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孩子的课余时间被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充斥的时候,你知道美国的孩子都在做什么吗?
是在公园里野餐,还是在游乐场里玩过山车?不,答案是,他们也在各种“班”里忙碌着。
“如果说在1月凌晨排队报名参加科学夏令营这件事听起来不可思议,那么你家里肯定没有在2004年后出生的纽约孩子。”美国《纽约时报》近日报道说,对于越来越多纽约孩子和家长[微博]来说,挤不进各种活动、培训班、运动队乃至上本地学校都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而当优秀学校的等待名单越来越长,补习辅导行业也开始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在美国大中城市扩张。很多孩子两三岁就被父母送进了辅导班学数学、学阅读,中小学生参加课外补习班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望子成龙早已不再是中国专利,美国人也已加入进来。
等待名单上的一代
《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中,将2004年后出生的纽约孩子称为“等待名单上的一代”。
布碌仑区卡梅洛科学研究会每年暑假都会开办夏令营,1月27日是今年报名的第一天。早在凌晨三四点,大批家长们就冒着零下7摄氏度的寒风赶来排队了。研究会7点开门,3个小时内大部分名额就已经报满,迟来的家长只能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写在等待名单上。
这就是纽约孩子,尤其是住在较富裕的布碌仑区、曼哈顿下城和上西城的孩子们参加各种兴趣班、培训班的现状。报名时间稍晚一点,他们就可能被列在等待名单上,而漫长的等待之后,结果往往就是一场空。
课后兴趣班和夏令营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应该和一项法律规定有关。在美国,将12岁以下的孩子独自留在家中是非法的。而大部分学校的下课时间是下午3点左右,暑假更是一长段自由时间,于是,兴趣班、夏令营便成了需要上班的家长们的最佳选择。
而对那些较为富裕的家庭来说,他们有更高的追求。
为了让孩子将来能考入常春藤名校,他们从学前班就开始了追逐名校的脚步。
英国媒体曾报道过纽约圣三一学校学前班报名的盛况。尽管一年学费高达20多万人民币,每年却都有大批有着“名校情结”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面试。2011年,这个学前班的录取率是2.4%,比哈佛还难进。
上学要进名校,兴趣班自然也要选最好的。家长们对“最好”的追求,甚至已经演化成了一种焦虑。
卡罗尔花园社区的布雷特·索南夏因就对这种焦虑深有体会。六年前,他的女儿申请就读一所私立学校的学前班。因为他和妻子没有在报名的第一天及时递交申请,女儿最终落入了等待名单。自此之后,索南夏因就格外留心儿童游乐场边的各种闲谈,以此了解那些最受欢迎的兴趣班和各种活动,以及采取何种措施避免自己最终落到等待名单上,“多年来,我们对这类事情一直保持着一种偏执。”
辅导学校备受追捧
有着这种“偏执”的父母,在美国,特别是大中城市中绝不是少数。为了准备SAT考试(对申请大学影响最大的考试)而参加补习的高中生正在逐年增加,连小学生也开始为了上“重点中学”而参加补习。
这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有关。
在纽约,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留在这座城市,“重点中学”的门槛越来越高,很多学校的录取率不到20%。想要顺利进入这样的学校,四、五年级的全州标准化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三角洲”(Delta)是上西区54中学开设的一个资优班,该班去年的入学要求是必须在数学和阅读两项考试中都达到4级(最高即为4级),或在总分为1575的综合量表分中获得1385分以上。
安德森学校是纽约最有名的中学之一,它去年的英语考试分数线是725,数学分数线是731。也就是说,学生在英语测试中答错的题不能超过四个,数学考试中不能超过五个,每错一题的代价都很高昂。
如此高的分数线,让那些执着于名校的家长不得不将目光瞄向辅导学校。
“我们只是希望缓解考试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父亲说,他读三年级的女儿参加了特里贝卡区的一个辅导学校办的八周制考前补习班,每周一次课,每次一小时,价格是550美元。
他的女儿就读于上东区的洛尔实验学校。像大多数学校一样,它也在为学生做考前培训,但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满足于学校的培训,他们试图通过额外的辅导换来考入名校的保障。“我觉得很多家庭都参加了某种形式的辅导班,”这位父亲说,“我们认识的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
超前教育从2岁开始
据外媒报道,正是基于越来越多家长的辅导需求,像西尔万学习中心、卡普兰教育中心这样的辅导补习学校近年来在美国遍地开花。
来自日本的公文学校(Kumon),宣称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数学和阅读教学项目。它进入美国的时间并不长,但也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抢占市场。
公文学校2007年进入纽约,如今已有42家“分店”。而在全美,公文学校的学生已达数十万。在很多人看来,公文学校几乎像星巴克一样普遍。
公文学校招收学生的最低年龄限制是2岁。“两三岁的孩子很好动,很调皮。但只要他们不用尿布,并且可以和我们的辅导老师一起安安静静呆上十五分钟,我们就会收他。”学校北美区财务总监约瑟夫·纳特沃说。
学龄前的孩子每周要接受两次数学和阅读辅导,每次一小时,包括20分钟课后作业,由家长辅助完成, 每月的费用是200至300美元。
这样看似剥夺了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但却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将他们才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送到这里接受“超前教育”。
戈德曼女士是一个机构的首席艺术家,她在去年把自己刚满5岁的儿子胡克顿送进了公文学校,为的是“让他进入学前班的时候不会落于人后”。今年,她又把3岁的女儿艾兹也送来了这里,“这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这是我之前没有料到的。在他们完成了阅读或是数学的时候,他们会很兴奋,这是比他们完成的阅读内容更让我关心的地方。”
而在澳大利亚长大的雅诗·鲍尔内博显然是因为对美国的小学教育有所不满,才将7岁的儿子送进了公文学校。“看到儿子在公立小学接受的教育,我很心碎。在澳洲,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在学乘法了。”
而在公文学校,学习乘法的时间还可以再早一点。6岁的凯特·瓦滕伯格刚刚从公文学校毕业,她已经能在6分钟之内完成90道乘法题。
美国的基础教育
美国的基础教育统称为“K-12”,即从学前班(Kindergarten)到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三)。
美国法律规定儿童6~16岁必须入学,多数州的公立教育系统为5岁儿童免费提供1年的学前班教育,但不强制。至于更小的孩子,可以选择进入托儿所。托儿所一般为私立性质,主要方便那些无法在家照顾孩子的职业妇女。
美国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的升学,主要通过每年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为衡量依据,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学习能力、领导力、组织力、个体素质与特长等,以及平常的课业成绩也是考量的重要内容。
而从高中升入大学时,美国也没有统一的大学升学考试。我们熟知的SAT只是美国学生高中阶段的一次大型考试,它的成绩在申请高校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学校也非常看重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平时成绩,参加各类活动时所取得的相应成绩,以及品行、兴趣爱好、特长、个人自传、老师推荐信以及参加社区服务的情况。
在美国的K-12基础教育中,公立学校占绝对优势。公立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学校所在学区的税收来负担。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学校教学水平、办学条件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为公平起见,某学区所管辖的一些学校基本上只招收该学区的学生并提供免费的教育,学生入学前必须提供充分的能证明生活和居住在该学区的材料。
同时,美国私立中小学也非常多,它们在经济上主要依靠教会、基金会等民间组织的支持,靠收取学费维持学校日常运营。私立学校招生不受地区限制,主要依靠质量和信誉生存。
(原标题:为了孩子上各种班 美国家长也很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