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亲述:儿子自制搞笑视频网上蹿红

2013年09月01日12:56  新浪教育 微博   

  @贾小乖066 同学新的学年已经开学一周,之前本想先总结一下2013年暑假,以期与2013寒假做个对比(人总是要进步的,不对比是看不出变化的),但是临时无条件接受了一个小的任务,所以小结一下孩子第一年在国际学校读书后,做妈妈的一些点滴感受便被排在了上位。

  首先,这一年下来,最大的感受——孩子总体是快乐的!心灵基本属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状态——这是世人都喜欢看到的“孩子得像个孩子”的那种!

  这种心的释放得益于贾小乖有充分的属于自己支配的课余时间,大多数的时间(即便是没有放假的日子)他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会被大堆的作业啊、练习啊所困扰,倒是我这个做中国妈妈的,尽管教育理念上不算太落后,但也还是觉得“大把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这行吗?”总是略带有一点点的担心。不过担心归担心,我还是相信孩子表面上的这种自我放松,会带给他思维上更广阔的空间,于是我(们)从不横加干涉。

  这学年贾小乖同学有二个“大制作”,得到了家人以及周围朋友较为一致的褒扬:

  作品1:威武的大将军!这是“视觉艺术”课程的一项长作业——这个作品的出台,完全没有事先设计好的底稿,人物造型以及比例搭配都在贾小乖同学的脑子里,刚刚做完头部的时候,我是通过微博获得的图片(那会儿我和乖爸都不在家)以为已经大功告成,因为那个头部完全就可以成为一个面具作品,再涂上色,作为作业上交,已经很不错了。哪成想,贾小乖同学的设计并不是这样的,最后这个作品历时一个月,据小乖同学自己讲:这一个月,每天要花至少2小时,多则3小时——完工的最后一天是妈妈亲眼所见的:在姥姥家,除了吃饭的时间一直在做,直到回到自己家,最后完成底托的上色工作,一天下来差不多7、8个小时吧,逐渐将它完善,谁也没想到,完工的时候,竟然是一位手握大刀的威武将军!(大将军 这个再恰当不过的名字还是妈妈的朋友@韩伊诺-杨端端 在回复微博的时候给起的名儿,后来我们一直用着。)

  2.Imovie视频作品:贾小乖自编、自导、自演而且绝大大部分镜头是自己想办法固定笔记本而进行的自拍,从5月3日至6月14日,历时一个半月,稀稀拉拉,得空就拍,累积了5个小时,最终完成了一部《江南style 贾小乖版 》纯搞笑版 视频。这部作品一经上网“扩散”,立即得到朋友们各种表示充分肯定以及赞赏的回复。

  以上这两个作品,如果没有一个宽松的自由时间和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恐怕是难以完成的,特别是那部视频。

  正是因为有这宽松的课后时间,所以贾小乖还在这一年涉足体验了街舞、萨克斯、素描等自己喜欢的领域。而这些“必要”的业余爱好,也会为将来申请大学添加筹码。

  其次:关于学校以及学习生活

  1.与在公立小学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贾小乖变得“话密”了,原来从学校回到家,不太讲学校的事情,即便妈妈问到具体的问题,似乎也是回答的很简单;但是进了国际学校之后则不然,尤其是刚开学的那一阵子,给妈妈的感觉是贾小乖一回到家,情不自禁地就想说说学校发生的事情,如果妈妈再继续追问,还有的可讲,直到这件事情被描述的必须画上句号了才打住。

  2.妈妈记得贾小乖说过一段话,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当时没有在微博上记录一下,但是还能回忆起贾小乖大致是这么说的:我太喜欢这个学校了、甚至喜欢它的作业和考试。它的作业很有趣儿,喜欢考试是因为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考试,可是考试就已经完成了,我就看到成绩了,根本不需要额外的准备什么。(其实学校是有个网站的,各个学科的老师都会及时发布教学进度、考试时间、作业要求以及作业完成的最后期限还有学生平时上课得到的记分成绩,家长[微博]都可以随时登录进行了解。)

