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小留学生有才不任性:国外高中更适合自己

2015年08月05日13:08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收藏本文     
黄灏璘说国外高中更适合自己。黄灏璘说国外高中更适合自己。

  有志不在年高,出国留学[微博]何必等到高中毕业?来自广州市招生办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填报广州市中考[微博]招生志愿的考生比初中毕业生总人数少了约1400人。这其中的差额,除了部分非广州户籍学生回原籍升学、部分是中职学校学生外,还包括那些选择出国读高中的孩子。

  黄灏璘、李扬、冯爽,三个毕业于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简称“广外外校”)的15岁学生,今年暑假就要告别小伙伴,启程前往澳洲或加拿大的高中就读。

  他们自信有才,都有独当一面的魄力。但他们并不任性,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出国留学的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

  黄灏璘

  偏科的他要出国“重建”自己

  即将入读学校:澳大利亚墨尔本私立高中TinternSchool

  健谈的黄灏璘说起自己出国念高中的事很自信,“迟早是要出去的,高中出去也是意料中事。”初三开始,黄灏璘就在为自己出国读书做准备,中考他也没耽误,依然考了个不俗的成绩———729分。这个分数可以“秒杀”广州很多重点高中了,他却选择了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一所私立高中T internSchool。

  家住广州荔湾的黄灏璘,小学起便舍近求远到位于白云区的广外外校就读。回想起来,他说感觉父母很早以前已有意识要让他出国读书了。到了初三,这个念头在他脑中愈发清晰和坚定。

  “到澳洲读高中,首要条件是必须通过AEAS考试(在澳大利亚学校中应用最广、知名度最高的综合语言测试项目)。上午笔试,下午口试。”上午的笔试环节考了包括数学、综合能力、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词汇及作文等在内的多科内容。

  灏璘称,下午的口试如同跟考官聊天,“考官不仅考查了我的口才,而且还搜集了我的综合信息,比如喜好和特长等,全程用录音笔记录下来。”聊完天,就是正儿八经地考试了。首先是看图说话,“给你看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个人在登山,要求用语言描述这幅图片。”灏璘称,考试很开放,没有限定时间,“可以说到你无话可说为止”。最后一个环节是“即兴演讲”,现场给一分钟准备,让考生“描述一样身边的科技”。

  灏璘出国念高中的选择和父母不无关系。由于工作关系,灏璘妈妈常去国外,在国外也有很多亲戚,灏璘妈妈早已详细了解国内外教育的差异。知子莫若母,灏璘妈妈说,灏璘从小就在寄宿学校,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都不错,“我发现灏璘的思维比较跳跃,各科成绩也不均衡。他的数理化学得比较超前,现在甚至可以学到大学的程度了,但文科学习就跟他本身年龄程度比较匹配。”灏璘妈妈说,国内的高中教育一切按部就班,不可能根据学生的水平来因材施教。而国外的教育,让学生自主选择的程度很高,她认为国外的教育还是更适合儿子。

  灏璘还给自己在国外三年的高中生活算了笔账。一年学费和生活费约30多万元人民币,三年花费接近百万元。“出国不是件轻松的事,账一定要算清楚,和自己父母商量,支付得起才是出国的前提。”

  灏璘说,要出国还得对自己有个评估。“我觉得自己是非出去不可的,尽管我中考成绩还不错,在国内上个好高中是没问题,但我可以预想到三年后的国内高考[微博],我不会太顺利。因为我偏科,我语文、政治拼了命去学,分数也不会高。”

  谈到自己在国外高中的学习时,灏璘用了一个“木桶理论”:“就是有一块短板的木桶,装水的容量是以最短的那块木板来计算的,即使你怎么把长板加长也无济于事。要不把整个桶向长板倾斜,要不把短板拆掉重建。我出去留学就是选择了后者。国内的应试教育不适合自己,出去留学是最佳的出路。”

  老师点评:广外外校初三级主任冯艳是黄灏璘的竞赛教练,她说黄灏璘是学理科的好料子,尤其数学,每次竞赛都能拿奖,学得轻松成绩也很霸气。黄灏璘初一军训时,跟教官吵架气得哭鼻子、孩子气十足,三年过去,长成小伙子了,理性很多,分析问题头头是道。

