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知识大盘点: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20:54   新浪考试

  3.消费

  (1)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②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2)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消费的实现是生产行为的完成标志。

  b.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

  ①原因: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②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乃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③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a.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c.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d.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①内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共同发展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②意义: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企业与劳动者

  (1)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良好形象。

  a.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b.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c.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d.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一个企业,如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它一定不会长久,不会真正取得成功,违法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②树立竞争择业观。因此,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脚踏实地,都能有所作为。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3)应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①意义: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措施:

  a.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为前提的。

  b.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c.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提出诉讼等途径加以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d.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上一页 1 2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7 18 下一页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