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三、大学生就业难与教育改革
所有一切告诉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能用救急思维,而必须从教育改革这一根本着手,,只能从长远出发,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状况。如果不从长远着手,必然会出现问题。
谈到教育改革,针对就业来讲,至少有几方面应该进行转变。首先是教育的竞争机制。现在的学校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没有质量竞争的教育。我们选择学校、选择大学,都是一锤子买卖。学校和学生之间没有双向选择。从1993年就开始的自主择业,当时有“宏观调控、双向选择、供需见面、择优录用”16字方针,自主择业,其实就是人才市场化。现在16年过去,可教育还是计划体制,高考采取集中录取,学生在志愿表上可以填多所学校,但最后只能拿一张通知书。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受到录取分数线限制,受到录取批次的限制,受到学校的层次限制,学生非常难转学,即使从清华转到北大也很困难,更不用说从一所二流学校转到一流学校。这种没有转学的体制,我们一直以为是合理的,因为我们高考是看分数的,高考的分数限制了每个人的“身份”,你就是低一分都不能进清华,身份感特别强。但是身份感后面严重的问题是,即使你不喜欢、不满意,也不能用脚投票,最后受损失的是我们自己。如果你对这所学校严重不满,惟一的选择就是退学,退学之后参加高考,又选择一个学校,对学校又不满怎么办,再退学,就是这个过程,而不是可以去另外一个学校。对学校最大的竞争就是市场竞争,就是要有选择机制。
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状态,高等教育是严重的计划模式,而就业是市场选择。计划体制下培养的人要面对市场的需求,学校其实是无法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负责的。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打破计划体制,如果有一个开放的选择机制,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其实,现在所有关于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就是希望教育开放,教育能够有一个竞争的机制。但是高考改革谈何容易?现在要一考定终身,但改革一考定终身,我们又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公信力的问题、公平的问题、是不是有人走后门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又会回到原来的路径上发展,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其次是教育承载着改变命运的功能。我们一直对高考、教育赋予的功能是“改变命运”,到现在为止还是如此。农村的孩子就是通过高考来跳出农门,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的时候,大家重温一个响亮的口号:高考改变命运。但是高考是不是应该改变命运?教育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改变命运的功能?如果我们承认这样一个功能,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命运是不平等的,而确实现实就是不平等:二元户籍制度、不同的社会福利保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高考改革受制于户籍制度,受制于社会保障制度。如果每个人生来没有农村户口、城市户口之别,生来没有在哪个地方不一样,就导致我们的福利不一样,我们用得着靠教育来改变我们的命运吗?所以,当教育承载这个功能之后,我们很难让它回到本原。
在这种情况下,将教育作为唯一的改变命运的通道,也是无奈的选择,而接受更高的教育也就变成一种特权。越是获得优质的高等教育越是有特权,而有特权的高等教育恰恰违背了教育追求公平的本质。现在很多学生都想靠进985高校,普遍有“名校情结”,追求上名校,国外也有,但是不像我们这么厉害。这体现了一种等级、身份,是一种身份教育。身份教育实际上使我们对教育很难有平常心,其严重的后果就是,一旦这个身份教育失去了改变身份的重要作用——或者无法改变,或者已经改变——我就不去接受教育了。前面我讲的农村的“读书无用”,就是认为即便我考进一个大学,但也无法改变身份,我还考大学干吗。没有把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作为提高能力、提高素质的一个场所。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第二大问题。
教育一定要淡化“改变命运”的功能,回到作为求学、求知的场所,是学习知识、提高素质的地方,而不是改变身份的途径。这种改变很困难,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十分强调求职者的教育身份,比如提出学历要求、学校要求。一些直辖市对非本地生源学生留在这个地方工作,提出的打分标准就是985高校15分,211高校12分,本科院校9分,专科院校没有分,这就是明显的根据学生的“教育身份”来确定他是不是能留下。但是985学校的学生一定比211学校的学生好吗?211学校的学生一定比高职的学生好吗?为什么现在把学校分在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录取?
