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多少生命可以重来 > 正文

外界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05/10/08 13:56  新浪教育

  【声音 观点】

  由于中国学生间的竞争,使美国教授遭殃,该大学物理系失去了最好的教授。 ——美国媒体声音

  中国有六千多万独生子女,他们将逐步成为新一代举足轻重的人,但他们也许是合作
意识最为淡漠的一代人。卢刚不是独生子女,但他是家中惟一的儿子,身上的许多特点与独生子女极为相似。从这个角度上看,不但应改变应试教育体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且应更好地进行合作教育,合作能力和竞争能力是现代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引自《卢刚杀人案说明了什么?》

  卢刚是个在信仰危机边缘长大的青年,他认为自己的功夫比同门师兄要高强,以同归于尽去“摆平”此事。这种恩怨是非,常见于东西方各类武侠小说,想不到今天在现实生活中上演。卢刚有别于其他同学,正是因为他目无余子,惟我独尊。他习惯了胜利,到了彼岸,看不惯别人比他快半拍,吞不下这口气,就干了傻事。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

  综观卢刚杀人血案的前因后果,有几个因素值得我们注意。首先,上世纪70年代,即塑造卢刚性格最重要的10年,恰好是改革开放初期。经过“文革”浩劫,中国相当一部分青年道德沦丧,信念失落,除了赤裸裸的自私自利、拜金主义,不再相信世界上有真理。第二,在中国社会,一向流行平均主义:“大家共同富裕,你好我也好;大家共同贫穷,我没有的你也休想有。”如此造成了弥漫于全社会的嫉妒心理。一遇到有人比自己强,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知识上,不是通过公平竞争去赶上对方,而是从其他方面千方百计去打击别人的优势。一些中国人不团结、爱内讧、喜攀比而又互不服气的性格,应该说与这一社会风气有关。

  ——中国访美学者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祸?从中我们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训?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深思的问题。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是卢刚犯罪的症结所在。然而,现实生活中心存嫉妒的人何其之多,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也使一些中国人形成了狭隘的性格。人与人相斗的运动,更使人忘记了人间之爱,有的只是猜忌和嫉妒。在中国学术界有一句话十分风行,即“墙内开花墙外香”,一个人出了成绩,在本单位的同道中较少得到赞赏,有时还有风言风语,甚至嫉妒打击,这实在是很不正常。

  ——中国某大学教授

  卢刚的凶杀案新闻报道之后,人们大为震惊。通过这个案件,我们可以窥视到中国青年一代身上存在的某些令人担忧的倾向。第一,中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与卢刚年龄相仿的青年精英的心理承受能力(承受失败、挫折、苦难等等)正在不断下降。由于急功近利,中国没有在提高全民教育上下功夫,而是导入精英培养制度。从少年班到出国留学一路开绿灯,整个社会对这样的英才捧着、护着,造成他们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风头主义性格,惟我独尊,目空一切,根本没有一种承受痛苦、挫折的心理准备。他们是公派出国,月月有支票进账,不需要像自费留学生那样去洗碗、当保姆等打工挣学费。毕业后失业,支票断档,他没想过先打工挣钱,再寻找发展机会,而是生出了“我走绝路,也要找几个垫背”的念头。

  第二,海外学子中,不少人专业水平很高,但对自己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文明了解却不够。他们龟缩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小圈子里,眼睛只盯着自己的几个同胞,只要能把他们比下去,就会有安心感、满足感。他们放弃了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去竞争、去开辟新的天地的机会。这些人往往一遇失败便产生挫败感,爱钻牛角尖。卢刚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已。

  ——中国留美学生

  这次事件虽然是卢刚本人一念之差的错误行为,但我认为,它暴露了留学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是一次偶然之中的必然事件,是诸多问题的一个极端表现形式。我愿意为卢刚说几句公道话。

  美国社会中的压力,是每一个人都能亲身体会的,比起其他人,外国留学生的压力又更甚。我本人曾有过一个和卢刚导师类似的教授,他规定我们每天至少工作13小时,每周最少六个工作日,没有节日假期,这样的生活,可谓是惶惶不可终日。四五年的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熬到学位。但是,一个外国人,又是经济萧条的年景,又怎能不为自己的前途而费心?而像卢刚这种专业偏窄的学生,出路又在哪里?

