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6日 22:43   新浪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图)
赵炬明、赵春梅、王春春、徐小平、王辉耀与观众现场互动

  10月25至26日,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痷,原民盟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文化研究院院长徐小平,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等众多教育界知名人士出席会议,嘉宾围绕“高等教育与创新人才”的主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新浪教育频道作为独家官方网络合作伙伴全程报道该活动,以下为赵炬明、赵春梅、王春春、徐小平、王辉耀在论坛上演讲的文字实录:

  赵炬明:非常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这次有两个主题,一个是高等教育创新方面,还有一个制度的问题。我们这个讨论团队很有意思,正好两个人研究教育教学方面,两个人研究制度方面,我自己本身也是研究制度方面,所以我们这是非常好的结合,我们会讨论两个方面。

  首先请赵春梅女士谈一下。她是美国卡内基的高级研究员,是美国全美最佳年度教授最后一轮工作的负责人之一,我想问一下,美国怎么看他们的最佳教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意义?

  赵春梅:首先我利用这个机会感谢新东方。我跟新东方非常有缘,我十几年前在新东方读过书,听过俞敏洪老师上课,找过徐小平老师咨询,这次又参加新东方首届教育论坛。另外我现在在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工作,GRE就是他们所创建的,当然后来分离出去了。我们这次讨论的主题是创新,这两天有很多大师讨论了这些问题,我今天转一个角度,谈一下具体走到教师中,去做一些创新,我从微观的角度谈一下创新。

  首先谈创新。我先谈谈我们的创造力还有创新的认识,创造力这个概念是非常难以琢磨的概念。美国有个诗人叫赛博,他对诗歌写了23种不同定义,但是把这些定义加起来还是不能描述他心中诗歌的概念。我们没有创造力的具体定义,创造力产生具体机制我们也不太清楚,以前阿基米德泡在鱼缸里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突然想起来怎么检测国王的皇冠是纯金打造的,其实我们不知道他这一瞬间脑子里想的什么,我们也不能把学生都装到鱼缸里去。在美国有很多关于进行创造力培养的老师,对这些老师的研究发现,他们在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最重要是营造一个鼓励创造力的环境,这个环境比告诉学生怎么做创造力的一些基本道理,或者一些培养创造力的具体技巧都要来的重要,所以打造这个环境非常重要。教学就是打造这个创造力环境的最前线。

  我是在2007年、2008年参与了美国最佳年度教授最终一轮的评选工作,这个是评选由美国教育促进发展协会,还有卡内基基金会主办,是唯一的跨学科的教学奖励活动。我在参加这个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个难得的视角和机会去接触这些教授的教学实践,还有他们同事对他们教学的看法,让我看看这些教授怎么打造教学的环境,我总结了几点,有很多不同的创新型的实践。

  第一点,这些杰出的教授都能创造一个非常平等、非常宽松非常自由的课堂环境,而且课堂环境中这些教授非常不惧风险,因为你在上面讲课是很安全的,但是一旦你尝试新鲜事物、教学实践的话,很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这些教授不惧风险,很努力去实践,失败了就去反思。我举一个简单例子,密歇根大学有一个教授,他的学生到他的课堂很惊讶,这个教授没有教科书,自己撰写教科书,怎么办?到处找资料,然后编纂成书,因为不同学生编成一部分,所以每个人读的时候自然的就带着批判的眼光,因为有可能有错误,而且教授考试的时候,经常考有可能出错的地方,这种培养,这种潜意识的培养这种能力已经超出了化学的方法,这种实践方法是不是推行到所有学校都适用,我们也不太清楚,但是对他的学生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点特点就是创新型教学环境是求索的过程,这些教师积极把学生带到他们科研中来,让学生参加真刀实枪的科研项目,这不是教师站着讲这个知识,而是一个师生互相携手、共同求索的过程。

  第三点就是一个挑战,学生们不能特别轻松就过关,而是要有很大的挑战。但学生的反馈意见是,跟这个教授学习之后,我都不知道我能做出来这样的事情,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四点,就是多元的环境,既包括人的多元,学科的多元,而且包括社会实践的多元,以及讲课方式的多元。有一个教授,他把他的两千多名学生送进了监狱,不是坐牢,而是有一项监狱艺术创造活动,把学生送到监狱里面教育犯人进行艺术创造,去排话剧,写诗歌,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真实的责任,这种学习的最后结果就是把每个学生培养出一系列隐性的优秀的品质。

  第五点,教授们把教和学当成真实的学问来做,就是说,是一个严肃的学术追求。前哈佛校长就提到了,很多教授都知道这种失业研究的重要性,他要有讲师要有命题,然后进行提高,他们没有把这种实验研究的方法用到具体教学中,如果把这样一个方法都用到教学中,每个教师都有可能变成更有有效的教授。

  最后一点谈到的是,这两天大家论调都比较悲观,美国人没有太多的复杂性什么的,但是这一点也是创新的素质,目前信息科技的发展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多契机,就是2006年的时候,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人物是“you”,就是每个人。现在由于网络的发展,给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很大的话语权,我们可以投票去选择,所以这样的技术实际上是起到两个层面的作用,第一点就是有可能把这个课堂公众化,带到公众的视野。今年有一个获奖教授就是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另外一点给学生一个机会去客观的评价他们老师对他们授课的喜爱,很多大学校园里面得有这种选择。从体制上面改革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一点一滴从自己做起。如果创新是非常沉重的大飞轮,一个人推不动,两个人推不动,三个人推不动,但是慢慢人多了就会有所移动,这样这个飞轮才可以转动,希望不久将来可以看到这个飞轮转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相关链接 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