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试范围: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 02:32   新浪考试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球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导读】从考查的内容上,侧重考查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从考查的形式上,多以综合题为主,强调以区域地图为背景,以热点问题的文字材料来设置问题的情景。从考查的能力上,着重考查地图读图能力,要求能够正确阅读各种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布图、发展过程图,考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然带的形成和分布既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反映了区域间的差异性,今后有可能与世界农业地域类型结合进行考查,如亚洲水稻种植与亚洲东部自然带分布、季风气候等结合,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对乳牧畜业发展的影响,北美大陆自然带的分布与美、加、澳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的关系等。

  【试题举例】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1~5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某特大城市热力环流,则(  )

  A.a是城市,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应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西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4.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5.若此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d为沉积岩,则(  )

  A.a代表岩浆  B.b代表岩浆岩

  C.②代表外力作用  D.③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1.B 2.D 3.B 4.B 5.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以及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第1题,在城市热岛效应中,城区与郊区间应该建立一个绿化带,以免造成城区和郊区的二次污染。第2题,由题图,可以判断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第3题,由题图,环节③是陆地上的径流,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第4题,②洋流在南半球大陆的西海岸,其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第5题,若此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d为沉积岩,则③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导读】本部分内容从考查的角度看,重点是能源和自然灾害,由于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猛涨,引起了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多方面的反响,应将能源问题(含能源安全)作为热点;从考查的形式上,本部分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图,各种经济地理的统计图,配以热点文字材料来设计问题,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由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建设、国土整治有密切关系,因此常以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重点工程的施工等资料为背景,考查某区域或国家自然环境特征、资源分布与人文地理特征,并分析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又或者与世界典型区域资源、发展变化进行横向比较综合分析。

  【试题举例】(2008年海南文综卷)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径流量
(L)

泥沙量
(kg)

 

 

33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D 2.B

  【解析】1.本题考查了数据表格的分析处理能力及地表植被与水土流失形成的关系。从不同植被覆盖情况下的泥沙含量分析可知,其泥沙量从小到大排列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和坡耕地。即D选项正确。

  2.结合图示表格中数据资料综合分析可知,自然恢复植被(荒草地)的生态效益优于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耕地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好,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不一定优于退耕还草的生态效益,即B选项正确。

  【试题举例】

  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1)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景点,以防__________(灾害)侵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所罗门群岛及所处板块位置示意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2)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3)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_________波。

  【答案】(1)印度洋 太平洋 海啸

  (2)详见下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横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地震波的危害和应用。第(1)题,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六大板块,由题图所示可知,所罗门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是地震多发区,且容易引起海啸。第(2)题,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为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第(3)题,由地震波的特点可知,横波在液态物质中不能通过,所以,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变化的是横波。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