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学校的六大优势
范胜武:同时我们学校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学校和北京市著名的公办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联合办学。国外是和美国的著名私立学校费尔蒙特学校联合办学。从国内联手办学这块,我们学校是直接由北京市十一学校派出执行校长,我就是他们派出的执行校长,而且我带了十余位管理精英和教学精英。我们的高中部主任和初中部主任都是由我从十一学校带过来的。因此我们这个团队能够将十一学校的管理制度,十一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十一学校的所有课程体系带到这个学校,移植到这个学校。我们可以说减少了很多摸索和中间环节,我们直接可以把一些最优质的经验和理念移植到我们学校里来。同时为了走好国际化道路,我们也外联费尔蒙特学校,费尔蒙特学校是美国加州一个著名的私立学校,多年来他也培养了大量学生精英,我们把他们的课程体系拿来作为我们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西方课程的合璧,我们现在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从国内和国际联合办学方面是我们第一大优势。
第二大优势,我们有北京市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学校既是AP考点,也有了留学[微博]生的招生计划,还有政府给我们审批下来AP的联合办学的资质,同时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政府也给我们审批下来了学生通过北京的四科会考,就可以拿到北京高中毕业证。也就是说我们有六科会考替代,学生只需要经过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的四科全北京市的统一会考,加上我们自主开发的课程的替代工作,就可以拿到中国的毕业证,从而为学生顺利地申请美国大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是非常感谢的。同时在2011年的6月16号,海淀区政府,海淀区教委,包括政府的主管领导,海淀区主要一把手都来我们学校参加学校国际化转型的揭牌仪式。我们成为了北京市海淀区首家国际学校,也是目前为止海淀区经过政府审批下来唯一的一家国际学校。
第三个优势,就是区位优势,我们学校地处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有大量的海归人才聚集在我们这个区域,他们的孩子,包括整个海淀区的精英团队的一些孩子,也期望进入一个比较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优秀的师资队伍的学校,我们学校正是适应了这样的需求,逐渐地打造起来的学校。
第四个优势,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我们形成了一条龙式的国际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不光是有课程,而且有了国际的教育理念,比如说学生的合作,学生的探究,再比如说我们学校的小班教学,每个班级只有25个人,绝不扩大。还有导师制的引入,以及在整个过程管理中,尤其在高中过程管理中,引入美国比较先进的过程性评价,去除了国内的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所以考试,包括期中考[微博]试和期末考试,只是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部分,70%、80%的评价分值都来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课外表现以及他参加的各种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学生在这个评价体系之下,特别注重个人素养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第五个优势,师资的优势。我们经过三年的打造,形成了外教、海归教师以及中方教师三位一体的师资队伍,在师资的比例上,我们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到底三种教师占的比例怎么适合我们的学生,怎么适合我们的学校,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探索,目前应该说我们这个比例已经合乎于我们学校的发展,为我们学校的学生真正全面提高,以及出国留学,能够保驾护航,收取最大的效益。
第六个优势,我们最大的优势也就是管理优势。和很多民办学校不同,我们特别注重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作为一个学校,首先要有一种严谨的管理,让学生在制度管理之下,健健康康地成长,如果特别松散式的管理,完全全盘西化的管理,在我们国土上,在目前学生群体中,可能还会有点水土不服,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我和我的团队,包括原先的二十一世纪学校管理团队都有一个共识,我们通过精细化严格的管理,来为学生最终的成才打下一个基础。我们是认认真真地做教育,抓好每个细节,为学生的生活、学习来保驾护航,做好每一点,这就是我们的六大优势。
也正是在这几大优势引导之下和管理之下,我们学校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招生和很多民办学校不同,我们的小学生的招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已经达到了10:1,初中也达到了7:1,高中目前还没有彻底结束,目前我们的考试人数和录取人数也是达到了5:1。已经突破了民办学校的瓶颈,就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我们有选择优秀学生的权利。
二十一世纪学校的目标是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
主持人唐敏:范校长在刚开始向我们介绍21世纪国际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向我们透露了太多点,包括整体的定位,包括我们的理念和优势,这其中有一点,让我特别感兴趣,您在六大优势里特别提到了区位优势,我们知道21世纪国际学校在中关村区域,但是中关村区域说白了,这片好学校云集,包括公办学校,还有很多公办学校也开办公办学校国际部,也有一些其他的国际学校。在这样一个云集,学校这么密集情况下,21世纪怎么能够从这里脱颖而出。另外我们说现在国际化教育越来越热,很多公办学校都在提国际部的概念,很多国际学校也在应运而生,您怎样看待国际化教育的误区,您又认为说一个好的国际学校至少需要具备哪些标准呢?
