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专题论坛及闭幕式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4日 22:12  新浪教育

  (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专题论坛)

  主题: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

  地点:瑞宾楼会议厅

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专题论坛及闭幕式实录
主持人许戈辉与青年导演在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专题论坛上现场对话

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专题论坛及闭幕式实录
参加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专题论坛的观众被精彩的演讲内容吸引

  主持人许戈辉:下午的论坛是“创意产业与青少年教育”的专题论坛。我们今天下午的主题演讲嘉宾主要是来自传媒行业的,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机构的专家。

  首先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位演讲嘉宾,就是来自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副台长、总编辑陈力女士,有请!

  (鼓掌)

  陈力(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够参加这样的一个会,我能够占用大家的一点时间跟大家做交流。

  会议的对象,我到这儿以后仔细看了看日程表,多数是少年宫体系里的一些同志。少年宫也是做青少年工作的,这个会议其实也是研究创意和青少年的教育。不管是谁做青少年的工作,是侧重研究哪个主题,只要是连带青少年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我们所有的人都要了解当今青少年的状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做好青少年的教育,才能够在这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创新型的人才。

  我是做教育电视工作的,今天我的题目重点还是想跟大家交流一下当今的青少年主要侧重在少年儿童,他们在电视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生存状况,他们的心理状况,就这个方面我想侧重做一些交流。

  创意本身电视就带有很强的文化创造性。所以,我想我侧重介绍的是孩子的情况,电视如何去适应这样的情况,我想在这里边谈一谈我的想法。

  其实我今天讲的也就是两句话,一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第二句话,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一个不争的事实实际上我想谈两方面的情况。一个情况就是当今孩子们是如何伴随着电视生存的。第二个方面的想法是,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已经承担了哪些责任、承担了哪些义务。

  我因为这几年侧重做了一些儿童电视的研究,首先在我们当今电视普及的年代里,我们的青少年、儿童对于电视收视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美国的电视起步比中国要早,在1997年的时候,实际上就在九年前,美国公共政策的中心就已经公布了一个调查,这个调查表明美国当年百分之二十五两岁到六岁的孩子和百分之五十五的12岁到17岁的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卧室看到电视,比我们要早。但是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做到了。看电视排在6到7岁的儿童课外生活已经成为了它的第一位。儿童每一周看电视的时间大概28个小时,平均每天4个多小时。每一年平均起来一个孩子要看两万多个电视的广告节目,这是1997年美国的一个权威发布。美国2001年尼尔森调查再次做了一些陈述,美国一般的儿童和青少年看电视的时间接近每天3个小时。因为2000年,随着互联的发展,儿童看电视的时间稍稍降了一下,但也平均是3个小时。到儿童完全从幼儿园到初中,到了中学学业截止,几乎一个孩子有三年的时间花费在看电视的时间上,这个数字还不包括玩录像,还不包括玩游戏机等等。作为我们国家的儿童市场是什么状况呢?2005年中国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有一组数据研究表明,我们国家4岁到14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势时间为2个小时22分钟,这是2005年发表的数据。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孩子在12年的时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我们想想在他成长过程中,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都没有他在电视机前占有的时间多,这是一个数据。

  我在做儿童电视研究的过程中,2004年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2004年重点对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孩子成长关键期进行调查,有这样几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这些孩子每天看电视一个小时时间占39.1%,将近40%。每天看两个小时占27.4%,每天看三个小时的占19.9%,每天看四个小时的占13.6%。什么概念呢?每天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在电视机前蹲着的孩子占60%。也就是说我们多一半的孩子每天要花出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的时间在电视机前。这是每天。周末双休日每天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占35.3%,一小时的占28.9%,一小时以下的占32.9%,从来不看的占2.9%。也就是100个孩子了,周末也就2、3个孩子不看电视。这个概念说明什么呢?在周末的时间里,有两个小时以上蹲在电视机前的孩子占35.3%,三成以上。节假日的时间就更加令人关注了,节假日现在每年我们有三个长假,每天4个小时以上看电视的孩子占28.2%,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的是33.5%,一小时到两个小时的27.6%,一小时以下的仅是10%。这个概念是什么呢?在长假的时间里边,每天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用于看电视的孩子占61.7%。我们从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儿童的生活中电视已经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假日中的度假方式。

