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3日 14:33   新浪考试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2) 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 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以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二) 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1. 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 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2) 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3) 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3. 认识的结构

  认识的结构是由主体所具有的认识客观对象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构成的。认知因素包括主体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前者指主体所具有的知识的种类、数量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后者包括感性认识能力、理性认识能力和自我意识能力。知识结构是认识能力的基础,认识能力是知识结构积淀内化的结果。非认知因素由人的情感、意志、价值、信念等因素构成。

  (三) 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认识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在认识活动中具有能动的、创造的反映作用。

  (1) 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再现。人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抽象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在科学的抽象活动中,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

  (2) 人们为了从事实践活动,还必须基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结合自己的需要塑造出客体未来的理想形态和功能。这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

  (四) 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1) 简要地说,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反映,就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信息的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选择。认识的主体就是凭借能动的、自觉的活动对观念信息进行逐级深化的思维操作,不断深化着对客体本质的反映。

  (2) 选择与重构是反映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它们所揭示的正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反映。所以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创造(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

    (五)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最终目的。

  2.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 这是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 这是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3)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 ①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②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3.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1) 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

  (2) 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

  (3) 科学的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六)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1. 中国古代知行观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对知行观有深刻的见解。

  (1) 唯物主义知行观。①荀子的知行观: 以行为出发点,并以行为最后归宿,把行看做是比知更为重要: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这在一定程度上认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②王夫之的知行观: “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得行之效也。”其哲学含义是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才能使人们的意图获得成功,事情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力行;实践能使人们的认识取得客观效果,而认识本身则不可,即“行可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这充分肯定了在知与行的矛盾中,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知行统一的基础。这既强调了行先知后,也强调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古代知行观的最高水平。③孙中山特别重视知与行的关系,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这已接触到知与行的唯物论与辩证法。

  (2) 唯心主义知行观。孔子的“生而知之”论和孟子的“良知良能”、“不学而能”论,表现出把认识看作是脱离经验、脱离实践的“先验论”倾向,是一种割裂知行辩证关系的唯心主义观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其观点内容是“知是行的主意,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由于王阳明的行并非客观实践,而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其错误是知行混合、以知代行的主观唯心主义知行观。

  2. 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知行观本质上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一致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依然有积极意义,其合理因素为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关系提供理论借鉴。

上一页 1 2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2 23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