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考试 > 2006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 > 正文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06/12/14 21:17  新浪教育

  说到民间力量,我接下来就要介绍我们下面的这位演讲嘉宾,这位演讲嘉宾有着很多让人羡慕的头衔,在2000年的时候,她曾经获得过国际环境大奖苏菲奖、2001年获得澳大利亚的最高环境奖、2002年被中国妇女杂志评为十大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妇女之一,并且她被聘为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环境顾问,在2005年的时候又当选了中央电视台经济年度
人物的公益人物。

  她有这么多荣誉、奖项,但是我想说其实重要的并不是她获得了什么奖,获得了什么样的头衔,更重要的是她做了什么,是她在关心着什么。我们说到她的名字,就总会联系到一个词,那就是地球村。好,这里我们就欢迎奥组委环境廖晓义女士,有请。

  廖晓义(奥组委环境顾问、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感谢大家的厚爱。

  我原来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学的是哲学,后来是美国一个环境政策访问学者,十多年前回来创办地球村,都知道搞环保。但是这些年我又转回我的老本行,又回到了哲学。人家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你搞环保搞了半天,又来讲文化?又跑到教育界来说话,我想道理很简单,因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文化问题,环境的污染是因为心灵的污染,环境的恶化是因为心灵的荒漠化,真正要治理环境,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把心做好,只有人像人,山才像山,水才像水。文化其实是环保的根,所以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应该都是在这个根上来搞环保。

  前天看了一则报道,《南方日报》写了一个让我比较震动的消息,广东省委教育厅发了一个很大的文件,而且放在报纸上,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大学生自杀。当时我的一个助手告诉我,这没什么奇怪,他说你要听什么人采访什么人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凡是80年代出生的人没有几个没想过自杀的,我就想到刚才王老师提到的,我们的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什么样的速度,什么样的压力,什么样的竞争,这一切一切是不是一个活生生鲜活的生命体所需要的。我们的教育太多地讲知识,太少讲安身立命;太多讲人才,太少讲人格;太多讲创新,太少讲传承。怎么办?创意可能是一种选择。我个人理解创意不是创新,它是创新和传承的结合,它是人才和人格的结合,是声名和知识的结合。看一下“意”字,中国解字是很有意思的,上面是个立,下面是一个心,是立心。人心都是肉长的,所以创意一定要从生命起源,要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立志,我们很多心灵被乌云笼罩着,我们每个人生下来洁净的天空,就像高中老师讲到孩子看到什么会哭。当然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可是我觉得这种感动恰恰是身为人生的恻隐之心、怜悯之心。可是我们被现代技术、资本,被很多外在的身外之物这片乌云笼罩着,我们都看不见自己的天空了,我们需要重塑人格,发现之为人的地方。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法国非常有名的搞中国文化研究的人,他原来是搞企业的,我问他中国文化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他说是做人。他给他儿子起了名字是明心,要用日月照亮他儿子的心,而不是制造机器、消费机器、资本的奴隶,这是讲的人格。心音,心音从哪里来?从我们祖先一辈一辈来的,那是一个悠长的传承。

