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职业无贵贱 兴趣是择业的唯一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3日 10:21   新浪教育

   主持人殷智贤:有网友说他的孩子没有厌学的现象,但是他探讨的问题也是另外一个方向上的,就是要学的更好,比如说他问应该是出国读书还是留在国内未来考北大、清华?

视频:王学兵、孙雅君做客新浪谈亲子非暴力沟通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

  宋少卫:我觉得他这个话题也要因人而宜,如果他的孩子独立能力很强很适应西方生活的话,我觉得他出去是可以的,但是建议他最好是上了大学以后再出去。

  主持人殷智贤:为什么?

  宋少卫:我们注意到现在很多海归变成了夹生饭,就是他在中国的学习没有完结,比如说高中他就在国外上的,国内的教育体系他没有走完他就去了国外。国外的教育他经过了4年或者几年又回到了中国,他的工作环境又是在中国,他对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体系的了解和西方的都不透,两边都不通这就很麻烦,问题很大。我觉得在中国的教育高考结束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在高考结束之后他应试这部分结束了,实际上这个结束是有重大意义的,意味着他整个的应试教育体系毕业了。

  主持人殷智贤:未来的学习将全部看个人的独立学习能力了。

  宋少卫:所以他到国外上大学影响不大,他对中国的体系、中国文化感知的是非常充分的。

  主持人殷智贤:家长用什么办法能够发现或者帮助孩子找到或者认同他真心喜欢的东西,因为事实上就一个人而言,所谓的厌学您一开始也谈到了是对于学校教育有某种厌倦,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个孩子反感怎么学习做饭、学习怎么理发,有些小孩去做美容师兴高采烈的,让他读书可能一看就睡着了。这些本来都是人的天分,是不是有时候如果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在这方面有天分的话,就不用为孩子得特别担忧了呢?

  宋少卫:我认为有两点,如果他对现行学校教育厌学很严重的话,还是要处理的。因为现行学校每一门课都有必然道理,它是我们人类了解生存的世界的一个维度,比如说历史研究的是时间,我在不同的时间点看问题,地理研究的是空间,每一项都有它的道理。无论你将来做什么,你要想做的优秀,你必须在这些基础学科上有一些积累。所以第一我们要处理孩子的厌学情绪,这种处理就是使他能够逐渐地领悟这些东西跟我未来的人生,未来的兴趣点会有什么结合,这样他学习会投入一点。第二个是在他擅长的方向给予多一些的投入,然后不断引领他,让他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得越来越好。

  主持人殷智贤:我想这个里面家长首先要解决孩子选择的职业在社会评价里面不属于比较高的地位的认识问题,比如说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北大、清华,如果孩子有一天要上美容学校他会失落,不认同孩子这方面的天分。

  宋少卫:这就是中西方教育观念的不同。我有一次在俱乐部里面做亲自讲座,有一个妈妈哭着跟我说,我的孩子完了,他就想将来当一名幼儿园老师。其实孩子长大了如果真的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多好啊。

  主持人殷智贤:家长怎么引导自己孩子发现自己喜欢的点这是很重要的。

  宋少卫:这是家庭教育之道,这个道很关键,老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受到就是接道,这个道首先是家长传递出来的某一种态度、情感、氛围。你是功利的,你孩子学习的状态就是功利的,你一定要在他学生过程中培养他的收获感、自我价值感,逐渐培养他的自我责任意识。到后来发现你不用在后面推他了,很多家长走了一个错误的路,就是我孩子的车是法拉利,但是打不着火,我得在后面推,但是你再推也跑不过夏历。

  主持人殷智贤: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当孩子跟家长说我不喜欢学什么,我其实喜欢学什么,他可能在此前孩子学习上已经投入很多了,他会觉得如果再坚持坚持孩子会改变看法。就像您说的,孩子如果有收益感的话,他会接受现在学的这个东西,会这样吗?