  从平时的言谈举止可以看得出来,贾小乖真的是喜欢他现在的这所学校,至于具体学习呢,是完全靠他自己的,一是我们做家长的英文水平有限,他的功课基本帮不上忙,更为关键的是:我认为孩子的学习,无论什么内容,一定要他自己完成,成绩好坏在某些时候可能不重要,特别是在起始阶段,能在坏成绩中吸取教训,以后就会有更大的长进,逐渐的成绩就会愈来愈好,而且这种情况是可持续的。以贾小乖为例吧,他们学校一个学年被分为三个学期,第一学期他的成绩在妈妈的眼里其实就不赖,只是没想到第二学期就有两个学科出现了满分7分的成绩,我认为这与孩子在学习上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关系的,当然第三学期成绩下来后,满分不见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什么,原因有二:第一,成绩的好坏是允许反复的;第二,第三学期的成绩是要平衡前两个学期的结果,依贾小乖第一年入学的情况来看,自然不可能出现满分。所以孩子进入国际学校以后,家长对待成绩的心态一定要好,一定要想明白:不要过于看重孩子的成绩,尤其是第一学期,成绩不好是必然的(因为孩子除了要关注学习内容,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语言关上,随着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只要是用心学习的孩子,恐怕成绩都不会太差吧)。

  3.关于英语学习:

  小乖同学已经完成了一个学年的全英文授课学习,说实话,我感觉小贾同学的英文进步很快:要知道小贾在公立学校的时候,从来没上过一个正经的英文学习班,转入这所学校时就是爸爸带着学了60几课《新概念2》以及在另一所国际学校学习时的英文功底(那所学校不是全英文环境,除了每周正常的4节英文课以外,还有3节外教英语而已),在入国际学校不久,贾小乖就自己用英文发了一条微博,做妈妈的我就大致看不懂了(后来我的朋友私信我:小乖的英文很地道了——我当时还挺激动,地道?——难怪我看不懂的。)而且在随后的学习中,我也见着小乖大段大段的英文写作,至于内容我根本不看,只是从书写的字数上看,起码是有话可说、有话可说再变成“地道”的英文,看着这大段大段的文字,我心满意足——英文不提高,哪来这么多可写的?(在过去的学校里,我真没见过贾小乖有英文写作的。)

  所以刚刚考进国际学校的孩子家长不用太过于担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输入、输出的能力还都是很强的,只要孩子能坚持用心学,进步会更明显,何况国际学校的要求是进入学校就不允许说中文的,只要孩子在学校无论什么场合都能坚持说英文,并加强英文阅读,语言关对于孩子们来讲问题不大。话说加强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的确不失为一个能让英语学习进步更快更大的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关于这一点贾小乖同学在这一年里做的很不够,我目前还没有帮他找到更好的并适用于贾小乖的方法,让他能体验到阅读的享受以及由此带来的进一步提高英文水平的快感。

  4.其他学科的学习

  我关注最多的学科是数学的学习,因为过去总是误以为国外的数学很简单,咱们的孩子到了国外,数学的学习内容恨不得比人家的孩子高出二个年级。事实上,这两个教育体制在数学学习上的思路完全不同,我的贾小乖同学一开始就不喜欢上数学课,我问他理由是什么?他回答我:“数学老师根本不讲课。”(中毒太深了!谁说整版整版的在黑板上演算习题就叫上数学课?可是从体制内学校出来的孩子真的就这么认为)他还告诉我:“数学老师还带我们去公园数路灯,然后问我们怎么才能节电?这是上学数学课吗?”——多好的数学学习方式啊!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学习有用的数学!!数学老师还带他们在课堂上玩儿各种益智游戏,比如:解锁、魔方、九连环那类益智玩具。当然数学学科也会有作业,而且据我观察,数学教材基本上是小乖带回家的唯一教材(他们的教科书都很厚,平时是所在自己的柜子里的),数学作业通常也是满篇满篇的写,甚至是满篇满篇的画画——就是用某种图案表示数字那种(体制内教学特小儿科那种,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数的,可是他们还在做);而且他们的数学有时候重复性也挺高的,而且特别重视演算过程,这个过程一定是推导出来的,而不是在那儿套着公式反复的做题,他们反复练习的有可能是:这个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用一道题来推导一遍所谓公式,再换另一题,再练习这个公式怎么推导出来的(事实上人家好像也不把这些叫做公式)。