  很多同学到美国后,尽管生活条件相对变好,许多美国同学、同事也非常友善,但是你似乎永远感觉不到你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心理学家说,一个人是否孤独,取决于恋爱、婚姻以及社会交友。于是乎,那些已经结婚的,就可以在家里找到温暖;那些单身的,就只能躲到别的孤独人的“友谊”里,或是惶惶地寻找着生活里的另一半。而卢刚却是一个既没有家,又没有一群朋友,无法改变自我的人。他变成了大海里的一个荒岛,岛上只有沙,每颗沙都是寂寞的。据我所知,卢刚生前有很长时间,经常一个人到酒吧里借酒消愁。这种长久的孤独是可怕的,太久的话,任何人都有崩溃的一刻,而崩溃的结果也往往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同为中国人,我为卢刚哀痛!

  ——中国留美学生

  当年的“卢刚事件”震惊了中美两国,也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国教育弊端的讨论。可惜的是,中国教育界并没有因此而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变革。十多年之后,中国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人格模式依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犯罪成风,中国国内大中学生的犯罪也在迅速增长。有人惊呼,在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中,冷漠、放纵、自私、自我中心成为精神时尚。

  我在访问爱荷华大学的时候,听到了不少关于在那次惨案中被枪杀的副校长安·柯莱瑞的感人故事。在这座小小的大学城中,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安·柯莱瑞大道”,以纪念这位惨死的全美著名的测验专家。爱荷华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城,爱荷华大学的医学院在全美首屈一指,爱荷华居民的文化素质在全美的评比中也名列前茅。这里安宁而静谧,宛如世外桃源。爱荷华的街头不像纽约街头那样,这里几乎见不到一个警察的身影。一般居民也很少听说犯罪的现象,因此也少有不安全的感觉。然而,卢刚疯狂的杀人案件,曾打破了小城的宁静。惨剧发生之后,当地的许多人开始对中国留学生产生了排斥心理。

  然而,就在安·柯莱瑞女士遇难之后的第三天,她的家属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信件……

  关于这一信件,很少有中国媒体进行报道。我也不知道卢刚的家人是否收到过这一信件,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回应。我却认为,这一信件比整个残酷的枪杀事件更有报道的价值。这封信战胜了邪恶与死亡,体现了人性的高贵和宽容。这封信件展示了教育中最为宝贵的一个侧面:这就是爱的教育、人性的教育和宽容的教育。柯莱瑞副校长生前就很关心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她的家里经常聚集着不同肤色的学生。在柯莱瑞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黄琪恩在《她仍旧在说话》一文中回忆说,安出生在中国上海,父母是美国传教士。这段经历使她尤其喜爱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每年感恩节、圣诞节,安总是邀请中国留学生到家中做客。她一定没有想到自己会丧生在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枪口之下。然而,安的惨死并没有动摇亲人们的信仰,并没有让他们以仇恨来取代爱。他们深知,仇恨的心理最后伤害的是自己,仇恨的心理也不符合安生前所坚持的理想。爱和宽恕才是对亲人最好的纪念。于是,他们向杀害亲人的凶手的家人伸出了温暖的双手;于是,一项以“安·柯莱瑞”命名的奖学金在爱荷华大学建立起来了,前后三名获奖者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安·柯莱瑞博士和她的兄弟们为我们做出了难以置信的表率和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安虽死犹生,用黄琪恩的话来说就是“她仍旧在说话”。

  第一个在美国大学课堂上设立“爱的教育”课程的南加州大学教授巴士卡里亚曾经强调,一个社会应当寄希望于三种东西——真理、青年和爱。“青年”是和“爱”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这种纽带要靠教育来联结。他认为,学校应该是世界上充满幸福快乐的地方,因为学习本身就是最大乐事。学到东西是最幸福的事情,因为每一点新东西,都可以使你变成一个新人。在这一过程中,爱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线索,成为公民社会最坚固的基石。不懂得爱的人不配称为公民,没有爱心的老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的这封信件,应当被收入我们的中学课本中。它启示我们,爱的力量是何等的伟大,爱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中国学人 余 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