  李扬

  舍美国选加拿大高中的学霸

  即将入读学校:加拿大公立高中Stelly’s Secondary School

15岁的李扬本月将入读加拿大公立高中。她身后黑板上用英文写的“爱你过的生活,过你爱的生活”,正是她所追求的。  15岁的李扬本月将入读加拿大公立高中。她身后黑板上用英文写的“爱你过的生活,过你爱的生活”,正是她所追求的。

  身材高挑、笑容恬静的李扬在8月中旬,将前往加拿大公立高中Stelly’sSecondarySchool就读。

  在广外外校,李扬是位风云人物。初中三年,她是学校年级学生会主席,做班级主持人、写活动策划、参加年级演讲比赛,样样拿手。李扬的学习成绩也很耀眼,她的成绩一直排年级前十,就读广州任何一所重点高中都没问题。

  李扬的妈妈是广外外校的数学老师,李扬读小学时,她已开始规划女儿的出国留学问题了,“原本打算让孩子到香港去读大学本科,因此在小学阶段我对她的英语抓得比较紧。”

  李扬笑说,自己的英语水平完全可以应付得了在国外的日常学习,因为她三四岁开始就与英语结缘。“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妈妈给我放英语磁带,让我跟着练习发音。”让李扬记忆犹新的是,妈妈不仅让她念,还要大声地念,一定要让在厨房做早饭的妈妈听得清清楚楚。

  去年暑假在美国参加的夏令营,改变了李扬和妈妈的规划。在夏令营那一个月里,李扬参观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美国教育,“上课方式、生活方式都不同,住在当地民宿,近距离了解美国人的生活状态。”李扬说,美国的学校环境条件好,老师更关注学生发展,而不是只盯着结果。中国大多数学校在临近考试时,都要停掉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美国则不会。

  在申请国外高中的过程中,李扬也考虑过美国学校。但深思熟虑后,她还是觉得加拿大的学校更适合自己。她说,申请美国学校只能是私立高中,费用比较贵;对于国外初中生来讲,美国的高中较难申请,因为需要提供托福[微博]和SSA T成绩,“考场都排到国外去了,等一场考试排期要很久。”

  李扬说,之前她为了到美国留学[微博],上过一些美国课程如人文课等,一节课两小时,一小时500块,一年多的课程下来花费不菲。后来,她决定放弃申请美国高中,“我一个同学的爸爸对加拿大的教育了解较多,觉得加拿大会更适合我。”

  李扬说,这次申请到加拿大的公立学校,一年学费和其他花费大概20万元人民币,原本她想在国内读高中国际班,“后来我和妈妈算了笔账,在广州比较好的国际班读高中,一年也要花费15万元,还不如早点出去,早一点适应国外的教育,以后考大学更有保障。”

  李扬说妈妈最担心的是她的交友,“她经常跟我说,不要谈恋爱,不要交男朋友。”作为老师,李扬妈妈说,以前有人说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出国,在她看来,现在出国的孩子也未必是成绩特别优秀的。国外的评价体系跟国内不一样,学习成绩大概只占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还包括学习态度、各项活动、对社会贡献等,比较综合地去评价一个学生。即使在国内成绩不是太拔尖,未必到国外就学不下去,“我觉得孩子是否具备出国读书的能力,关键还是要看她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力。”

  老师点评:做事有计划,执行力强,在同学中威信极高,冯艳如此评价李扬。

  冯爽

  世界那么大,爱闯的他想看看

  即将入读学校:加拿大Parkland School

爱打篮球的冯爽说出国跟自己爱闯的性格有关。爱打篮球的冯爽说出国跟自己爱闯的性格有关。

  准备到加拿大ParklandSchool就读的冯爽一脸阳光。小学学吉他,初中迷上打篮球,兴趣爱好广泛的他开朗大方。“初中时班上陆续走了好几位同学,跟那些同学交流时,自己就特别冲动想出去看一看。”冯爽说,“我想出国,可能跟我自己爱闯的性格有关吧。”

