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学校承担对学生的教育责任,给予学生完整的、高质量的教育,而社会承担对学生职业化、社会化的责任,最后我们的人才质量才会提高。现在很多企业不愿意承担培训成本,今年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政府出台了的政策中,有两项,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培训有关,一是补贴企业对新进大学毕业生的培训成本,二是政府出资建立大学生毕业实习基地,没有就业的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掌握一定的就业技能。我不知道,这种政策是否具有延续性。由于教育与就业的关系错乱,导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现在大部分的高职、高专,基本上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离开学校,美其名曰去实习,学生三年的专科变为两年;大部分大学,即便是名牌重点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学生也大部分都游离在外面,学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找学生很难,要么去实习,要么去参加招聘会。四年级里,还完整排课的学校基本上已经成为另类,老师都对学生就业、实习网开一面,该学的课不学。教育部曾经发文要求每个学校一定要加强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但实际上论文已经变成鸡肋,一些老师就让学生在网上找几篇文章,进行整合,不要有太严重的抄袭行为就OK。曾经有一位老师看不惯,把学生全部挂了,最后在学校的要求下全部通过了。
当学校都以学生就业为一个最终的目标,其必然结果是,学校成为职业培训所,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严重缩水,四年的教育变成三年,学生在大学接受的教育就是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不是通识教育。我们一直在呼吁学校要坚持自己的培养定位,按照教育标准来培养人才,而不要追求在大学毕业时,这个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技能。但是,如果企业不承担培训责任,学校就不可能不重视学生的求职技能培养。
从长远来看,迟早有一天中国的企业会自觉承担人才的职业培训。现在实际上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并没有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果企业从学校里招聘的人才,都是基本素质很差,发展潜能很低,很难培养成一个卓越的领导人或者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甚至无法满足一个基本合格员工的要求,企业的竞争地位是岌岌可危大的。从它的竞争力出发,它一定要有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从哪儿来?不可能从另外一个企业挖,挖来挖去最终人才要挖空的,而最源头就来自于我们的教育。西方国家的企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意愿,就是承担培养学生的责任,而不是把这个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中国有一天打破了企业的垄断,企业无法靠垄断来获取巨额的利润,他们自然会面对市场,第一就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参与到教育里面来,主动承担教育的责任。而如果企业承担了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职责,教育的秩序将得以恢复,就是真正给予学生高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的教育,增强自己的就业能力。有了这样的就业能力之后,才有可能在未来的社会上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第四,大学教学模式与教育内容的改革。前面讲到整个体制的问题,包括招生计划体制、没有自由转学制度、身份教育承担的各种非教育功能、社会企业的教育责任问题,而学校教育自身的改革,对于学生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零点咨询公司的袁岳先生曾经在他的博客里发表文章,分析哪个地方的学生最实用,他的答案是西安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具体原因是,西安那个地方没有特别好的学校,他们的身份感不像北大、清华这样的学校的学生那么强烈;第二,西安地区民办学校很多,民办教育要生存,不是靠体制的优势,要靠竞争力,因此民办学校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另外,这些学生的就业观念比较务实,在中西部地区,没有特别高的需求,因此,这些学生的择业期望合适,非常实用。
这个话题引出的问题是,现在的大学怎么样主动地来针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竞争力培养学生。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现在有很多学校,在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下,并没有完善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座可能有很多学生,同学们是不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接受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是不是围绕着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来做准备能力与素质?实际上,这样的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开始得太晚,很多学校在大二甚至大三才有所涉及,而在国外,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开始给孩子们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现在很多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兴趣,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追求。到了就业的时候,才发现就业能力很差,或者说自己的追求已经跟现实不吻合。
我们曾经对大学的管理改革,提出一项建议,即应该缩小大学行政人员编制,因为现在的大学,有庞杂的行政管理机构,有五六百名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副科级干部。针对这一建议,有的大学校长反驳说,这样的建议是不对的。为什么不对?因为美国高校、欧洲国家的高校照样有大量的行政人员,他们也不从事第一线的教学和科研。从表面上看,似乎确实如此,可是,国内高校的行政人员完全做行政管理工作,做服务于行政的工作,而国外高校那么多的非教学与科研人员,或者叫教辅人员,他们做什么?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就业服务。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一个学校500个毕业生配一个专职的职业指导师。1对500,这样的职业指导,就连学生们基本的表格,老师都负责不过来,怎么谈得上分析这些学生的性格、分析他的能力、分析他的兴趣,再搜集相关的信息,跟他进行匹配,指导他就业。因此,我们看到,大学里所能做的工作就是大规模宣讲,然后邀请一部分企业做企业说明会,再组织校园招聘会,真正对学生的就业服务,是要要建立完整的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就业素质、就业技巧的培养。
四、大学生如何面对体制困境和就业困境
今天来了一些学生,同学们不管是当前面临就业艰难的处境,还是今后要面临就业,抱怨形势是没有用的,改变要从自己做起。很多调查显示,现在有不少学生对目前接受的教育并不满意,但是如果说我们把自己的这种不满意都全部归纳于体制、归于高考考试制度、大学的人才培养,这对我们自己的未来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我们有很多学生总是把责任全部归在这些方面,而忽视了对自我能力的培养。这就涉及到我们自己,该怎么样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对就业竞争能力进行培养。
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看,现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普遍比较淡薄。比如,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我该怎样做职业生涯规划,该怎样确立未来的目标,怎样规划一个方案。更重要的是,如何执行方案。有一些学生制订了一个又一个方案,方案都很完美,但却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往往是半途而废。我经常在一些学校做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很多学生都会问一些问题,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专科生,我的学历是否太低了?我是不是要读一个本科才可以?我给他的回答是,你读完本科之后会说我本科太低了,我要读一个硕士才可以。读完硕士之后,说硕士太低了,读完博士才可以。读完博士还说,读完博士后是不是才可以?他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在这我所处的教育环境中,我怎样成为一个最有竞争力的人,而不是寄希望于下一步。现在,有不少学生问同样的问题,比如当前金融危机,使就业形势很艰难,我是不是该读一个硕士,来提高就业能力?这就是以逃避当前就业难的想法,去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