  创意和教育讲了第一个问题,就是创意的含义,我们通过解字给我一个自己的理解,不是定义。

  第二,创意的根据。创意有没有原则?创意是不是像前几天“798”行为艺术创意到什么程度,把人肉身,四个年轻人用个勾子把肉身勾起来,挂肉杆那样挂几分钟,创造吉尼斯,是那种创意吗?还是像北京的大鸟蛋,所谓的国家剧场在那么一个古朴的文化里冒起这么耗资巨大,浪费钢材、浪费水的一个奢华的建筑呢?创意有没有原则?还是我行我素现在杀个人也是创意呢?现在美国好多节目已经把杀人变成娱乐了,创意有没有原则?从古老的文化,我想各民族有各自的认同,我把我的理解归纳为三个原则,第一是朴,自然是最好的,要遵从自然,要尊重宇宙规律,按照宇宙规则办。第二个是什么呢?是河,H,万物是关联的,万物有情才有创意,才能有创意的远传,你的创意才建立在养生而不是杀生上。第三是D,差异是正常的。我们要尊重差异,差异会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我们的行为方式上。比方我女儿13岁时,老师给她出了一道题蜗牛和大象的故事。一个小蜗牛想到大海边去,最后没有去了,老师当时点评,你看这个小蜗牛一点志向都没有,就想钻到蜗牛的壳里,不想到黄河、长江,所以到死都没有走出壳里。我女儿就说凭什么要做大象,凭什么要到黄河边上?凭什么不能呆在他的小壳里做它的蜗牛?如果这个世界上都是大树,那没有小草,还是一个世界吗?如果大家知道大象没有了蜗牛,还有生物链吗?这就是孩子最本真的看法。

  说实在,从我本身来讲我特别特别喜爱,不能说同情,那些被认为学习不好的人,我恰恰觉得那些学习好的孩子被异化很多,已经被奴役了,被分数线、功利,看看那些游游荡荡的孩子身上有更多的天性。我认识一个很有名的后现代哲学家的领军人物王志和,前不久还给我发了邮件,说特别感谢他的老师,他从小就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结果是那个老师发现了他,鼓励了他,成为今天的他。在教育里对所有所有多样性,我们实实在在这是庄子最最基本的思想,每一个生灵都有他自己的位置,包括我们教育里不一定要用西方同一个尺度看所有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农民工不一定都要让他当科学家,可能更乡土、更本真、更有创意。所以,在这个教育问题上,一百年来中国受现代奴役太长了,我们已经把我们的很多血脉都丢了,我们拿什么给我们的孩子。

  李少红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他拍《恋爱中的宝贝》时就说“21世纪的中国拥抱现代化,就像一个热恋中的人拥抱他幻想中的爱人。宝贝儿就是在这场恋爱中丢失了的灵魂,以至于自己的出生都成了一则笑话。”其实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当然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各个部门全民开始有了一种文化复兴的意识,我们讲和谐社会,我们讲走中国自己的路,我想这是新的希望,所以我想讲第三个话题:关于创意的资源。

  创意教育的资源从哪里来?从一个人的小脑袋里想还是从博大的这么多祖先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去找?还是从西方那里去寻呢?我们看看西方有哪些真正从他们自己来的,除了像《大长今》这样,有一半也是从中国来的。看美国的大片,在我看来比较成功的大片,像《玩具总动员》讲什么?就是讲父子之情,最后打动你的是什么?不就是原始的那点东西吗?你说他们有多少?一个《花木兰》是中国人写的,我昨天还和“创意英国”的策划人,是布莱尔的高级顾问,请我到英国唐人街做讲演,和这些搞创意产业的英国人讨论。我就发现他们为什么认为可持续创意的希望在中国呢?西方人左半脑特别发达,逻辑、概念、技术,右半脑比起中国人,好多时候是缺一块。菲力浦·道是很有影响的英国思想家,他其实发现从1997年开始,英国人民开拓的这场工业革命已经把人类引向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自然环境极度恶化,全球性的环境灾难,所有神圣意义的丧失,以及民意结果导致了金元帝国的统治之下,这个大问题怎么办。人们需求是有限的,一张嘴能吃下多少?躺下来就是五尺长。人有一种巨大的需求空间,长期以来被

资本市场忽略了,那就是精神需求。所以,就要发展满足精神需求的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又在想,英国创意产业到处在找资源,就是那几百年,他们突然发现中国有,中国儒家讲的情,道家讲的对自然取之有道,引发出很多生命科学、生命技术。还有佛开发禅文化的无限多样性。还有中医、中药、养生,人的自动体还没有发现自然养生。还有琴棋书画,一个字能解出那么一大块
信息化
,中国的资源很多,我们就和中国“搞恋爱”,所以菲力浦来回来去往中国跑,昨天非要赶到这儿,可是来不及,我想为他传递一些文化复兴和创意的见解和期待。