  冯爽称自己喜欢挑战,喜欢与众不同的事,特别有竞争意识。“从小学开始,我就竞选大队部干部了,当时校园里还开设了小邮局,我也去竞选局长。”谈到自己的“威水史”,冯爽如数家珍。

  性格是先天条件,扎实的英语水平则是冯爽出国的重要底气。冯爽称,他从幼儿园开始就学英语,小学一到四年级用的都是香港小学生的英语课本朗文教材,“学了朗文英语后,再来学广州市的英语教材,感觉很简单。”

  冯爽读小学时就有多次出国游学的经历。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六年级暑假游学美国的经历,“那时,我在美国加州一所学校待了半个月,回来后就觉得自己的英语进步神速。”

  那次游学,冯爽发现在美国上课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比如说历史课,国内的很多老师上历史课总会让学生记住年月日,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到了美国,历史课可以天马行空,什么都谈。“我在美国上历史课,老师居然是用谷歌地图来上课的,讲旧金山,讲淘金热,听得每位学生耳朵都竖起来了。”美国学校的管理模式也深深地吸引着冯爽。“学生都是走班制的,没有固定的班级,但老师却有固定的工作坊,一到上课时间,学生都会到老师的工作坊上课。”

  这次游学后,出国读书的念头就在冯爽脑中再也赶不走了。冯爽独立开朗,但也不时会想想出国可能会碰到的“不美好”。“我目前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对别人尽可能信任宽容,用幽默去化解别人的冷漠,用乐于助人来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对儿子出国读书,冯爽妈妈说不是跟风,“首先我不会因为出国读书是一种潮流而让孩子跟潮流,而要看孩子的意愿。光靠大人去推孩子出国,那是拔苗助长。”

  冯爽妈妈说,自己三个孩子的性格和志向都不同,每个孩子所走的路也有差异。排行老二的冯爽读小学时已经出国游学,参观过国外大学,跟不同国家的孩子交往过。“他喜欢交朋友,在国外游学,吃喝拉撒都能适应,所以他向我提出想初中毕业就出国,我一点也不会觉得突然。孩子孤身一人在外,我最担心的不是成绩,而是生活和安全。但该放手的时候还是要放手。”

  老师点评:冯艳对冯爽赞不绝口:小伙子家庭条件比较好,也有团队精神。他是学生会生活部长,相当于“后勤部长”,有困难找冯爽成为了大多数同学的共识,“春节时,班上有同学提出贴些喜庆的东西和窗花等,冯爽半个小时就办妥了,效率高得很”。

  老师说

  “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广外外校初三级主任冯艳介绍,过去三年,学校陆续有100多名初中生出国读书,“这些学生除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外,自身综合素质也很高,我们其实也舍不得他们走。”比如李扬和冯爽,他们是同班同学,成绩优秀稳定,但都不是书呆子,组织能力也都很强,“他们经常策划亲子活动,不仅把同学们联系在一起,还把同学的爸爸妈妈拉上了,整个班级就如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些孩子出去肯定不用太担心人际交往的问题。”

  冯艳说,选择出国的初中生有共同点,性格阳光、自信宽容、基本有多次游学经历,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个人特质很明显。

  在外语学校就读的学生是否就比普通学校的孩子更容易出国留学?冯艳认为,外语学校不是单纯地只是多几节外语课,更多的是跟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且有较多平台让学生提前接触到国外文化,如广外外校常举行不同国家文化周活动,与国外学校联谊也较多。

  过来人说

  初中毕业即出国读书,英语再好,也可能面临现实问题。听听已经适应国外高中生活的“过来人”怎么说。

  小菲:听不懂别人的笑话曾觉得尴尬

  “我到加拿大一年,胖了20斤,现在回来要急着减肥。”已经在加拿大一所私立高中磨练了一年的小菲,暑假回到广州,目标之一就是减肥。

  “那边的饮食跟我们差太远了,一年了,我还有点不习惯。”小菲说,过饮食关也是中国留学生的一道坎。“那边多吃沙拉,不会有水煮菜,有炒饭但其实是‘炒出来的米’。还有面包、汉堡,对我们的胃是一大挑战。”小菲说自己长胖跟吃甜品有关,甜品是她在加拿大唯一能接受的食物,“会忍不住口”。

