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龄童屡获英语比赛大奖 平时不上英语课

2014年01月01日12:14  光明网    

  今年才12岁的程天纬,从小学两年级开始就在各种英语比赛中得奖,短短几年的时间,家里的各种奖杯和奖状已经堆满了。几天前,他又以一路第一名的“模式”,在江苏省“领航杯”中小学英语口语大赛中拿下了第一名。他被老师和同学们认为是个“奇才”。但程天纬的父母却否认自己的孩子是“奇才”或“天才”。父亲程劲松告诉记者,其实这应该是“散养”的功劳。

  因为学习太紧了,特意从名校转学

  程天纬这样的孩子应该就是很多家长[微博]梦寐以求的“别人家的孩子”,有意思的是,这个孩子并不是在虎妈、鹰爸的教育下出现的,相反他的父亲是一个“散养教育”的拥趸。小学五年级,程天纬就被某所知名中学看中,为了报考这所学校他还特意突击了两个月的奥数。因为过硬的英语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他没有意外地就被这所中学录取了,成为了被无锡众多家长和学生羡慕的名校生。但是开学才一个星期,程劲松就发现“不对”。“他说作业太多了,时间太紧了,一直在学习,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也许这才是尖子生的培养模式,但程劲松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没有自己时间的孩子”。所以他和妻子与儿子开了家庭会议之后决定转学。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知名中学想挤进去都不容易怎么会想转学呢?但在程劲松看来,这不符合他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孩子要有去玩、去发呆的时间,这才是他的人生。”

  教育奇才的秘诀,就是坚持再坚持

  现在程天纬在一所普通中学上初二,他在这所学校享有一项“特殊待遇”,就是不用上英语课。别人上英语课的时候他可以去图书馆做他喜欢做的任何事情,因为他的英语已经好到远远超过了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程天纬没有在美国上过小学,但是他却在小学阶段学完了整套美国小学课本。程劲松则是儿子唯一的老师。“我没有课程表,也不硬性规定每天一定要学习多少内容。他高兴就多学一点,不高兴甚至可以两个月都不翻书本。”在程劲松看来,学习的第一位就是兴趣,他为了培养儿子的这个“小兴趣”所做的只有两个字:坚持。“我和他妈妈几乎每年都要花1万多元在购买各种英语类的绘本等书籍上,其实这里面只有大约25%左右的书会引起孩子的兴趣,至少有一半可能最后就是个装饰。”就算如此“浪费”他们夫妻也坚持不断地买书回去,还配合播放各种没有字幕的英文动画片,任由儿子玩一些需要使用英文输入的电脑游戏。最终为了看懂更多的内容,把游戏玩得更好,程天纬不得不自己去寻找答案。

  渐渐地,学习英语开始成为程天纬的一种习惯,加上后来他迷上了编程,不但看的是英文原版书,而且有些内容必须到英文网站上去寻找,最终他因为兴趣和英语结下了不解之缘。程劲松觉得,自己其实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坚持再坚持,孩子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是可以引导的,问题的关键是引导者够不够坚持。至于为什么选择英语作为兴趣点,他回答:多学一门语言就等于给孩子多打开了一扇窗,孩子可以藉由这个通道接触到更多的领域和文化,这比做题目带来的意义大太多了。

  可以不读大学 只要自己觉得没问题

  不喜欢让孩子陷在题海里是程劲松的原则,在他看来,学习如果是为了考试就失去了意义。在程劲松看来,现在学校里对术科的教育已经“太多了”,这并不符合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个体的发展需求。虽然本身已经博士在读,但程劲松和在大学里做老师的妻子对孩子的未来并没有多大的期望。“上个普通点的初中,以后高中看他能考哪里就哪里,至于大学,上不上都随他了。”尽管程天纬在外人眼里是个“小天才”,但在父母眼里他其实“就是个普通孩子,最多就算得上聪明伶俐”。虽然儿子在英语方面的优秀也让这对父母觉得自豪,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给孩子设定路线的借口。程天纬的妈妈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能力,“了解你的孩子,然后让他去解决自己力所能及的问题。”“人生并不是上一所好学校,找一份好工作,而是在于最终你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能做的,只是给孩子的童年留白,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