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卡换芯敢收费吗?

2014年10月23日11:30   教育专栏  作者:心路独舞  

  最近,中国的银行纷纷开始推广使用芯片银行卡,目前除已经或逐步停止磁条借记卡的新发之外,用户手中的34亿张银行卡也被要求逐步升级换“芯”,从明年起,插芯片卡消费将渐成主流。作为磁条卡的升级,芯片银行卡在安全性上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本是大好事,然而8到10元的换卡成本多数银行却要顾客自己买单,这种做法在百姓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不少人认为,安全是金融支付交易的生命线,换‘芯’是为了堵住漏洞,更加安全,成本理应由银行来承担。

  打开钱包,翻出里面的各种银行卡和信用卡,数了一下已快有二十张了,在美国这应该不算太多,要是都必须换成芯片卡且像中国那样收费的话,想必至少要两百多美元吧,这足够我们一家三口一个多星期吃饭了,就是下馆子三个人一次也不过四、五十美元的样子,如果换卡要我自己出这么多钱的话,我相信大多数的美国人会和我一样毫不犹豫地说不,哪怕关掉收费的账号、退掉信用卡也在所不惜。不过我又仔细看了看我所有的卡,虽然旧卡无一例外都是磁条卡,但今年寄来的更换卡部分已悄悄改成芯片插卡了,这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当时以为是卡快到期时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正常寄来的更换卡(免费),现在看来部分是为了提高安全因素而特意换的新卡。我所用的银行账号存款、取款、网上付账、转账等只要不透支都没有手续费,我所有的信用卡都没有年费,信用卡按时付账的话也不会产生任何财务费用,也就是说,我已经习惯了美国银行和信用卡公司的零服务费,要收费的话,再简单不过,我立马换家银行或信用卡公司好了。

  美国人各种银行卡、信用卡很多

  美国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设有无手续费的账号产品,这是由美国银行之间的竞争造成的。与中国被国营银行垄断的局面所不同的是,美国的银行几乎全部是私营的,唯一带有国有银行色彩的是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Reserve Bank),但它主要的业务重点在美国金融系统和钱币财务系统的管理,而不进行私有银行的操作。和世界上所有自由竞争市场经济国家的企业一样,美国的银行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为吸引不同收入阶层、不同金融需要的用户,银行会设置不同优惠侧重点的服务,比如我现在使用的一个支票账号是针对工薪阶层的,只要把工资自动打入这个账号,所用的支票本、购物、网上交易等都是免费的,只要不透支就不会产生任何收费,唯一的缺点是利息比较低。要想利息高的账号也有,比如丫丫信托账号的利息就担保不低于4%,其各种交易的手续费也全免,而代价是账上的钱不能少于一定的数目。以上这两个账号都在今年免费寄来的升级银行卡行列之中。

  美国银行自由竞争局面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建国初期开国功勋们在治国观点上的分歧、争论和妥协,尤其是杰佛逊(ThomasJefferson)和汉密顿(AlexanderHamilton)之间。在银行问题上,汉密顿赞成全国范围(nationalbank)的银行系统,认为这样做有利于金融、贸易和经济发展,促进竞争;而杰佛逊则认为银行权利应下放到各州,全国范围的银行可能会造成垄断。双方争论妥协的结果是放开了银行业的竞争,银行可以是全国性也可以是地域性的,但在立法和监管上加强。联邦金融监管的立法权力在国会,监管上有联邦和州政府两级,而联邦政府本身的监管机构又有五个,它们分别是美国货币监理署、美国联邦储备体系、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储蓄机构监管署和国家信用社管理局。在市场主导自由竞争的美国银行业,这种严格的监管和立法虽不能完全避免问题的发生,但却可以使银行业自身产生纠偏能力,并在问题出现时保护消费者。

  打破垄断、增加竞争的直接结果更直接表现在西方银行和中国银行在利润构成上的截然不同。在中国银行业的主要利润中,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一直都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占总利润的70%以上;而国际一流银行的利润构成却相反,收入主要来自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如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为其带来的利润一般只占总利润20%左右,而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中间业务却带来了80%的利润。相比之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占全部收益的比重都不高,平均起来还不到10%。很显然,垄断让中国的银行业坐吃储户,竞争却逼迫美国银行在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造血,这由其利润结构就可见一斑。

  花旗银行的利润只有20%来自存贷业务,而中国的银行超过70%。

  如果再回到开篇提到的因安全考虑中国银行卡要升级一事上,这要是在美国的话,不仅一家银行要收费马上便会有另一家银行推出免费升级来竞争用户,而且新型更方便更安全的付费系统也会抓住商机应运而生,苹果公司新推出的ApplyPay手机付费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显然,只有打破垄断、放开竞争才能让银行把用户当成上帝,从而真正造福百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美国 信用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