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3日 14:33   新浪考试

  二、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1. 实践的本质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1)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涵义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意思: ①实践只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②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有感性的性质和形式,是同人的意识活动相联系又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可感知的客观实在。

  (2)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①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要维持生存,人类的第—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所以生产实践是人的立命之根和生命之本。②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③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则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2. 实践的基本特征

  (1) 客观现实性即物质性: 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这是因为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包括主体、对象和手段)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与发展都要受到客观条件与规律的支配,也是客观的。

  (2)自觉能动性即目的性: 实践是在一定的意识或理论指导下的有目的地、主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过程和结果都要贯彻主体的一定的目的、意志和认识,实践不是同主观活动无关的盲目的客观活动。

  (3) 社会历史性即社会制约性: 实践是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的活动,受着社会条件的制约,并随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历史地变化发展。

  3.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这三种基本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二)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 实践的主体、客体的含义

  (1) 主体: 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2) 客体: 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种形式。2.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实践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改造被改造的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两个方面,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1)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自然力、智力、意志、情感和创造力等的总和。

  (2)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的对象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3.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相互关系

  (1) 自在世界: 指天然自然,是人尚未认识和改造过的自然界。

  (2) 人类世界: 指的是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指经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3)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 ①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的客观存在,其运动和变化完全是自发的、盲目的;②人类世界和人的活动不可分离,其表现为人化自然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

  (4)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 ①两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②实践使自在世界划分出了包括人化自然在内的人类世界,使“自在之物”不断转化为“为我之物”。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