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识大盘点:个人收入的分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20:54   新浪考试

  三、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②为什么要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a.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b.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怎样兼顾效率与公平?

  a.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c.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2.国家收入的分配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反映了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②分配政策: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少,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多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财政的作用

  ①集中力量办大事。

  a.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b.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c.财政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②人民生活有保障。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b.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c.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3.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②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③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④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2)个人所得税

  ①含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②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③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④作用: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的性质)

  ②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①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作用:

  a.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b.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②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a.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b.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2)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①必要性: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②措施:

  a.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b.讲诚信,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具有自己的鲜明的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4)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必要性

  ①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②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应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③必要性:

  a.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b.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

  ①含义: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科学发展观。

  ②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

  ③措施(表现为哪几种发展状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3)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好地发展。

  ②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质量。

  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统筹城乡发展。

  ⑤统筹区域发展。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②不利影响:

  a.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b.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影响其他国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挑战)

  ③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不能置身事外,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2)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①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中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