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报 韩莉
1977年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13年后调入通州区教师进修学校任高中语文教研员,1996年走向教育管理岗位,肖宝军在教育行业已经做了36年。他从未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始终用肩负的教育使命鞭策自己,站在时代的至高点审视教育。
肖宝军说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是“教师的教师”,这就更需要强烈的时代感、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他常说:“不学习,我何以教育学生?”作为领导,他常说:“不学习,我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尽管已知天命之年,但是应用电脑、构建数字化校园、创建学习型组织,他样样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因为肖宝军坚信,学习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法宝,也只有学习才能成为无愧于时代的人民教师,只有学习才能站在时代的至高点上。
当班主任时,肖宝军带的班“有赛必参、有奖必争、争必第一”,很多老师认为高中生参加太多活动会分散学习的精力,因此不鼓励同学参加课外活动,肖宝军却恰恰相反,他提倡“寓教育于活动中”,通过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进而促使学生爱上学习。
走上管理岗位后,肖宝军依然坚持“寓教育于活动当中”这一理念,他认为,“如果没有健康的群体活动,这个集体就缺少活力,活动是最好的思想工作方法。”在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春有春游,秋有秋游,假期还有远游,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活力,大家工作起来也更有干劲了。
肖宝军说,校长智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所以他一直坚持“举全院之力,尽自己之能”,充分发挥了每一位领导干部和研修员的智慧。教师研修中心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被北京市教育督导室授予“中国教育管理改革三十年——全国创新管理改革先进学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肖宝军的座右铭,36载教育生涯中,他一直秉承着“没有最好只能更好”的教育信条,“让每一位研修员都走向成功,深化研修一体思想的管理格言,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