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盘点中美家庭教育的六大不同

2015年08月10日17:42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一、美国家长[微博]对孩子鼓励多于保护;而中国家长是过度保护多于鼓励

  美国家长鼓励孩子做各种尝试,既培养能力、兴趣,又注重树立自信心。

  中国家长是过度保护,造成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使孩子怀疑或失去对自我价值、自我能力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一切要依靠父母。家长。怕孩子受伤、受欺负,家长认为很多事隋或活动危险等,都不让孩子参与。

  二、美国家长对孩子引导多于灌输;而中国家长是说教多于引导

  美国家长注重引导孩子通过实践甚至是碰壁后,自己取得经验和教训、得出结论。常对孩子说:“你自己决定吧。”“你去试试吧。”“我觉得……可能会好些吧?”“我的建议是……”等等。

  中国家长则喜欢直接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告诉孩子,以求孩子少走弯路。常对孩子说:“你还小,要听大人的话。”“你不懂,按我说的做没错。”“我告诉你……你怎么不听呢?”“错了吧,你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我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等等。

  三、美国家长对孩子要求全面发展;中国家长常常以学习好代替一切

  美国家长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社区的公益活动,并且家长还充当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要求孩子每周做2次义工。但对孩子学琴、学画、学舞蹈,美国家长却不做要求,全凭孩子自愿。

  中国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习,所有家务父母包揽,更谈不上让孩子做义工了。如没有加分评优,连班干部也不愿意让孩子担任。但对孩子学琴、学画、学舞蹈却从不放松,甚至是强迫,周末全天候陪同。

  四、美国家长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中国家长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美国家长对孩子说: “你是最棒的。但我知道,你还能做得更好,我了解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比你差远了。”“这次考得不好没关系,我相信你下次肯定行。”

  中国家长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看人家的孩子都比你强。”“和你说过多少遍了,就是记不住。”这些有意无意常挂在嘴边的话,极大地打击和摧毁了孩子的自信心。

  五、美国家长重视对孩子的责任教育;中国家长则让孩子少管“闲事”

  美国家长对孩子说:“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负责。”“你有责任尽你所能帮助弱者。”他们注重培养孩子首先做个遵纪守法的人。让孩子明白:人必须要对自己负责,然后,实现对家庭、社会、国家负责。

  中国家长对孩子说:“你少管闲事!…别人都不管,你也别管。”“只要学习好,其他事你就别操心了。”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中国家长带领孩子公然过马路闯红灯、不走人行道,并对孩子说“管他红灯绿灯,没车你就过。”还有家长带孩子买盗版光盘。

  六、美国家长不让幼儿学外语;中国家长逼幼儿学外语

  据了解,美国家长一般不愿教小孩子说外语,他们觉得这么小的孩子学第二种语言是不可思议的。英语是美国幼儿园里的官方语言,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也都用英语来进行。由于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幼儿园并不反对孩子回到家里说母语,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幼儿园只教英语,而且从字母开始。美国人认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有个过程,幼儿的发音器官不够成熟,发音尚处于较幼稚、未定型阶段。虽然他们模仿力强,容易接受新知识,但女口果学的是纯正的外语还好,如果走了样,将来改都不好改,反而不利于以后的外语学习。因此,美国儿童一般都是从十多岁起才正式开始学习外语。美国家长对孩子没有中国人那种“望子成龙”的思想,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孩子陕乐、健康地成长,学外语的事情可以慢慢进行。

  中国家长一向重视“童子功”,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一切都想“从娃娃抓起”,学外语当然不例外。

本文选自莫沫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文章关键词: 中美教育家庭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