一个私人企业家,孩子在这边读高中,但苦于英文成绩不好,难以应付美国的种种大小考试,于是孩子父亲让孩子去上琳琅满目的课外辅导班,且不说费用,效果和教师的负责程度都是值得考究的问题。碰巧我的老板与那位企业家是世交,彼此间相互信任,也有多年的商业来往。最后,那位企业家直接投给我老板一笔钱,供他调配使用,无论是用这些钱寻找辅导教师,还是开设课外补习班,总之目的就是帮孩子消化平时学的知识,再教授他们一些应试技巧。所以,最初这个辅导班里面都是资方(企业家)远远近近的商业伙伴、客户、以及亲戚朋友们的孩子。”
王先生表示,“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关系,刚开始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教学任务一头雾水,我起初用最接近他们课堂的方式,给他们进行补习。但是过了一阵子,我终于了解这些‘小留学生’们最想要通过我们的课后辅导班学习的,并不是英文,也不是出于对课堂内容的不明白,他们最希望学的仍然是应试技巧,而且是用中文表述的应试技巧。”
“实事求是地说,我带的这几个学生,都不是很多人眼中纨绔子弟家庭的小孩子,当初他们的家长投资这个课后辅导班,也是应这些孩子们的要求。总的来说,他们是发自内心愿意学习的,但是这种‘愿意’的背后,却引发了我不少的思考。慢慢与这些孩子交流甚至成为朋友之后,我发现他们非常依赖辅导班,他们最在意的是成绩,我通过中文向他们讲述应试技巧,无疑让他们觉得踏实、安心。我可以理解这个年龄的孩子,被送到一个文化、环境与中国都不尽相同的地方学习时,心中的种种忧虑和彷徨,这个是不是对的?那个是不是好的?他们内心不一定有自己真实的答案,但是‘好的成绩’毋庸置疑是正确的。我教给他们的那些应试、答题技巧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的不折不扣的‘舒适地带’。”
王先生坦言,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他们送来美国,不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接触美式的思维教育、学习美国人看待兴趣爱好、看待知识、以及看待成绩的种种方式吗?可现在来看,中国家长千辛万苦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又为他们的成绩苦心创立辅导班,聘请中国老师,用中文教授他们应试的技巧,岂不是兜了一个大圈子,又绕回了原点吗?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美国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