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东平:教育制度改革核心是培养创新土壤(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 20:48   新浪教育
杨东平:教育制度改革核心是培养创新土壤(图)
杨东平在新东方教育论坛上发表演讲

  10月25至26日,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痷,原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等众多教育界知名人士出席会议,嘉宾围绕“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新浪教育频道作为独家官方网络合作伙伴全程报道该活动,以下为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论坛上演讲的文字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这次教育论坛的主题是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关于创新型人才这个主题是我特别不愿意谈的,因为这个主题离我们现实特别遥远,虽然特别重要,特点巨大,但是好像确实特别遥远。但是我从刚才俞敏洪先生讲话当中受到一些启示,可能我个人关注的创新,主要是教育制度创新,而不是微观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改革除了依靠教育家,教学环境都是有待改变的。

  我想还是从这个角度讨论一些问题。其实我演讲的主题应该叫做“培养创新的土壤和环境”,其实关注的是一个教育制度的改革问题。我想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恰好有一个恰当的时刻,就是改革开放30年,对这30年的重温,对历史的回顾是我确定未来坐标的重要途径。我们之前在南京探讨的时候也有一个主题叫做“回顾和重温”,我想这是我们新的出发的前期。

  回顾本源的教育,我自己归纳了一下,包括哪些回归呢?首先是回归常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理想的学校?这个问题今天已经变得格外的模糊不清。上海有一位老教育家叫李辛未,他讲过一句话,我们学校是上学校,而不是上宾馆,校长要像校长,而不是像老板。今天我们很多的学校,校长甚至连自己的老师都不认识了,著名的中关村三小,有6500个学生,是一所超级小学,最近因为贪腐大案闻名一时,他们非法集资达到一个多亿。所以,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学校需要搞清楚。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同样也要搞清楚,今天我们高等学校比过去任何时候的形象、功能都更加模糊,高等学校应该像高等学校,大学不是商场,其实很久以前蔡元培先生对北大的改造也是回归这个本质,但是今天我们看到高等学校越来越像一个培养官员的机构。

  第二个要回归教育规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来办教育。所以尽管我们今天对创新型人才、对创造性成果、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追求比任何时候都迫切,口号越来越高,但是我们意识到我们离这个目标越来越遥远。因为我们已经把这些最基本的教育准则、教育规律和原则置之脑后,比如我们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循序渐进”这样的概念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消失了,我们希望一个儿童三岁就开始学新东方,甚至一两岁就开始学,六七岁最好就能游过海峡,这些教育已经成为残害儿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一句蛊惑人心的口号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写过一篇文章,我的观点是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刘翔是重要的,而对一个孩子,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晚三五秒甚至晚三五年,没有任何重要性。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远,包括我们应该确定未来的方针,个性化的问题,我们50年代初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正在今天教育中沦为全面发展平庸发展的现实,在这么一个概念当中,个性化从来没有应有的地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