  小菲初中在广州读的也是外语类学校,但到了加拿大,沟通还是有一定困难。“跟当地人交流,他们说着说着就哈哈大笑,我莫名其妙,根本摸不着笑点在哪,感到很尴尬。”小菲说,她学会慢慢去适应,不能因为说不到一块就尽量回避,这样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挫败。

  在加拿大一年,小菲偶感孤独,“排遣孤独感,我会看电视,做运动,或参加舞会。”小菲说,第一年学习的任务还不算太重,但是年级越高必修科目就越多,需要做出决定选修哪些科目。“到明年学习就会紧张些了,因为要考虑考大学。”

  凌宁:寄宿家庭的妈妈管得很严

  凌宁在美国一所走读中学就读。到了美国,她发现当地老师会带一定口音,加之各个老师口音不一样,因此学习起来可能比较辛苦。

  “我跟别人适应的方式可能不一样,我很喜欢闲时去买零食,然后就跟零食店的老板交谈。毕竟我是顾客,老板不能不理我。而且我特别喜欢跟同学讨论问题,一来二往,过了半个学期,我的英文就慢慢适应了。”

  国外的生活简单,也可以把沟通放到日常生活中。凌宁说,“有次我就在校园里,看到两个美国同学在玩飞盘,就跑到中间,很自然他们跟我形成一个三角形玩了起来,而大家之前是互不认识的。”

  让凌宁不适应的,是住在寄宿家庭里不如在国内的家里舒服,“寄宿家庭的妈妈管得很严,学习时要将所有的电子设备放到客厅桌子上,也不允许关门看书。而且我需要分担家务,而不是像国内那样闷头学习就好。”

  刚开始时,凌宁不大习惯,后来慢慢了解到这是美国家庭的文化,他们不仅要求她做,还会要求他们的儿子一起做,大家对家规都要遵守,而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放假回国,爸妈都说我成熟了。我现在早上起来,知道自己叠被子,也知道吃完早餐后把自己的碗筷洗了,不是以前那个什么都不管的小女生了。”

  小哲:住在富人区心理有落差

  在美国读高中的小哲,称自己不爱写作业。在国内中考也是凭小聪明考到的分数,如果在国内继续读高中,怕是未必能考到好大学,“但在国外,学习成绩差几分,我可以用其他东西去弥补,例如我爱做机器人模型,也可以为申请大学加分。”

  小哲认为,出国读高中,也为他将来申请美国名校加分不少。“哥伦比亚大学与我们高中就隔了一条河,所以哥大对我们学校比较了解。另外,学校校长会为成绩靠前的学生写推荐信,这在申请大学时就很管用。”

  然而,出国读高中在小哲看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与最开始的想象有点不一样。“出国前,我托福考了105分,但在美国交流过程中,大家的口音会不一样,需要慢慢去适应。学习方面,在美国学习数理化我可以拿到好成绩,但读美国文学、历史就没有当地学生好。此外,同样是团队合作做项目,在中国是给题目,但在美国是给方向,没有标准答案。”

  除了语言、学习适应外,社交圈子的改变,让小哲有点不适应。“我读的是走读学校,住寄宿家庭,其他美国孩子都有爸妈在身边,但我是留学生,没有爸妈在身边,有时就会想家。不过年纪小,也不会想太多,睡觉前想想,翻个身也就睡过去了。另外,考虑到北美富人区比较安全,我住在富人区,但在这里,我融入当地的圈子比较难,当地生活条件比我好的人多得是,心理就会有落差”。

  为了缩短适应期,小哲建议想来美国学习的同学在通过语言考试后,与其盲目刷分,不如多看美国的情景剧,了解美国生活与文化,减少文化冲击带来的不适应。

  出品:南方都市报朋友圈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通讯员 黄韵芝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黄灏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章关键词: 出国读高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