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 巴菲特在 2011 年的《致股东的信》中写道:要是有人说金钱买不到幸福,那他只是还不知道该上哪儿去买(Anyone who says money can’t buy happiness simply hasn’t learned where to shop。)。
一般来说,大家都会认为巴菲特说这句话主要是为了劝股东们不要错过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度股东大会,有开玩笑的成分。
但巴菲特从未在公众场合对这句话做出过解释,说不定巴菲特写下这句话时心里其实是认真的。
早在 2006 年,巴菲特就作出承诺,将逐渐把自己所持有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全数捐赠给慈善基金,他表示这个决定让自己十分开心。
我们先不要去想巴菲特是多么慷慨,从结果上来说,巴菲特不正是用钱买到了幸福吗?
不只是巴菲特,许多富豪都十分热衷于慈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们富可敌国,却选择把大部分的财产都捐给有需要的人。而且他们都曾表示,捐助慈善很有意义并且让自己更加幸福。
当然慈善并不是富豪的专利。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热衷慈善的人,他们愿意放弃原本可以用来惠及自己家庭的物质财富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比起富豪们,他们的行为更令人尊敬。
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沃顿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他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找了一群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他给每位大学生发了一个信封。信的内容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下午5点前把信封里的钱花在自己身上;另一种是在下午 5 点前把信封里的钱花在别人身上。信封里的钱有20美元和5美元两种不同数值。
晚上的时候,沃顿教授把大学生们召集起来,问他们:“你用这些钱干了什么,现在你感觉有多幸福?”
那么他们是怎么花掉那笔钱的呢?
因为大部分人还在读大学,所以那些要求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人很多都为自己买了装饰品,当然,更多的人把钱花在了喝咖啡这件事上。
这不难理解,如果你给一个中国的大学生 10 块钱,他很可能也是拿去买奶茶喝。毕竟这是他们的常态。
而那些要求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人花钱的方式就丰富多了,有的人给自己的表妹买了个玩偶,有的人把钱给了流浪汉,有的人把钱投进了便利店的慈善盒子里。当然,也有的人去选择买一杯咖啡给别人。
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沃顿教授有两个发现。
第一个发现:那些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人变得更加快乐了,而那些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人情绪上并没有什么变化。那些把钱花在自己身上的人并没有变得不开心,但他们也没有变得开心。
而另一个发现则是钱的数值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一些人或许会觉得 20 美元一定比 5 美元更加让人感到开心,但是事实上,你花了多少钱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把钱花在了别人身上而不是你自己身上。
那为什么同样一杯咖啡,给别人就能比给自己更有幸福感呢?
我们在送生日礼物会倾向于送一些能一直保存,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因为我们会觉得出去旅游这类经历是转瞬即逝的,而物质却会一直在那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季洛维奇通过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们常常进行理性的计算,最后得出把钱花在玩乐上还不如用来买东西。
这在事实上是正确的,但在心理层面上就不好说了,因为一旦买到手,人们很快会对自己的物质财富习以为常,这个过程叫作 “享乐适应”:它使得人们难以通过购买物质产品感受到长久的幸福。时髦衣服或新汽车可以让人获得短暂的快感,但我们很快就认为它们理所当然了。
一杯每天都喝的咖啡,自然不能让你为之欣喜。
巴菲特曾经在访谈中说道:假使我把多于 1% 的财富花在自己身上,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会因此加强。然而,剩下的 99% 财富却能对他人的健康与福祉产生莫大影响。这一现实为我和我的家人指明了道路:留下的财富够花即可,其余则赠予社会,去满足更多需求。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 5 个层次,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慈善,一次可满足你三个需求。
虽然刚刚那句话听起来像是骗人的广告语,但慈善的的确确可以满足后面三个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价值实现感能给人带来幸福感。你看到自己的钱让别人的生活有所不同,你就会快乐,哪怕你出资的数额只是一杯咖啡的价钱。
相信大家都有一颗慈善之心,但很多人往往只想着说等我发达了,我再向慈善机构捐款,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那些乐于奉献的人,往往是那些并没有多少家产,每天兢兢业业的普通群众。
勿以善小而不为。其实只要一杯咖啡的价格,我们就能买到巴菲特花了 99% 家产所买到的幸福。
那么,明天你会用那杯咖啡来买幸福吗?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