  电视既然在孩子们的面前占有这么多时间,电视对孩子们又承担了哪些作用?承担了哪些功能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过去我们的青少年接受教育,第一来自学校课堂。二,来自家庭。三,可能来自书籍,看书。但是现在孩子受教育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三个方面。美国60年代有一个研究提出,儿童看电视有三种用途,干吗要看电视呢?有三个用途。第一个用途:娱乐。电视给儿童一个幻想世界的空间,使他们能够逃避真实生活的烦恼和问题。第二,信息的收集。儿童是从这里边学习穿戴、学习行为。第三,识别社会的效应。小孩们、同伴们在一起看电视,进行交谈。所以,美国的儿童看电视原因的排序,一共有6个方面的选择,排序依次是:第一,学习。第二,习惯。第三,消磨时间。第四,陪伴,把电视作为他的伙伴。第五,逃避。第六,刺激。这是60年代美国的研究。我们国家这些年也在研究儿童看电视的目的是什么。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2004年我在做这个调查的时候,我们用的都是同一组题,都是八个方面的题,来调查儿童看电视的目的,结果是什么样呢?从两组数据比较上可以看到差别不是很大,但是里边有个别的差别,但是每一个问题里的数据有很大的提高。先说一下它的排序,一共是八个方面的目的,它的排序第一个是娱乐、放松,也就是我们的儿童看电视的目的第一个是娱乐放松,比例占84.1%。第二个是增长知识,占65.2%。第三个是训练思维,占38.4%。第四个是增强学习的技能,占38.4%。第五个是培养良好的个性,占31.5%。第六个特别值得我们重视是感受时尚,占22.5%。第七,摆脱孤独,占19.2%。第八,消磨时间占6.6%。这一组数据里有几个现象和概念值得我们重视呢?整个电视的功能在孩子们的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电视三大功能,教育功能、信息功能、娱乐功能,现在其实娱乐的功能已经占到第一,人们看电视时首先为了放松。现在在孩子的选择上,看来电视的功能在孩子们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把娱乐放松放在第一位。这是什么问题呢?我们分析现在在孩子学习负担重的情况下,孩子是通过电视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一种愉悦、快乐,自己去减轻一种负担。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觉得很值得注意,就是感受时尚。娱乐放松的比例,2004年和2002年比数据提升了很高,2002年的时候,小学的选择率是62%,2004年的时候已经选择了80%多。2002年是初中生把娱乐放在第一位,还是82%,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已经选择了84%,就说明现在孩子的心里需要一种释放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感受时尚,所谓感受时尚就是孩子从电视中感受社会那些时尚的东西,这个在2002年的时候是很低的,到了2004年的时候已经升高到22%,也就是说五个孩子里就要有一个多孩子看电视的目的是学时尚,服装、流行歌曲、生活方式等等,这也能感觉出来我们这个社会在时尚已经成为社会的某些文化现象时已经通过电视体现在孩子身上。

  应该说还有值得肯定的就是摆脱孤独和消磨时间,这两项我们刚看,美国的孩子是逃避现实,他在60年代的时候就很高,排在前面,我们一直是排在后边。2004年在比较的时候,这个数据继续下降,说明我们现在的孩子看电视的主流还是好的,心理还是可以做到可以调整的,这个比例是下降的。

  这里可以得出一种什么结论呢?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对社会一种了解、认知和对自己个性的发展,和学习的需求,已经不完全是老师教、家长告诉、社会指导,而是他通过自己看电视,在做自己的一种选择。所以,在20世纪我们的儿童情感、兴趣,儿童知识的获得,儿童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早已不局限在学校和家庭,甚至图书上,但是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源头。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可以认同这样一个判断。

  我所说的这些也都是为了我们今天认识我们的青少年,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一个前提。当然这个调查过程中还有若干若干的一些数据和类型,包括他喜欢的节目,包括他希望从电视上获得的信息等等等等。当然在这个里边也有一个很值得可喜、值得重视的数据,孩子们在选择电视看的节目类型当中,动画片和科技知识占在前两位,校园的知识基本上排在后位。说明什么呢?孩子还是希望从电视里获得了他课堂上所不容易获得到的东西。

