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1)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 10:23   文都教育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要通过以下行动宣传变法维新主张:

  第一,向皇帝上书。康有为曾先后7次向光绪皇帝上书,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共同发起的“公车上书”,康有为则成为举国注目的倡导维新运动的旗手。

  第二,著书立说。康有为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和《人类公理》等著作;梁启超写了《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翻译了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的前两篇,名为《天演论》。

  第三,介绍外国的变法。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等书,希望中国以日本的明治维新为榜样,走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道路。

  第四,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影响较大的学会有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重要的学堂有康有为主持的广州万木草堂、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的长沙时务学堂等。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

  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培养骨干力量,制造社会舆论,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

  (二)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对维新思想发动攻击,斥之为“异端邪说”,指责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是“名教罪人”、“士林败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变法。守旧势力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否则就是“违背天理”。维新派指出,事物的进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法则,世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变,无事不变”,“祖宗之法”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中国面临被瓜分的严重危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乃亡”。只有维新变法,才能挽救危亡。

  第二,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守旧派认为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维新派运用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认为只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才是当时中国理想的政治方案。

  第三,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守旧势力认为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不可改变的。维新派痛斥科举制度是统治者“牢笼天下”的愚民政策,要求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比较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通过这场论战,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思想,也开始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三)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由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富有爱国心、想要有所作为但又无实权的年轻的光绪皇帝也希望通过变法维新,来救亡图存,并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手中夺取统治大权。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这一天开始,到9月21日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新政失败止,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03天中,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其内容归纳起来: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这些新政的内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它给开明绅士和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在这些诏令中,只字未提维新派梦寐以求的“君主立宪”。可见,百日维新没有触动清朝统治基础,改革是很不彻底的。

  维新派经过光绪皇帝试图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经过密谋策划,守旧势力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慈禧太后重新“训政”,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同时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迫流亡国外。谭嗣同拒绝出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9月28日,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等六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支持变法的张荫桓等帝党官僚被遣戍新疆,陈宝箴等人被革职永不叙用。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措施均被废弃。一切旧制随之恢复,戊戌维新运动宣告失败。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一)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教育方面,维新派主张采用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兴办新式学堂,这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京师大学堂的创设,更成为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维新运动的失败,客观原因是由于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主观原因则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后者主要表现是:第一,维新派希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却又不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甚至把实现改良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同样也是封建势力代表的帝党官僚身上,这就南辕北辙,难以成功;第二,维新派反对外来侵略,谋求中国的独立富强,但却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甚至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第三,更致命的是,维新派自己既没有真正的实力,又完全脱离群众,甚至仇视农民革命。

  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得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本章导学

上一页 1 2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 21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考研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