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校服何以抢了奥巴马夫人的风头

2014年03月27日10:19  现代教育报     收藏本文     

  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近日,一组中学生着校服接待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照片发布后,意外遭遇网友吐槽: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丑到爆”再次引发校服之辩。表面看起来是对校服设计的不满,背后却透露出在涉及学生自身权益之时,作为当事人难以发言、主体缺位的不满,而这不满,恰恰蕴含了一种对学生自主权利的吁求。

  关于校服的由来,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校服的出现是源于战争后,部分家庭生活艰难,学校为了使贫困家庭的学生不因穿着产生自卑感,也防止富裕家庭的学生炫耀,因此统一着装。后来,这种观念被大多数学校所接纳,由此校服兴起。

  实际上,对于校服要承担的功能,往往还不止于此。去年4月,在北京举办的一个小型的校长沙龙上,10余位来自北京各中学的校长围绕校服话题展开热烈探讨。结论是,校服要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有效载体。

  应该说,让校服承担掩盖“均贫富”的功能也罢,还是成为承载学校文化的载具也好,都是外界强加给它的,本身也并不能算错。只是这种承载和强加,很多时候却很少考虑使用者本人的意愿,也并很少考虑校服作为衣服的原始本义——是不是合身美观,是不是适合“运动需要”?倘若不符合前者,即便赋予后者诸多很多功能定位,又有什么价值呢?真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作为管理者,我们总认为,只要我们一心为学生好,即便是有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学生也总会理解的,因此一旦碰到学生不认可、不买账甚至反对时,总是一脸委屈悲催。殊不知,在涉及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时,不征求学生的意见,甚至都不让学生知晓,其实是对学生的不尊重,也是对学生的不信任,谈何“学生主体”“面向学生”?如此不知反省自身的“衙门”做法早已过时,类似的委屈心态不要也罢。

  从这次网友的反馈看,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回归衣服的基本功能——美起来。按理说,这要求并不过分,也并没有脱离学生的身份到标新立异的程度,但何至于久拖不决,以致于今日喧宾夺主,成为本不该成为的焦点话题了呢?而且,除了校服,也该多多自查学校管理中本该让学生自主参与的那些事儿。

  其实,很多时候,让当事人参与进来,认真吸纳他们的意见,不仅能化解彼此的矛盾,也是集思广益、促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其结果往往是双赢。再以校服为例,同样是北京,就有学校推出三大类、超过40款的校服,结果引来学生抢购,就连学生家长[微博]就有十几位自发做志愿者,排班轮流来帮忙。原因就在于,在设计这些校服前,学校特意做了问卷调查,上网征求学生的意见,还专门召开新款校服发布会,把学生、家长都请来,根据他们的意见现场改进细节。以至于学生说:“以前恨不得在校服外边再套一件,现在穿着(新校服)都不想脱了!”

  可见,校服问题的背后,并不只是该不该满足学生的个性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我们的管理者,在呼吁现代学校制度的今天,能否与时俱进、真正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把科学民主的管理举措落实到位。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