  我想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情况,使我们对当今的青少年和孩子有一个新的认识。

  第二句话,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当我们面对着孩子对电视这样选择、这样去认识、这样去生活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上所有的人士就要考虑,我们给他的电视是不是能够使他健康成长,他希望得到的是不是我们能够得到,或者是他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我们是不是能够给予他们。面对社会、面对儿童,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他什么,应该了解他在消化这些信息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在整个做研究的过程中,第一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成人关注,孩子是大量的时间都消耗在看电视上,但是他们对电视信息的消化却常常不容乐观。当然也有乐观的,但是不容乐观。儿童现在看电视的状况,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间看到现在89.1%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立看电视的,家长是不陪着的,家长陪着的很少,10.9%。这是一个数据。与孩子交流的情况怎么样呢?从来不和孩子进行电视交流的占44.6%,偶尔交流的是45.7%,这两个比例加起来就是90.3%,也就是说家长基本上不和孩子交流他每天几个小时获得的信息。经常交流的仅仅占9.7%。但是孩子们中间对待电视是怎么看的呢?这也就值得我们重视了。孩子们已经把它作为平时交流中的家常话题的是占34.8%,基本上作为孩子中间交流的话题的是43.7%,这两个比例加起来是78.5%,接近80%。80%的孩子把电视上获得的信息作为他们之间经常交流的话题,可见这种信息在孩子生存中间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基本在孩子中间自己看、自己消化、自己交流。不是作为经常话题的、孩子中间不谈电视的,只占21.5%。这个数字是我们在调查之前想不到的,也很忽略的事情。

  孩子中间自己看、自己消化,能不能消化?能不能有媒体的素养,这就值得我们认真考虑。我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跟孩子聊天的时候,我问他们现在下课都做什么课间活动,过去课间活动都是跳皮筋等等,我说你们现在课间活动是什么?他说的话使我觉得很惊讶,他说我们课间玩“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怎么还能玩儿呢?后来他给我解释,那时电视正在热播前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所有的孩子每天必须看,赶快做作业,赶快看,看完干什么?上学交流,自己选择角色,下课的时间要模仿电视里的主人公的每句话、每一个场景,每天的下课时间一集一集的演下来。那个人告诉我已经演了多少多少集了。我就觉得特别惊讶,我就觉得电视对孩子中间的影响,孩子对他的模仿、对他的理解是我们成人想不到的。

  也正是因为孩子有这样一种特殊的现象,而又被成人常常消化,出现在在孩子中间信息的消化就成为两种状况:一种能够比较好的消化,电视对他起到成长、好的作用,应该说这是绝大多数的,否则我们都不能理解孩子怎么进步,看电视又这么多时间,应该说主流是好的,但是问题确实不能忽视。有一天我在飞机上看到一张报纸,于是拿回来,飞机上说上海的一位四岁小孩模仿上吊差点丧命,这个小孩是上海宝山的一个小孩,在一个小亭子里玩,学奥特曼,做一回超人,于是找了一个绳子把自己拴起来挂在亭子上,结果差点被送了命,由于学习超人。另外还有一些数据,近年来儿童因为模仿所发生的伤害事故是屡屡发生。2004年12月,上海的一位四岁的男孩非常喜欢美国好莱坞电影里能飞檐走壁的蜘蛛侠,当天这个小青青就趁妈妈不注意模仿了蜘蛛侠,从5楼的阳台纵身跳下,结果差点丧命。2005年北京通州区的一个12岁的小学生在看了《铁齿钢牙纪晓岚》之后为了模拟皇帝赐一个白绫让人家自杀的情景,用三尺白布将自己吊在门框上。2003年9月,西安一位6岁孩子为了模仿好莱坞里的蝙蝠侠,攀爬高楼,结果从自己家的阳台上向隔壁家进行攀爬,不幸从4楼坠地,造成脑震荡,身上多处受伤。还有一名四年级的学生在观看了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之后模仿圣斗士的威猛动作,用头向毫无防备的妈妈撞去,结果自己头不能动了,经医生诊断得了颈椎后脱臼。2003年湖北3名刚满8岁的小孩模仿电视上的《猛士饮酒》造成了酒精中毒。2003年浙江民安一个4岁男孩模仿奥特曼从6楼窗上跳下去,幸好只摔断了左腿的腿骨。