  我认为一个创意教育,我们可以从两个资源来看,一个是我们传统的儒道资源里寻找我们创意的源泉。我曾经做过一个叫“情情号”动漫的编剧,我自己就发现帮我突破的那一点恰恰就是一个情字,儒家对勤的这种阐释。用12生肖代表各种人物,其中构成了各种关系,各种关系构成了一种情网,恰恰是你能够出故事的地方。没有情,就像海龟爬,不动就不拍,是找不到创意的源泉的。儒家讲的这种人情,不要完全从负面理解。中国人的人情特别特别宝贵,是很难得的地方,当然要和法制结合起来,两者不一定就是矛盾的,不能因为这个就把我们情的这一块丢了,变得特别麻木,见到讨饭的就完全是具有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以不动分毫,可以像清华大学的学生那样往熊的嘴里泼硫酸。这种情的教育,我们一定要从我们的祖先那里学习。

  展开的东西很多,关于道家,大家知道海尔发明了一种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用阴阳的原理,东西是酸的还是怎么,就引进一种碱来中合,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还有负离子,不是直盯着污染,还是用富离子来解决。像都江堰2000年还在运行,太多太多自然的东西。展开太多,因为时间也很有限。这一块是我们在传统资源里找资源。

  还有一块是后现代思想家的资源。有太多的后现代的这些思想家,他们对于多样性、差异,对于和谐,对于累万物之情,对这些东西的理解可以给我们打开很多创意思维,打破我们很多束缚和枷锁,能够获得一片创意的天空。这是创意的资源。

  第四,我想特别简单归纳一下创意教育的内容。你教什么?你对青年说什么?有四大块。

  1,从物质致富到精神扶贫,这是生命教育。现代的人物质不说极大丰富,也是到了相当一个程度。即使是乡村,我斗胆说一句,很多人觉得扶贫这个词很敏感,好像说你要发现穷人身上的价值,你就好像反对扶贫,不能这么看。如果大家看最近网上流行关于我们吃什么,你想想我们吃的、呼吸的,很恐怖的食品污染的报告你就会知道,贵州还有一片山水,还有它的食品是安全的那个乡村他们拥有的财富。当我们说贫困这个词我们是用西方美元、解决的尺度去看,你怎么没有我们的彩电,怎么没有什么我们拥有的大车、大房子,这不算什么,它不计算生态的价值,不算青山绿水。人是一个生命体,能够呼吸道新鲜空气,能够喝到干净的水,这不算文化价值,但是乡村依然保留着乡土文化、自然养生,不算乡土价值,而算物质价值。我们一定要从这个问题中解救出来,看看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就从乡村来讲,老一点的人多知道都上楼下电灯电话不是共产主义吗?现在怎么全成了贫困呢?所以,我们要对“贫困”这个词有创意地理解,应该有一个更多元的理解,要加上综合的价值。现在在我看来是精神的贫困,当我们把扶贫的标签贴在那些自得其乐,每天都很快乐,每天都要唱歌,我去过很多乡村,当我们把这些标签贴在他们身上的时候,我们不是在扶贫,是在造贫。他们祖祖辈辈和谐的,我们城市失落的我们城市有不起的那些财富,我们说是贫苦,说是不值钱,他们多么纯朴,接受了这样的标签,他们在一瞬间感到了一无所有,他们感到了贫穷,所以我们在造贫。城市的贫困已经到了这个社会、民族和谐稳定,都已经到了很尖锐的一个程度了。所以,教育一定要做生命教育,就是精神家园的教育、精神扶贫。

