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就业率是高校生命线 统计数据你信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0日 14:42   青年周末
社科院蓝皮书作者称高校就业率统计失准
2006年11月24日,浙江大学2007届毕业生首场大型招聘会上,一名大学生在现场看招聘简章 ◎摄影/李中

社科院蓝皮书作者称高校就业率统计失准
2006年11月26日,南京市医学院校2007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找工作的医学专业大学生紧张地攥着简历 ◎摄影/肖恩

  -毕业生: 被就业率“逼”回老家

  -《社会蓝皮书》作者: 就业率数据凌乱不堪

  -各大高校: 就业率统计无标可依 全凭自觉

  -专家: 放宽就业标准就不需要造假和注水

  ◎文/本报记者 陈万颖

  “去年的500万高校毕业生中,有100万人没找到工作。”媒体如此解读中国社科院上周发布的《2008中国社会蓝皮书》中涉及大学生就业的部分。

  撰写此报告的学者说,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存在互相矛盾的现象。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不同机构、不同时段发布的信息中,就业率有高有低。

  一方面,某些高校为了完成严苛的签约指标,不惜作假;另一方面,传统“就业标准”不能体现如今多样的用工方式,甚至加大了“就业恐慌”。经常成为舆论焦点的“就业率”,是否科学到能够体现真正的就业现状?

  毕业生:被就业率“逼”回老家

  对于广大毕业生来说,学校往上报的就业率与他们的前途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不是如此。

  围绕着就业率,在不同学校走出的毕业生身上发生着不同的故事。

  为就业率把外地生源打回原籍

  小王是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的一名本科毕业生。如今的她,在家乡广西柳州市的一家媒体当记者,生活安逸。但她依然记得2005年毕业时,不得不离开上海回老家时的那种不舍心情。

  用同学的话说,小王是那种极其适应上海大都市生活的外地女生。很潮,爱热闹,早就明确表示一定要留在上海工作。而对于小王这届学生来说,留沪工作,应该是很明朗的一件事情,因为当时对在沪外地生源有一项政策,对于毕业时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学生,高校应为其保留户口、档案两年。这一政策是入校时她和其他同学就知道了的,因此她觉得要在两年内找到一个接收她的上海单位,应该是可能的。

  但是到了大四下半学期,辅导员的说法就发生了逆转。学校不再为外地学生保留户口和档案,在离校之日,如果还没找到接收户口和档案的单位的学生,其户口档案将一律被打回原籍。小王所在的体育新闻系一共有80名学生,包括上海本地学生在内的直辖市生源不到二十人,其他的都是将户口和档案从老家转到上海的外地学生。这就要求小王和其他外地学生必须在毕业之前找到能与其签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即“三方协议”)的用人单位,让自己的户口、档案在上海有地可去。

  小王从大四开始就在四处实习。最开始去了一家消防行业的网站,但后来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兴趣,她又转到了一家时尚类杂志社实习,并且希望能和杂志社签约。当得知在毕业时如果还没签约就要把户口档案打回原籍时,小王着急了。她找到杂志社领导说明情况后,却被告知不能在她毕业离校前为她解决户口和档案的问题。

  与此同时,小王和其他外地学生也不停地找学院老师和领导反映问题。“辅导员告诉我们,把户口和档案打回原籍有好些好处,比如将来可以作为引进人才进入上海,可以有利于我们档案保存之类的。但实际上,应届毕业生要留在上海难度比作为引进人才留在上海要小得多,因为上海施行的是打分排名制度,应届生还是有竞争力的。而一旦我们的户口档案离开了上海,再要回来,接收单位就必须有引进人才的指标才行,这种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小王说。

  大四下学期,小王和同学们集体找了五六次校方,都没能改变这一事实。毕业离校前夕,除了不到十名留在上海工作的学生外,所有外地学生的户口档案全部被转回原籍。学校为所有毕业生都发放了“三方协议”,同时还给外地生源每人发了相当于回家的卧铺火车票的现金。“学校这招太狠了。一些远途的学生都拿到了三四百,大家就觉得学校钱都给了,要不就算了。”小王的家里这时也为她在家乡找好了一份工作。种种因素互相作用下,小王最终还是踏上了回广西的火车。

  “都是拼就业率闹的。”据小王及其同学介绍,上海体育学院是以学生档案户口离校作为就业标准。官方公布的就业率,学生们并不信服。“比如那些体育院系,个个都想当教练,可能吗?”

  记者在上海体育学院的官方网站上看到一篇来自上海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文字:“近年来,我院学生的就业率在上海市高校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2005年综合就业率达97%以上,2006年截至11月已超过90%。”

  这些接近百分之百的就业率里面,有多少是学生们牺牲了留沪的可能性而换来的?不得而知。

  但当记者询问上海体育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时,对方告诉记者,学校为毕业生保留一年户口和档案,如果学生户口、档案留在上海,并没有好处,自然会劝学生把户口、档案转回原籍,但不会用强制办法。对于户口、档案发回原籍是否与提高就业率有关,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方便透露具体情况。

  不签“三方协议”不给派遣证

  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是海淀走读大学,是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但记者在该校贴吧看到,许多毕业生在帖子里展示自己找工作和办理毕业手续的经历,称学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逼迫学生接受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班主任在最后的日子里强迫家长给找工作,看着那些家里没什么路子的同学愁的没辙,说不签就业协议就没有干部身份,最后只好硬着头皮签了,签了之后才发现所谓的干部身份一点用也没有。”——221.221.191.*

  “现在他还能帮你联系点单位,你要是把‘三方协议’一签学校肯定不会再联系你。因为学校要的就是‘三方协议’,你不签的话学校就不给你毕业证!这个‘三方协议’就是学校就业率的凭证!所以学校的就业率是99%!”—— Nage谁

  学院就业办老师告诉记者,不签“三方协议”肯定不给派遣证,但不一定不算在就业率里。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