闂備礁鎲$敮鎺懳涢弮鍫燁棅闁冲搫鎳庣粈鍡涙煛婢跺ǹ浠掔紒銊﹀▕閺屾稑螖鐎n偄顏�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公考“冷”与“热”莫凭想像下结论

2014年02月18日07:58  新华日报    我有话说

  最近“公务员[微博]报考是否遇冷”又成热议话题。江苏招录6000多名公务员,报名首日近七成岗位无人问津,提交报名信息的考生和前两年相比也少了一半。有人惊呼“天下第一考”终于变冷了,但很快就有媒体澄清:仅过了一天,16日报名人数就激增至4.8万多,成功报名人数增长11倍。而无论是增是减,仅凭一两日的数据就断言公考报名“遇冷”为时尚早。

  对报考公务员一类新闻,乃至公务员这个群体,需要进行公正的评议,不能用期望扭曲现实。在媒体和社会舆论中,公务员这个群体,很多时候恰恰是经过期望、成见等主观“哈哈镜”映照后被“变形”呈现。比如说到公务员的待遇,在人们印象中那肯定是工资基本不动、灰色收入说不清;说到公务员的工作,那肯定是一张报纸看一天、一晚三场应酬以至于“做梦都想喝小米粥”;说到公务员过年,那肯定是福利发得多、礼金收得多……有时,个别极端案例被加以放大,又成为“变形”的佐证。由此,刻板成见不断被强化,以期望解读现实的欲望也愈加强烈,甚至当现实与人们设想的不一致时,很多人会选择不相信,认为是现实错了。以最近湖南冷水江市公务员工资“被公开”一事为例,看到该市绝大多数公务员工资在2001至4000元之间,很多网友表示“太意外了”。

  公务员中腐败分子的确有,但贪官应是少数;公务员中有高收入者,但并不是每个公务员都拿高薪;公务员中有尸位素餐者,但更多的人恪尽职守……这些,本是符合逻辑常识的客观事实。但是,在成见与期望影响下,在笑话与段子传播中,这些概念都被混淆了。“现在的领导干部,全抓起来有冤枉的,排成队隔一个抓一个有漏网的。”这些段子宣泄情绪的同时,已远离真实。

  评点公务员需要公正之镜。对公务员群体有了客观认知、公正评价,才不会出现“一边骂着官员腐败,一边要往官员队伍里挤”和“一边抱怨公务员收入太低,一边又说谁辞职谁是傻子”之类怪诞现象。公务员招考的冷与热才有可能成为个人理性选择下的正常,不至于被过分解读。当然,公务员形象被主观扭曲,客观上因为确实存在少数公务员的违法乱纪、公务员职务行为的不透明。前者给想象找到了例证,后者为想象扩大了空间。唯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让人们看得清楚、能够监督,有关公务员的各种想象才会失去存在的土壤。

分享到: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公务员频道 公务员职位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婵犵數鍋涘Λ搴ㄥ垂閼测晜宕查悗锝庡枛閻鏌熸潏鍓хシ闁逞屽墮閸熶即骞忛悩璇茬妞ゆ洖鎳庨弲锟�

闂備礁鎲¢悷锕傚垂閻㈢數鍗氶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