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性别建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解男孩危机

2012年10月29日15:54  大河网 微博   
“因性施教”,让男生和女生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进而受到真正的平等教育。“因性施教”,让男生和女生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进而受到真正的平等教育。

  核心提示  近日,北京大学[微博]教授吴必虎在微博上发表观点,建议“错龄入学”,男孩比女孩晚入学。此微博被迅速转发,引发社会热议。“鉴于男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两年左右,同性学童之间也有智力发育差异,建议女童可在6~7岁入学,男童可在7~8岁入学。”这是吴必虎在微博中的建议。

  从“错龄入学”到“男孩危机”,是我们的男孩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拯救的到底是孩子,还是教育方式?

  名词释义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生理、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孩子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提高不同孩子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现状

  从小学到大学,男孩全线“告急”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英语成绩的差异最为明显,接近8分。就连一向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遥遥领先,化学的平均成绩更比男孩高出6分。

  事实上,令人吃惊的现象远不止这些。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甚至,在2011年高考[微博]中,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

  有关专家认为,女生超越男生已经不是一两个年级的现象了,而是一个“全局性的、趋势性的问题”。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这场“全面超越”会如何影响男孩,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析因

  男女有别,更需“因性施教”

  为什么要“错龄入学”?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有着20年教龄的小学高级教师徐玲认为,“错龄入学”是有一定道理的,它遵循了大多数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

  因为男孩和女孩大脑发育的差异,导致5岁男孩的语言中枢和3岁半女孩的语言中枢是一样的,所以女孩子的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要优于男孩。这样的差异也导致男孩的心理成熟度要晚于女孩。因此,同龄的男女生以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程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与此相关的是,目前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也是对立的。目前的教育特别关注细节,追求踏踏实实、认真听课、死记硬背的努力。而男性从小更贪玩好动,他们更难专注眼下刻板的学习。与之相对的,女性的细致、认真更容易适应学校的要求。于是,差别似乎在孩子们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显现了。 

  以往,谈到小学男生调皮,成绩不理想,大人往往一笑了之:“没关系,男孩子有后劲,上了中学就好了!”那么,为什么到了这个年代,很多人认为,男生“没后劲”了?徐玲解释说,男生女生大脑的功能区是一样的,但是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胼胝体发育不同。女生胼胝体相对发达,更擅长左右脑联动,语言的表达和言语的想象能力较强。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尤其是1~3年级的学习中,优势明显,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往往是女生占上风。而男生所擅长的空间感觉、面积图形往往在4年级后才逐渐显现优势,所以,也就是以往人们所说的男孩子“后劲足”,容易“后来居上”。

  现代社会,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每个孩子所承载的家庭期望值越来越高。“一考(高考)定终身”现象愈演愈烈。而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超级优势”学校的出现,使得原本“18岁决定命运,提前到12岁决定一生”。孩子进不了重点中学,基本上也就意味着与重点大学无缘了。

  于是,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很多家长[微博]首先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学业成绩。如果孩子无法达到优秀,很多家长便会着急上火,严加管教,甚至责骂……而这个阶段,即便是认真学习,很多男孩子的学业成绩确实也不如女生,于是,这就极大地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时,再也不可能“后来居上”了,慢慢地也就演变成了现代社会的“男孩危机”。

  “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男孩子,不要抹杀他们的天性,而是要改变我们的判断标准。”为此,徐玲给出了家长建议,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没有标准值。

  我们目前衡量孩子是否入学的唯一标准是孩子的出生日期。但是孩子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当我们能客观判断孩子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学习成熟水平等达到入学标准时,不一定拘泥于孩子是否“错龄入学”。但当我们不具有这种观察判断力时,不妨尊重大多数孩子的共性规律,让7岁的男孩和6岁的女孩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建议

  以“入学成熟水平”替代“入学年龄一刀切”

  关于“错龄入学”,郑州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周建勋的看法是:错龄入学的提法比现在“只用生理年龄确定小学一年级入学条件”的政策有了很大的进步。

