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热议:非名校大学生遭遇隐性就业歧视(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8日 19:15   新华网
热议:非名校大学生遭遇隐性就业歧视(组图)
11月24日,重庆市2009届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医药卫生类专场)在重庆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上万名大学生。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热议:非名校大学生遭遇隐性就业歧视(组图)
资料图片:广州大学生招聘会现场 图片来源:大洋网

  记者 陈黎明

  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公开选用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在“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等条款后面,一些岗位竟又明确要求非国家“211”工程高校毕业者不能报名。由政府部门主导的这次招聘活动,引起了公众对于隐性“就业歧视”的极大关注。

  非“211”高校毕业生不取为哪般

  长沙市天心区11月初公开的招聘公告显示,这次共招聘7名工作人员,包括区发改局招聘1名宏观经济管理人员、1名招投标工作人员,区统计局招1名调查员,区文化馆招1名舞蹈专业指导老师以及3名医务工作人员。应聘者必须具有列入国家“211”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毕业文凭。至11月17日,天心区虽更改了部门招聘内容,取消了5个岗位“211”要求,但区发改局招聘的两名工作人员仍必须具有“211”重点高校文凭。

  所谓“211”工程,是国家在上世纪末实行的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记者在天心区人事局的报名现场看到,在报名办公室的墙上,贴着所有“211”高校名单。应聘者来报名,工作人员都严格查看毕业院校。应聘者小蒋是法国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天心区发改局的招投标工作岗位。他能取得报名资格得益于他在湖南大学读的本科。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如果小蒋的本科不是湖南大学,而是在一所非“211”高校毕业,那他就不再具备这个岗位的报名资格。

  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古往今来,出身低微、没有名牌大学学历,却颇有建树的杰出人才数不胜数。天心区为何非要“211”高校毕业生?区人事局解释:想招到高层次的高技术人才。区里招聘工作人员,并非每次都非要“211”重点大学毕业生不可,比如上半年区里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就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次也根据各方反馈意见修改了5个岗位的招聘要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