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园区归国留学生创业英才大扫描(3)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19 11:23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中关村拥抱未来(中关村标志雕塑) 邓公的战略大牌还在打下去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深远的任务抓紧抓好。他提出,鼓励出国留学,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大力推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使之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化大战略的主要支柱。 2003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再次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继续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 北京市委、市政府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首都经济的重要内容,提出了贯彻实施《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决定》的意见,其中把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作为首都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同志强调:我们应该从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从首都经济建设发展的全局,充分认识做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留学回国工作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环境,探索建立符合留学人才特点的引才机制,加强和改进留学回国工作的领导,把吸引海外留学人才为首都建设服务的工作提到一个新水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于一地的中关村,自然再次成为现代中国留学大潮的重心,并将伴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崛起,成为海归上岸的汇聚之地,海归创业成果的迸发之地。 战略轨道 北京市中关村地区是全国科技人员和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高科技产业也有一定的基础。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通过科技成果和创新知识的产业化,把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对北京市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大措施。要注意借鉴国外建设科学城的有益经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1999年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 时值2002年11月,美国硅谷。中国13家高新区联合举办“相约硅谷技术人才联谊会”。负责展会的中关村驻硅谷联络处的王博士在仅有的一个展位前,悬挂起一张中关村地图。而就这一张地图却几乎吸引了所有留学生的目光———因为在硅谷就职的4000多名留学生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关村。他们在那里寻找着自己母校的位置,清华、北大、北航、理工大……学子们纷纷驻足在展台前,打听母校的近况。 北大一位教授总结道:“中关村之所以成为留学圣地,既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又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 这里是百年来东西方文化的汇合之处,中国新文化诞生之地,当然也是留学生走向世界的始发之地。百年历史星空,从上世纪初的清华学堂开始算起,多少学子从这里走向世界,又有多少学子学成归来,在这里教书育人、著书立说、钻研科学。这里自然又是海外留学之子的“登陆上岸”之地。在中关村长大的刘昊原回来了。复旦毕业留学美国的严望佳回来了。记者问她,为何在中关村创业?回答很简单,这里有北大。于是严望佳在当时未拆迁的北大南门附近,租个小屋,开办了公司。 一切很简单,但又有着历史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