  还有关于数学学习有一点让我感触很深,之前说过“老师上课不讲题”,可是在刚入学不久,一天放学回家后,小乖问我们什么叫“对顶角”、什么叫“补角”等平面几何的问题,后来还问椎体等立体几何的问题,还有数列啊什么的,这些问题回答了某些家长存在的“外国数学学的容易”的问题,这问题对于7年级的学生容易吗?关键的是,所有这些问题老师上课都不讲,而是引导孩子们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的,包括问家长,当然我们能回答的也有限,就提示他通过互联网查询并自学,至于之后老师怎么带着孩子们再讨论、再学习、再应用,我就没有跟进了。但是这里能看出两种体制的教学思路完全不同,这个有点“我要学”的味儿。

  贾小乖自己其实是很喜欢数学的,成绩也不错,而且据我所知,他的数学老师也特别喜欢他,在第二学期的成绩报告单上,他的数学得了满分7分,老师给了极高的评价(我甚至觉得老师这样鼓励他,会不会都没有提升的空间了)。但是我发现其实他还没有进一步体会到在国际学校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就一直鼓励他用心去发现老师的教学方法的特点、教学思路,我还告诉他一定要在数学课上用心体会老师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你可能就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妙处了,进而会在数学学习上有新的突破。

  关于数学以及中文的学习,我身边有些妈妈朋友被一个问题困扰:要不要同步学习一下体制内的数学课程,毕竟体制内的数学内容比他们学的要有深度。为了让孩子不在全英文的环境中落下中文学习,要不要去报一个语文的学习班?

  对以上这两个困扰,我基本持否定态度。首先,两种体制学习数学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更注重学“有用的数学”,不用搞题海战术,学习的内容看似不系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但是或许这种学习方式的可持续性更强!(有待检验)而且在十年级选课的时候,完全是根据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理解,去选择学高级课程还是标准课程,不会统一划一;另一个则偏向于涉猎深广的内容,加之魔鬼的重复训练,以期在各种级别的考试、竞赛中用统一的试卷得到好的数学成绩,但是这种学习的结果,众所周知,此不赘述。

  关于语文学习,IB课程的中文学习方法与关注的知识内容与体制内教授语文学科的思路方法是不同的,IB中文课程更加注重对作品的分析、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体制内的语文学习关注字、词、句、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那一套教学方法完全不适用IB课程,所以在外边报班学语文,学习他们的教学套路大概无异于浪费时间。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讨论与交流)

  至于其他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我了解的不多,只是知道人文课、科学课涉猎范围较广,真是从天文到地理的感觉(最近8年级的人文课涉及到“人为什么要有信仰”这类话题)。我能看到的是,小乖有时作为某学科某课题小组的leader或者是协调员(每次小组讨论的角色都不同的),在电话中督促同组的伙伴要按时完成某个环节。他们这些学科的学习通常要自发地结伴成小组,经过课堂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然后以口头文章或者书面报告PPT等形式与全班同学作交流。

  除此之外,在孩子的学习上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绝对禁止学术欺骗!——这点在学校下发的手册上有明文规定,而且每个学科老师在学科要求上都会明示:你整理的文章或者汇报材料在最后必须标明资料来源(贾小乖就在刚入学不久的一次作业中,忘记了标明资料来源,得了一个很低的成绩或许直接就是0分,我记不清了),而且在阅读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必须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组织语言,完成自己的新文章或者制作成PPT文稿,决不允许直接进行复制、粘贴,然后在课堂上磕磕巴巴地念给师生听(这一点可是与体制内同样都是互动学习或者小组学习方式在形式上就有天壤之别呦)。

  学术诚实还体现在另一种形式:

  最近人文课要求每个同学调查身边25个人关于信仰的一些话题,贾小乖同学真是很重视、很认真地挖掘各种渠道,找齐25人,分别完成他的“采访”,绝不含糊,我想这也是国际学校这种“禁止学术欺骗”带来的影响。

  这一学年下来,其实还有很多感触,鉴于篇幅已经够长,想分给下次再写了。不过在结束之前还是分一些篇幅给另一方面:

  1.国际学校绝不像外界传言:管理不严格(想干什么都很自由)。关于这个内容,我前边有过博文描述。现在简单概括下,其实国际学校秉承的是“思想是自由的,行为是受约束”的理念。学校有看起来极其严格的校规。

  2.国际学校的老师要求也是很严格的,有时候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并不像想象中的都那么“爱孩子”。而且你的孩子很可能碰上他不喜欢的老师。

  3.进入到国际学校,家长也要跟着国际化,不能碰到问题就事事都找学校“要说法”,能做的是让孩子尽快适应国际教育。

本文选自悠悠821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分享到: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62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试题查询: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