  在孩子中间近年来经常出现模仿的状态,结果出现很多事故,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呢?孩子当独立看电视的时候没有人的指导,没有信息正常消化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走向偏向。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作为我们成人,有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在当今电视普及的情况下,在孩子离不开电视的状况下,媒体也好,社会也好,其实对儿童的媒体素养的教育应该纳入日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经将这件事情提出多年,几年前就在号召和呼吁一些国家在进行儿童的媒体素养的教育。今天在座的很多是少年宫的同事,事实上少年宫现在很多业务是开展在一些个性发展、活动,音、体、美艺术可能比较多,实际上电视的欣赏,学会艺术的鉴赏,其实我也在想会不会将来也会成为少年宫一门新的业务,特别是经过艺术的欣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进行心理咨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学业的提高,估计也是未来少年宫的一项业。因为我自己也在少年宫长大,少年宫事实上不单纯是一种文体艺术素质的摇篮,更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个摇篮。

  面对这种情况媒体面临着新的任务,如何给广大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的有利于青少年想象发展的儿童电视节目,这是作为媒体自身来说,心理学实际上已经提出来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先驱,创造力是一种智力的品质,能力又是实现创造活动的心理条件。我们的调查中间目前已经看到三分之二儿童认为通过电视是可以丰富他的想象力的。我们从这个调查中看,三分之二的孩子认为电视可以通过他的想象力,那哪些节目又使他丰富想象力了呢?孩子的选择多数是动画片,动画片占的比例很高。但是动画片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调查中看77%是国外的。当然这几年国家提倡和鼓励发展国内的优秀动画片,已经很多好的作品涌现出来,但是国外的动画片对孩子的影响力目前仍然超过了国内的动画片。所以,作为电视工作者,给孩子创造好节目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这两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也是在探索一些新的儿童电视节目形态,能够促进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心里拼搏向上阳光的精神。2006年我们做了两个节目,一个是《阳光伙伴》,一个是《音乐伙伴》,这两个基本都是面向小学生的,今年是在6个省市做,明年扩大到全国14个省市。而且这两个项目已经列位广电总局重点支持的项目,作为教育部2010年之前校园常驻项目。阳光伙伴就是两个小孩绑起来跑,都是一个班级产生。音乐伙伴是6个孩子,10个啦啦队,全部一个班产生,不是个人选秀。因为现在社会的选秀节目,小孩个人才艺展示的活动也很多,这两个活动都是集体性参与,都是以班级参与。音乐伙伴是儿童歌舞剧,是孩子自己创作、自己演出。中国的儿童歌舞剧目前好的还不是很多,另外主要是创作出来大人演,在剧场里孩子演的很少。80年前黎锦晖先生创造了儿童歌舞剧,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鼻祖,今年把11个儿童歌舞剧全部用孩子排演,第一次全部搬到了电视屏幕,所得到的收视回报都是很好的。这两项大的活动应该说也是我们在为孩子提供,能够培养他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个尝试,明年会继续推进,也非常欢迎我们所有少年宫的同事们关注和参与。今年组织的时候,实际上有些少年宫已经参与了,像长沙等等都参与了。这是第二句话里的第二个想法。

  最后,电视毕竟是孩子离不开的,但是书籍和各种科技的活动更不应该远离孩子。现在培养孩子创新能力过程中间,我们愿意和少年宫的同事们,和社会各界,和所有的媒体一起让孩子们很好得到电视信息,消化电视信息的同时,丰富他们的生活,读书、科技活动都是我们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

  我这里没有讲到互联网,因为今天还有专家,今天我就不再讲这些对今天孩子的影响。总之,愿意和大家一起共同承担好培养和教育青少年的工作。

  谢谢大家!

  (鼓掌)

  主持人许戈辉:谢谢陈力台长。刚才陈力台长的演讲里例举了大量数据,也给了我们很多事实,他从专业角度谈到了电视现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她刚才其实也提到了,不光是电视还有互联网,所以我把现在的这些青少年、儿童,主要是儿童和少年一代称为“四电儿童”:电视、电脑、电话、电缆。基本上他们学校外的生活就被这四样生活全部占据了,现在小孩子有很多都有手机了,没有手机的回到家要煲电话周的。现在又有MSN了,因为大人会说他们怎么花这么长时间聊天,人家用MSN、QQ了,有很多很多交流的方法。骑士队这四电,我们的家长们经常是忧心忡忡,总是觉得耽误时间,受到坏的影响,是不是要限制。但是我们恰恰没有意识到,其实孩子们最喜欢最接受的这正是我们去进行社会教育最好的一个渠道和载体。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