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裁员策略:为企业创造价值就不会被淘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9日 14:21   成都晚报

  毕业了,在学校很优秀的大学生在社会上,却不再“优秀”,两年来,只能一直“沉睡”在家中;金融危机了,生活富裕的白领失业了,过着囊中羞涩的日子,再也没有勇气重新找工作……这就是眼下就业的两个缩影。现实让不少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白领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日前,本报联合成都各大心理机构对金融危机下失业人群心理作出详尽分析,为大学毕业生,以及面临就业心理困惑的人群开出一剂良药。

  典型故事

  毕业未就业

  优秀大学生在家“沉睡”两年

  2006年张志勇(化名)毕业于西昌学院数学系,当他拿到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以及“优秀毕业生”等获奖证明跨出学校的那一刻,他以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到了。2006年10月,张志勇回到成都开始自己的求职生涯,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都过去了,他在网上发出的求职信没有任何回音,亲自上门投简历却又屡屡碰壁,“找个工作居然比登天还难”。渐渐地张志勇从信心满满变得“灰头土脸”。2007年春节过后,他的父母本以为一向优秀自信的儿子会重整旗鼓,但没想到的是,张志勇却仍然是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再也不出门找工作。后来,他更是不顾父母感受,干脆到相关单位领取了失业证呆在家里,名义上是暂时在家待业找工作,实际上张志勇完全丧失斗志,整日在家吃了就睡,每天能睡十多个小时。张父说,本身家境并不富裕,儿子却“心安理得”的当起了“寄生虫”。

  今年,张志勇25岁了。面对记者讲述起自己的经历,张志勇显得很尴尬。他说,知道逃避不是办法,父母始终不能养他一辈子。他决心克服内心恐惧,积极面对生活和寻找适合的工作。

  金融危机裁员

  失业白领夜夜失眠

  名表、高级公文包……曾经月薪上万的陈明(化名)是一位追求生活品质的白领,如今却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这一切都源于那“该死的”裁员。

  陈明今年37岁,曾是成都某房产公司销售经理。那时,在房产行业努力拼搏多年的他在公司有着一席之地,再加上前些年房产行业一直“走俏”,只要新项目一出来就会吸引不少的购房者前来排号,甚至还有人为了争抢有利地势找他拉关系。行业红火,陈明的日子也过得热火,几年时间,他就贷款买了房子、车子,除去月供款陈明的高薪水也足以让三口之家其乐融融。可他们的舒坦日子从去年9月份开始发生了变化。受金融危机影响,行业越来越不景气,公司决定缩减开支,这就意味着包括他在内的公司中层都可能会被“炒鱿鱼”。虽已有所察觉,但随之而来的12月份公司裁员的事实却始终让陈明无法接受。随之而来,家里一下子没了经济支柱。没有了经济收入每月几千元的房贷、车贷等开销陈明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失业在家陈明开始夜夜失眠,心里也憋得难受。“本来想好好休息一个月,过完年再找工作,时间一天天过去现在也还没有着落。”年纪偏大不说,还将面临重新竞争、家里的经济压力等种种问题。焦虑不仅让陈明无法找到新工作,就连过年也弄得紧张兮兮,羞于见人。

  记者调查

  现象一 “裁员滚滚”

  寻求心理帮助白领持续增加

  职位紧缺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经济危机来袭在职人员面临裁员、降薪危机,在这严峻的形式下,心理出现压力不可避免。记者从多家心理咨询公司获悉,自去年9月份以来,前去进行心理咨询的求助者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求助者越来越多。

  成都太阳岛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李素群告诉记者,该中心去年10月份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关爱受金融危机影响人群”以来,截至去年年底,已经先后有近200例求助者前去进行心理咨询,占到去年年末三个月的求助案例的三成以上。另外,记者从四川圆迹阳光心理咨询中心、成都筱林心理工作室、四川凌海心理咨询中心等心理机构了解到,春节后寻求心理帮助的白领也明显增加。

  现象二 高不成低不就

  家长乐观扶持玩新“花样”

  硕士研究生月薪800元,大学毕业生当保安都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已经有部分高校毕业生转换观念,从“低”做起,但仍然有多数高校毕业生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窘境,“毕业了!失业了!心理压力大得很!”逐渐在这个群体中流行起来。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家长们心里也暗自着急,为子女们出谋划策。一位姓李的家长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被一时找不到满意工作而挫败,他们通常选择“互换”,先让孩子“到岗预演”,也就是几个有着“家族生意”的家庭联合起来,家长仍然给生活费,让孩子在朋友企业里先打工学习,为今后找工作做好准备。但这仅限于宽松家庭条件的孩子,而对于家庭条件稍差的高校毕业生来说,缓解其就业压力导致的心理压力仍刻不容缓。 

  专家观点

  无法正确认识自己

  易发就业焦虑症

  日前,本报邀请成都知名心理专家、创业培训师、高级职业指导师等,就金融危机下失业人群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就业压力加大,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职场压力的扩大,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甚至是在职人员心理难以找到平衡点。

  四川省科协技管会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吴万方分析,其实就业压力、失业压力一直存在,只是在金融危机下尤为突出。就求职者自身来讲,也往往是自信不足的表现,简单说,最大压力来自自身的能力不足,无法正确认识自己,易发就业焦虑症,其他的焦虑和恐惧就将伴随而来。

  成都筱林心理工作室心理专家赵晓玲进一步阐释了出现就业焦虑的人群的内部心理原因:当代大学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转换角色,甚至有的大学生为了不出学校面对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考研读博,其实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陷入了学习性障碍,面临很多选择他们却不敢触碰,在心理上表现为一种就业焦虑。而对于刚被裁掉的人员则面临再就业问题,由于一时难以再找着满意的,往往也会出现就业焦虑,主要是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具体表现就可能是吃不香还常失眠等。

  另外,在讨论中,心理专家李素群认为,除了自身这一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在运营过程中无意识刁难也平添就业者的心理压力,比如用人单位对新进员工和老员工的暗示:“有的是人,你随时有可能被取代”。这些言语容易引发他们各种负面情绪,过度焦虑、恐惧,对未来茫然,缺乏目标。

  危机是机遇 

  四川圆迹心理咨询中心心理专家、高级职业规划师邓宁表示,金融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场心理危机,但他认为,危机同样也是机遇,只要先有了这个意识,即使面临危机也可转换观念,积极调整心态,重新建立自己的信心,因为不管是经济危机和心理危机,要面对它们克服它们都是一个信心问题,不仅是对行业还是对个人都是如此。另外,失业人员适当降低期望值是有必要。

  企业观点

  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就不会被淘汰

  中国企业家协会特聘教授赵崇舜表示,从一个用人企业的角度来说,他们当然希望员工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当然要能创造出价值,这肯定和一个人的能力分不开。刚踏出高校大门的毕业生切忌“心高气傲”,更应该处理好择业、就业、从业、事业几者的关系。建议他们先尝试去做专业职业测试和职业规划,从自己兴趣出发。同样,在一个企业中如果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职位人员是不可能被裁掉的,在职人员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