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教育讲坛第二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3日 14:39   新浪教育
新民教育讲坛活动现场
新民教育讲坛活动现场
新民教育讲坛活动现场
新民教育讲坛活动现场

  2、就业观念派

  第二个观点,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归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问题,这是就业观念派。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在不是大学生人太多,而是太少。因为从高等教育的规模来讲,我国是2700万,很大的规模,世界第一。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不高的,只有23%,到2008年可能也只有24%。但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60%,我们周边的韩国是90%多。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是低的,同样,我们大学生的比例也是排在很后面的。因此,他们说,从大学生的相对数量来讲我们并不高,因此大学生就业是不应该存在问题的。

  所以,大学生如果就业难,就是因为观念问题。这一派的人的观点是,大学生要解决就业难,就是把自己要变成一个普通劳动者,当成自己没有上大学一样。但是这个观点本身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当然他们还有另外一个观点,高等教育扩招并没有变出更多的人来,这些人不上大学,也要就业,没有因为上大学而变出更多就业人口来——大学生就业和中学生的就业是不一样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统计教育的回报率,多读一年书,我的收入增加多少,如果多念一年书收入不增加,为什么要投入这么多钱读书?这肯定是大家要反问的一个问题。而且作为大学来讲,它本身要吸引学生来读,就是要考虑到对学生的回报。英国对学生贷款采取一种做法,学生上学贷款,还款的方式不是规定你在毕业之后六年——我们现在要求贷款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六年要还清款贷款——而是学生在毕业之后,按照学生工资的相对比例来进行还款。比如说你拿到工资之后,你工资里边的5%作为助学贷款。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如果你毕业以后没找到一份工作,你一辈子也不用还款,虽然你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付出了很大的成本却并没有生活好。而且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理论,让大家缴费上学的支撑点,就是除了国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之外,大学生本人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因此,国家要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学生也要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

  到了现在,大学生缴了学费,读了四年书,我们却反过来告诉他,要把自己当成没有读大学一样来就业,这就要回到缴费上学的理论上来。你让我免费读大学可不可以?如果你愿意让我免费上大学,我可以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来就业。

  这实际上忽视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自身需求来设计他们的就业选择。更重要的问题是,即便大学生现在已经做好了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准备,也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难题。比如我们现在一直说鼓励学生到中西部去就业,鼓励学生到基层单位去就业。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山西、内蒙古,只要是推出一个到基层单位的工作,比如去做村官、当特岗教师老师的岗位,基本上一个岗位有十几个人抢,就证明大学生不是不愿意做村官,不是不愿意做基层的老师,而是没有那么多岗位给他们。当然,也有存在就业观念问题的学生,但他们大部分是在大中城市,中西部这些地区的学校,在一些中小城市的高职高专里,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那么严重,不是不愿意到基层去。可能不愿意到基层去的就业观念,仅仅是在北京、上海少数地方,其它地方的学生,基本上已经有了一颗面向祖国所有地方的岗位都愿意去的爱国之心,早就已经有了。而且大学生现在对工作岗位已经不挑拣了,像北京有很多重点大学的学生,前几年应聘当搓澡工,很多人看见很寒心,说大学生都堕落了,作贱自己。但是学生们在想,“不作贱”自己,怎么能讨一份生活,怎么能养活自己呢?我们让学生找工作,又让学生不做这样的工作,这不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吗?今年其实不断传出各种各样的消息,比如学生当掏粪工、猪肉工。甚至我在陕西参加一次电视节目时,几个女同学,主持人问她们你们愿不愿意当卖猪肉的员工的时候,女同学全部举手说愿意,说没什么,只要通过我自己的劳动养活我自己就可以。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还能够说出来,现在学生不愿意去做基层的一些工作这样的话吗?实际上我们应该好好调查,然后再来指责学生的就业观有问题。

  其实,学生现在已经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转变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就业观念派所谈的就业观念问题,只是600多万学生中的少数,在更多的学生中,这个观点并不适合。

  这是第二派观点,还是有很多人在坚持,在这样一种观点下,要求学生从精英教育观念转向大众教育观念,要求学生放弃自己的身段——大学生现在已经没有身段了,哪个学生还像90年代说我还是一个骄傲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相信现在学生不会在博客上说我是天之骄子,除非偶尔在主席台发言的时候还会这样自我满足,大部分学生不会这样说,只会感到自己很郁闷。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