  比如,现在一般地方规定为6岁或6岁半入学,这种唯一性的划分确实没有考虑孩子个体的发展情况,就出现了现实的问题:有的孩子心智发展较好,但如果入学晚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让这种孩子有一种“耽误时间”的感觉,而有的孩子虽然已经6岁半,但整体发展不足,进入一年级后反而会“跟不上”、“学不会”。所以,“如何让每个孩子有尊严地开始其学生生涯”,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话题。孩子入学除了考虑生理年龄之外,最关键的是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是否达标。

  从儿童心理和生理的整体发展规律来看,女孩的心智成熟水平要快于男孩。所以,错龄入学的提法和建议,从某种程度上讲,符合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的性别差异,会促进家长调整和改变自己对入学时间的观念,不再以年龄作为唯一的入学标准。

  反过来,家长和普通教育工作者这种观念的修正和改变,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健康、快乐地成长。比如:家长不再以固定的6岁为入学唯一标准,会根据孩子的整体生理、心理(心智)的发展成熟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孩子的具体入学时间。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在7岁、8岁入学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家长也不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笨不如别人,不以自己的面子为主,而是回归到孩子的具体发展情况,这样,孩子的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

  周建勋说,我们对于“错龄入学”观点和提法的关注与热议,和前几年甚至更早时候一些人大[微博]、政协代表提出的放开入学条件的提法一样,都带有我们对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渴望。其实,过早让孩子入学,不但是徒劳无益的,而且还是有害的。而让孩子过迟接受正规教育也是不利的。孩子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最适宜的年龄,也就是最佳入学年龄,应根据他们每一个个体的器官、功能发育的决定时期,即对学习能取得最佳效果的时期,这就是儿童最佳入学年龄。

  呼吁

  教育模式和评价体系多元化,给男孩更多成长空间

  对于这个问题,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副校长李宝琴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推迟男孩上学年龄就能使男孩学习优秀吗?是我们的男孩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李宝琴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名是女孩,班长是女孩,课后认真做作业的是女孩,试卷干净整洁的是女孩,计算准确无误的是女孩,而成绩倒数的是男孩,不屑做班干部的是男孩,计算频频出错的是男孩……”李宝琴说,看到男生种种不如女生的现象,有专家就建议孩子错龄上学,但实际上,更多的家长愿意孩子6岁便入学,特别是还有很多不到年龄的孩子家长,总希望能让孩子提前进入学校。

  李宝琴认为,专家所说的男女生心智上的差异,在小学教学中表现得也并不十分明显。男女生的差异多是性格特点使然。女生性格文静含蓄,因此学习起来非常稳重,而男生则天生好动,处于活跃的状态。在教学中,男女生在年龄上的差异其实并不很大。所以,即使推迟男孩上学年龄,也不能使男孩学习优秀,现实的情况是,不是男孩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由于目前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因此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了“过度保护”,生活、学习都由家长一手包办,这对于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独立性、责任心等品格的养成非常不利。

  此外,很多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都由母亲负责,每逢开家长会,到会的大部分是学生的妈妈,有人戏称家长会是“妈妈聚会”,平日与老师沟通的也多是妈妈们。加上幼儿园、小学里大多是女老师,孩子心目中很难树立起男人的形象和榜样。

  上学后,一切关乎安全方面的问题家长更是处处如临大敌,摔倒、磕碰甚至能引起官司。男孩们被迫放弃空间技能、运动技能,随着时间的流逝,男孩们变得“安分守己”了,但他们的特殊天赋也终于被钝化或扼杀了。于是,很多男孩由于淘气、违纪和学习原因被勒令“请家长”,而家长呢,回家后就气急败坏地把儿子“修理”一顿。这些都进一步让男孩的发展陷于困境。

  李宝琴说,仅仅推迟男孩的上学年龄是不够的,还应改善我们的家庭教育,给男孩成长的空间,正确对待男孩的学习成绩,给男孩多一点理解、宽容和自由,给男孩“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做到尊重男孩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学习的意愿,男孩才能成绩优秀,才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