  2,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到发展教育。我们的孩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数据,2005年世界财富论坛在中国开的时候,我们的文化部长放了一个消息,说是中国的文化贸易逆差是1:15,也就是说我们输出去1,进来的是15。可是大家知道我们这个国家是由制造业为出口导向的一个经济发展模式,而制造业是极其消耗资源的,大家都知道

能源、水等等。那就意味着我们用消耗毁坏我们用自然资源为代价换来的外汇,去购买那个要来替代、要来毁坏我们精神家园的产品。中国就是面临着这样文化和生态的双重危机。怎么办?中国必须要完成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中,我们的孩子们就是未来的中坚力量。

  3,要从知识积累到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一定要有文化的自觉,我们要有文化的自觉,马上到圣诞节了,可以看到孩子们可能欢天喜地要去过圣诞,好像是家里爷爷传下来的似的。我去年在成都圣诞之夜在路上走着,孩子欢呼雀跃,手上拿着塑料吹起来的东西,满街是美国国旗。我们哈日、哈韩、哈美就是不哈中。有人说廖晓义你成天这么说是不是爱屋及乌,中国也有很多糟粕。我说我这个爱屋及乌至少比恨物及乌正常一点吧。当务之急真的要在青年中有文化自觉,有自觉才有真正的自信,有自信才有真正的自尊,有自尊才有自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文化传承必须要进入我们社会教育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当然,不光是理念上的,我们还要进行技能的教育。比如我谈到中国很多很多绝活现在都真的是绝唱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社会教育中做文化传承的这种技能,特别是很多乡村的孩子靠这个可以生存,他们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手工业,这都是未来后工业的巨大市场。

  4,要从经济中国到文化中国,这就是责任教育因为我在国际上走的也挺多的,一说起来中国就两个问题,一个是经济巨人,中国,中国,中国就是经济,经济就是中国,钱就是中国,中国就是钱。是这样吗?第二是他们考虑环境问题,这么密集的人口,这么脆弱的资源怎么办?中国到现在一定要形成一个从经济强国到文化强国的时候了,不然太有愧于这5000年,才有愧于祖先。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个民族是5000年一以贯之的,一个是犹太人,但是他们有自然家园,没有精神家园,一天到晚打仗。我们中国是惟一有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民族,我们中国怎么稳定,怎么和谐,拿什么给我们的孩子,给世界。所以,要进行责任教育、发展教育、技能教育,创意教育的几个方面是我们必须应该关注的。

  创意教育的渠道和创意产业的载体。创意产业的渠道是社会团体、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媒介教育,再有一个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载体如网络、技术这些东西。

  最后说一句话,我想问问每一个父母亲们拿什么给我们的孩子。每一个社会工作者们,每一个媒体工作者们,每一个学校的老师,我们这一百年来我们自己是断了根的,我们很不幸,中国文化经历了3次大的灾难,一次是文化灾难,那批立志救国其实不免偏颇的精英,包括我知道孙中山,他宁死都不去看中医,因为他当时得了很严重的肝硬化,西医放疗、化疗很多都救助不了他,后来家人说治一下中医,他说我知道中医可能是有用的,但是我要坚守我的主义,鲁迅还表扬他愿意用生命换主义。文化上面的,他们把一切中国的灾难不去反过来看打他的人,而是总说我为什么挨打,我跟着强盗学,这条路是不行的,这条路到中国今天走到了这样一个生态危机的边缘了,而且他们的文明,他们是疯子,他们自己也找不到路了,他们恰恰有点想找回来的时候,我们真的是应该要考虑一下,这是一个文化的灾难。政治的灾难是文化大革命,现在第三次灾难就是西方消费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大冲击,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能不能坚守?我们要有选择,我们要知道现代性有好的有不好的,我们吸取它好的,不要它不好的。我们不能一锅粥,我们这一代人不要再继续哈日、哈韩、哈美,我们找回来,才能教育我们的孩子。

  最后,说三句话作为我的结语。选择是应该的,坚守是必要的,另一种生活是可能的。让我们一起坚守。

  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