范胜武:在中关村区域,我们确确实实有压力,尤其是在海淀,海淀是我国教育最先进的区域。我们学校之所以在四环以内这个地方,还能够生存下来,也是刚才我谈到的我们学校有一些优势,有些特色。当然刚才主持人提到的,大家都在做国际部,我们又做国际学校,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能够突围出来。我们是有我们的想法的。首先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可以这么说,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有很多,虽然成绩斐然,但是让家长[微博]说起来,让学生说起来,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如此地喜欢学校。所以我们在学校里,通过我们的课程优化,通过组织各种学生喜爱的活动,通过走出校门,走出国门,搞社会实践活动和游学活动,让学生在我们学校里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能够让他喜欢。这是我们能够在整个海淀区这样的区域历,走出重围,突破重围的重要点。可以这么说,我们今年的招生,80%、90%的学生是通过学生和家长的口耳相传介绍来的。所以我们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的成果,已经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生的喜欢和整个社会的满意了。
国际学校有四点误区不能走
另一个方面,作为一所国际学校,它有几个误区是不能够走的。第一,课程的全盘西化,很多学校觉得国际化的课程或者说国际部办学,应该完全把欧洲的,美洲的,各种课程,直接复制到我们的校园里。我和他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12年一贯制的学校。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有它的优势,尤其我们国家的基础学科的教育是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的。在这点上,我们既保存了我们国学或者我们国家教育的一些优势,也摒弃了其中一些弊端,同时也把一些国际课程的优质理念,包括学生的小班教学,学生的合作,学生的探究,学生的走班等等引入到我们这里,所以说我们排除了课程的全盘西化,而是打造了一种中西合璧的优质课程。这是我们能够在重围中独树一帜的方面。
第二误区,我们很多国际学校,教师的比例失调,有些学生认为,我们的学校既然搞国际部了,搞国际学校了,一定要全盘按照全部的外教给我们教学。外教确确实实有他们的理念,有他们的灵活度,但是不能完全地把这些东西移植到我们这里来。因为我们的孩子,尤其到初中和高中以后,他已经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思维和模式和教育体制之下的一些东西,我们怎么样把它结合起来,我们老师分为三支队伍,外教、海归老师和中方教师。我们在这个研究中,让这三者的比例达到适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成绩以及他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一支队伍。我们在这方面做出探索,目前也感觉到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目前也很成功。
第三点,国际教育的一些误区就是知识、能力和素质提高的一种失衡。到底是强调知识,还是强调能力,还是强调它更高的要求,素质方面的要求。我感觉到我们要把这三者也要达到合适的比例来做。我们国家的教育,重知识轻能力,这是在过去几年,目前我们素质教育改革以后,在这方面有所改善。那么国外教育更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它的求异思维包括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要抛开知识,只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我们在这方面也有我们的想法,就是知识的激烈是学生提高的前提,包括素养的提高和能力提高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们也做出探索,不能够由重知识轻能力轻素质,走向另一个反面,另一个极端,就是重能力重素质而轻知识积累,我们在这方面也觉得一个国际学校应该三者并重。
第四方面,很多的国际学校不注重过程评价和管理,也就是说整个学生的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应该贯穿他在学校每一天,每一节课的表现,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一节课,每一天的重要性和意义。让他在每一天中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自我表现中去。所以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过程评价体系,其中期末考试占20%左右的比例,课堂表现、行为习惯,以及在校内校外各种活动中表现都纳入到全程的评价体系,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够作为全面发展的不留任何遗憾的全优型人才。
如果摒弃了这四个误区,我们的国际学校就应该既重知识的积累,也重能力素质的提高,既要保证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也要引入西方国际化的培养学生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优质理念。同时我们要建设一支比例合适,能够全力为学生走向国际化教育保驾护航的教师队伍,这就是我觉得国际化学校很重要的标准。
主持人唐敏:范校长刚才也说到对于国际学校或者国际部来说,其实不应该完全全盘接受国外西化的一些东西,而是更多应该把中国和西方的精髓更好地融入在这块,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范胜武:对。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