我们经常谈到,现在的民办学校招的学生都很差,高职学校招的都是N流学生。但是想过没有,现在高考录取就是把民办学校、高职高专放在最后一个批次,有的地方,把民办学校和独立院校的本科分出来,在二本之后加一个三本;把民办高职也分出来,在专科第一批之后再加一个专二批次,在这种体制下,学校之间有严格的等级之分,我们怎么能够保证学校的公平竞争?
不少教育专家指责,在美国,能够考进哈佛大学的学生可以选择进入一个烹饪学校当大厨,当大厨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但是在中国可以吗?在中国,成绩本来可以进北大,但是非要进入最后一个批次的学校,很多人会认为你有毛病。即便是当厨师,今后也要评技术职称。我们很多国有大型旅社照样要求学历,很多厨师还要去读本科。每个劳动岗位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获得的知识多少,而并不代表他能力的高低,我们一定要打破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不能用学历来评价一个人。但同样的问题是,现在太多地方强调学历。尤其是政府部门,前段时间昆明要在全球招聘经济学博士去当副县长,不清楚博士跟副县长有什么关系,这不但是教育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地方政府的治理。前几年,有一个省打了一个很大的广告,公开招聘若干名博士去当他们的处长。这就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博士本身是搞学术研究的,跟做公务员当官完全是两码事,而现在变成畸形的对应。而对学历的畸形要求,在高等教育领域里也存在。现在一些学校招收博士生、硕士生的时候,在面试中会查一个学生的“祖宗三代”,回过头来查他毕业的本科学校是不是985高校,如果本科不是读的965高校,在硕士、博士面试中就得分比较低。甚至有的学校提出硕士不招自考的学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严重的学历歧视问题。这个问题又进一步影响到教育体制,学校只注重给学生一个学历,而不在乎给学生真正有很高质量的回报。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一些很好的学校里,如果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如果要你现在把大学四年的学费全部交完,马上让你毕业,你愿不愿意,30%的人说愿意,举双手、双脚赞同。怎么理解?大学四年教育对他们来说是无效的,我在乎的是你的文凭,教育空心化,空心化的教育培养的大学生的质量很难满足社会的要求。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有些基本的事情都不会做,基本的素养没有,学校追求外在,不追求内在。
再次,整个社会、整个企业怎么样来承担自己的责任。我曾经在《南方都市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大学有研究型大学,有教学研究型大学,有教学型大学,有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有进行职业教育的学校。实行精英教育的学校,目前在国内就是985和211高校,他们应该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对职业教育来讲,他们培养的学生一毕业就马上能上手;而对精英教育的学生来讲,在学校接受的是通识教育,掌握的是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他们马上上手是不可能的,需要在社会上重新读职业培训班或者是在用人单位里接受职业培训,教育与就业之间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对于这种提法,很多人质疑我。认为要让企业来承担职业培训的责任,是天方夜谭。 我曾经跟多个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对话,他们的用人观点,跟国内很多企业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国内很多企业提出,大学毕业生一定要有动手实践能力,并建议大学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大学里一定要去实习,最好是大二开始就去实习,积累很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这样在就业的时候,才会得到企业的青睐。但是国外企业的观点是,如果我对应聘的人才提出实践能力的要求,这个人必然是有社会经验的职场人士,而不是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到大学里招聘员工,首先是看他的潜能,他是不是有可能在我这个企业里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员工,甚至一个领导人的潜能,而不是在乎他的技能,如果在乎他的技能的话,公司从其他公司挖一个熟练的人就行了。因此,他们是重在考察他基本的能力,在笔试与面试中,并不特别关心他有什么样的技能。为了解决他的职业技能问题,这些企业往往会用两年时间,短的至少用半年时间,对他们进行入职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让他们学习这个岗位的技能,甚至会派导师指导他们怎么样适应职场,真正把所有学生当成人才培养,而不是要求这些学生,马上就为企业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