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贫困大学生调查:助贫方式多样但仍僧多粥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8/17 14:13 信息时报 | |||||||||
高校助贫方式多样但仍显得僧多粥少 中山大学 设立勤工俭学专用基金,每年将学费的10%,即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贫困生的助学工作。
设立1500多个固定勤工助学岗位,帮助1500多名学生解决生活问题,贫困生每人每月可领到350元的生活补贴。 设立大量临时勤工助学岗位,解决一部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华南理工大学 目前已经有30多家企业在该校设立奖、助学金,金额在1万元至数十万元之间;每名大学生最少可获得1000元以上的资助,最多则达8000元以上;每年至少有600~700名大学生从中受惠。 华南农业大学 投入300万元扶助贫困新生,每人每月获得200元生活补助,每年约有200人受惠。 设立助学基金,每年将近300万元。 设立特困学生补助基金,应对突发事件或其它原因造成家庭收入急剧下降的学生解决生活费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校友会在校内校外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允许学生经营书屋、健身俱乐部、家教中心等。 信息时报设立励志奖学金 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拨15万元作启动资金,外加广东省福利彩票中心资助现已达30万元 与高校合力选出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每人资助5000元学费,贫困生可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 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困境,信息时报社再度与广州市慈善会合作,设立国内第一个媒体励志奖学金。并首先从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中拿出15万元做为启动资金,在广东省福利彩票中心的鼎力支持下,信息时报爱心励志奖学金已达到30万元。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 希望社会各界伸援手 记者调查发现,在广东各大高校当中,家庭月收入及大学生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占5%,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了54.36%。学费交不起,大多靠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入学,往往先将学费拖欠着。以华师为例,每年有6000新生,办绿色通道的就有400多人,学生在进入学校后,除了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大部分靠各种社会赞助,有的企业会一次性支付2000元~5000元不等,但也只是解决某一段时期的困难,杯水车薪。来自高校统计,高校面临的贫困生欠交学费少则700多万,高则1000多万,因为毕业时不能按时交还学费,不少学生必须将毕业证交给学校保管,并签下协议,在规定时间内还清学费换取毕业证。 在采访中,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不会把贫困学生拒绝于门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面临学生拖欠学费的严重情况。据悉,有的高校被拖欠几十万,有的甚至上千万,这就影响了学校正常的运作。彻底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国家政策不足以解决所有的贫困大学生的问题,他希望社会知名人士、公司、企业等多关注大学生的贫困现象,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信息时报慈善金 总收入已逾90万 2003年7月20日,信息时报社与广州市慈善会合作,创办了内地首家由媒体成立的“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该形式将“爱心慈善金”的每一笔支出、每一笔收入均在《信息时报·爱心档案》中刊登,让每一位捐助者都知道自己的捐款用到哪里了,使慈善金成为国内最透明的慈善金之一。 据最新统计,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从最初的6万元起步,迄今已收到善款904884.15元,累计用于“纾困暖童心”工程5.4万元,用于《爱心档案》困难家庭283786元,用于社会其他各类救助16余万元,目前可用资金407098.15元。 设全国首个媒体奖学金 每个贫困生资助5000元 从广州市内的困难家庭到夹心家庭(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无法享受政府给予的最低生活保障,又长期被贫病折磨无钱给孩子交学费的家庭)再到上大学的贫困学生,信息时报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社会上需要扶助的人士。根据本次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本报决定再次与广州市慈善会合作,设立国内第一个由媒体参与的奖学金——信息时报励志奖学金,每年资助一批在校贫困大学生,为他们提供每人5000元的学费资助,以帮助他们度过一个学年的难关。 今年,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首先拨出15万元,在时报的倡议下,广东省福利彩票中心也加入到了我们此次的爱心行动当中,捐入20万元,除5万元用于指定捐助本报报道过的困难家庭之外,其余15万元全部捐入信息时报大学生励志奖学金。到目前为止,信息时报大学生励志奖学金已达30万元。 同时,信息报与广州市慈善会共同呼吁社会上的善长仁翁,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合力为在校贫困大学生送去新学年的学费。所有捐助者,本报均会在8月20日举办的“圆百名贫困大学生大学梦暨爱心档案三周年活动庆典”上给予鸣谢,并将奖学金发放到各大高校,让受资助的大学生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就能拿到学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