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归国留学生创业英才大扫描(6)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19 11:2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自古战略无小事,但战略目标的实现,又是通过无数“小事”完成的。为到中关村创业的留学生服务的队伍,就是通过扎实的办好这些小事,保障国家人才强国、科技兴国的战略运行。 这里有北京市价格最便宜的咖啡———3元一杯。在中关村海淀留学生创业园,敞亮、娴静的咖啡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三三两两的沙发和小椅,堆堆促膝交谈的人们更为它平添气氛。我们喝着3元一杯的咖啡,听王士琦副主任说书一样地介绍这里的留学生创业情况。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夏颖奇的身影,留学生创业的成功已是他最大的幸福。 天雨润物细无声。据统计,自2000年1月至2004年8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服务总部累计接待来访留学人员23140人次,其中10人以上的访问团组就有83个,平均每个工作日有20人来访、有2户留学人员企业注册成立。目前,园区共有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企业2370户,与1999年的251户相比增长了8.4倍;在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归国留学人员5900多人(不包括在中关村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的留学人员),与1999年的1052人相比,增长了4.6倍。留学人员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累计已经达到29.51亿元,并引入了数百亿元的项目研发合作资金,吸引和凝聚了4万多高科技人才。 中关村管委会留学生总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再努力上三五年,争取累计吸引万名海归,创建3000个企业,其中有300家是效益很好的,150家达到非常优秀,同时推动一批企业在海内外上市。” 他叫李德磊———1982年获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计算机硕士学位,1986年获博士学位。之后,在加拿大约克大学担任终身教授。1995年加入美国Motorola公司,担任体系结构设计师;1997年加入日立美国半导体公司,担任微处理器设计总监;1999年创建北京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后改名为方舟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裁。 在2001年7月,方舟科技公司一下子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第一款“方舟一号”32位RISC架构嵌入式CPU产品推出。2002年底,“方舟二号”问世!“方舟”系列芯片的诞生,宣告中国信息产业结束了无“芯”的时代。 在“方舟一号”产品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曾感慨道:“没有自己的CPU芯片,我们的信息产业大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他叫寿国梁———1983年到日本信州大学攻读质量管理工学硕士,1985年至1988年攻读日本东京大学生物测定学博士。1991年他加盟日本鹰山公司,后在很短时间内,获得100多项发明专利。2000年,寿国梁带领一个6人组成的团队回国创业,成立六合万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无线局域网(WLAN)系列芯片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芯片的设计及相关系统的开发销售。曾经荣获“2003年中关村优秀创业者”称号。 争取标准上的平等发言权,是中国实施标准战略的目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无线局域网中国标准(WAPI)不可避免地触动了国际IT巨头们的利益,国外厂商意识到,他们的产品即将在中国市场成为“非法销售”。而2004年中美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争,表现出我国本土企业开始寻求话语权,中国IT行业开始走向自信和成熟。在这场“标准之争”中,六合万通参与的符合WAPI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的芯片的研发,成了2004年中美电信高层谈判的一个重要砝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