  宋少卫:会,家长必须学会心理学上的心理暗示。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是明示,比如说你想让孩子练字,你会直接说你每天必须练多少篇,不然不许吃饭,这是命令式的,但是你会发现孩子做着做着就不做了。会做的家长是看着孩子然后表扬,他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有趣的表扬,比如说宝宝你今天写的字我感觉特别有力量,好了,不说了。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给孩子体验的空间都给说没了,孩子如果觉得你的话有道理他会自己去想,真正重要的他想这一下,而不是他听了多少。

  主持人殷智贤:关于孩子是否喜欢学习的事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定力,小孩子也是挺喜欢的,但是定不住,学三个月不学了,等家长问他为什么不学了,他会说我不喜欢。其实我觉得很多说我不喜欢的孩子不见得是真的不喜欢,他只是想避免家长的指责。如果要是这种情况下,家长是强制还是不强制呢?

  宋少卫:首先我觉得什么事情强制都不好。

  主持人殷智贤:但是家长会觉得如果我不强制这个孩子就散漫了。

  宋少卫:第二个是有一个技巧的问题,就是你怎么让孩子开始学这个很关键。比如说我跟太太说孩子三岁之前是不让他摸钢琴的,让他听妈妈弹钢琴,但是他想摸的时候我们就不让他摸,他会一直期待什么时候可以摸呢。等他可以摸的时候,他又喜欢,那就可以了。还有我一个朋友带着孩子去打高尔夫,他说怎么让孩子自己想打?我说非常简单,你不要让他打,让他站在10米之外看着我们打,让他看的非常有热情,我们偶然让他打一次,然后说打的不错,你可以走了,孩子会觉得很失落。家长这时候可能会不忍,但是如果你想让他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就要先学会欲先予之必先取之。

  主持人殷智贤:有网友说,想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可能有利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但是现在有一个困惑,女儿曾经上中学的时候拍过广告,现在女儿要高考了,犹豫是不是让女儿报考艺术类院校,但是又想到那个圈子很复杂。这个应该怎么解决呢?

  宋少卫:其实这个话题有点偏离我们今天讨论的厌学话题,但是可以给这个家长一个建议,任何一个圈子都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比如说娱乐圈里面有很多很优秀的道德操守、职业操守的男演员、女演员。比如说我很喜欢的陈道明,你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他的事情,但是人家也可以成为很知名的演员。所以我觉得不在于这个圈子,而是在于你对这个孩子的教育,还有孩子自身基本的操守问题。

  主持人殷智贤:操守肯定是核心关键问题,但是我觉得和学习也有关系,如果一个小孩真的对表演艺术很有热情,如果家长碍于现在的社会氛围,使用强势的方式让孩子不要进入这个领域,使他学习了其他的学科,会不会也导致孩子厌学?

  宋少卫:这个很对,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喜欢学艺术,倒不妨可以让他尝试。因为艺术里面分工很细,并不是每一个都在台前工作,幕后的工作相对来讲更加职业一些,就更加远离一些家长担心的问题。

  主持人殷智贤:如果他最终从事了表演专业,一个人的操守决定了他最终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很多真正的表演艺术家是靠实力生存的,还是因为他在专业上非常出色。回到学习这件事情上来讲,如果孩子把他注意力和诉求放在专业上,可能就不会到有一天不得不使非专业的手段确立自己的地位。

  宋少卫:实力还是第一要素。

  主持人殷智贤:我想这个家长应该不用去考虑别人是不是会干扰他的孩子,或者说让他孩子更注重自己做人的原则和专业实力提升这方面会更好一些。现在还有一个家长在问,他说:“我比较开放,我并不反感我们家孩子有一天决定不考大学。前一段大家炒的沸沸扬扬的珠三角缺高级技工,我不反对孩子有一天成为职业技工。但是我也会关心,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环境里面,这样的人即使拿到高薪他的社会地位是不高的,那我应该怎么样能够引导孩子来认识他今天的这个学习和他未来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孩子说就对动手感兴趣,手极其巧,但是功课一般。如果你有一个这样孩子的话,你还用这个孩子沟通说我不反对你做手工,但是我还是希望你学习成绩要达到什么水平,因为这个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家长还要跟孩子做这样的交流吗?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和谐 家庭 宋少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