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考研 > 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道 > 正文
概论部分
一、单选题
6.“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中邓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人文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A。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B。加强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
C。限制能源开发和利用
D。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中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属于基本的知识性考查。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途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
B。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
C。发展公益性事业,建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体系
D。调动社会力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二、多选题
2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是外因和内因同时在起作用。内因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外因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和中国文化中有通马克思主义想融合的部分。
22. 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原因和条件是: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概论中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D项显然不正确,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还存在封建主义的因素残留。
2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 )
A。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B。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
C。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反映
D。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比较简单。
2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维护祖国统一
C。反对民族分裂
D。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多民族共同繁荣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比较简单。
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 )
A。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
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概论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比较简单。
纲要部分
一、 单选题
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属于知识性考查。
10. 1956年4-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党员()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员只是意识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不能照搬,需要结合中国实际,探索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还没有找到。显然,A.C和D都是错误的。
二、多选题
26.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0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B。对外具有依赖性
C。民主阶级的荒谬性
D。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性
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这里没有涉及到民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C和D不正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