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 > 考研 > 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道 > 正文
一、单选题答案
1、A 2、C 3、D 4、C 5、A
6、D 7、A 8、C 9、B 10、B
11、B 12、A 13、B 14、A 15、D
16、D
二、多项选择题
17、ACD 18、CD 19、ACD 20、BCD 21、ABC 22、ABD
23、ABCD 24、BCD 25、ACD 26、AB 27、ABCD 28、ABD
29、ACD 30、ABCD 31、AB 32、ABCD 33、ABC
三、分析题
34、
(1)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如实正确的反映,而谬误则是对客观事物虚假错误的反映,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又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和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②认识的发展在过程上表现为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人的认识难免是有限的的。但认识的发展又是无限的,是由低级到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2)真理和谬误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谬误中所隐藏的真理成分或萌芽是向真理转化的可能性,梅兰芳先生成功地把本来可能会成为舞台事故的错误巧妙的转变成经典的舞台之作,正是体现了这一点。由于客观方面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受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把握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和范围;是有限的,而客观事物又是无限发展的,这又决定人的认识是无限的。一开始,梅兰芳先生将发生的“错误”看成是不可避免的事故,随着表演的进行,梅兰芳先生结合自身所具备的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将这一偶然性的事故,发展成经典的舞台表演内容,说明梅兰芳先生随着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认识。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因此,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时,我们应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把握认识,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35、
(1)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在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但也要看到,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继续坚持不懈的实施社会建设;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建设,是我们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要常抓不懈。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重要意义在于:改善民生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如何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改善民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高度关注民生,注重改善民生,使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切财富为全民共同享有。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特别是解决困难群众的民生问题,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最后,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我国的民生问题面临诸多新课题、新矛盾,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尽快加以解决,否则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把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建设其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6、
(1)近代中国最近本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这一性质也决定了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那条道路能引导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它就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在实现第一项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关于道路的选择是不同的,以孙中山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取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胜利,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使得民族资产阶级追求在中国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理想最终破灭。革命的领导权最终落到无产阶级手中,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实现了推翻三座大山,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第一项任务,并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宋庆龄先生的感慨正式基于对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所遭受的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人民处于苦难的深渊,而无数爱国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前仆后继,并最终取得胜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意义在于:第一,结束了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华民族一洗百年来蒙受的耻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强林。第二,结束了本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第三,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夷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第四,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开始树立起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第五,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从而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同时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可以说,我们今天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这一努力地结果。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7、
(1)交通秩序是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的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发挥关键作用,一般来说,维护社会秩序的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因此,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结合材料可以看出,有许多人的交通法制观念、文明礼让意识与现代文明城市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尤其是在行车、乘车、行走等方面的不文明行为,极易导致交通秩序混乱,并随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轻者对个人带来伤痛,重者对我们的家庭和社会造成灾难。所以,维护好交通秩序是实现公共生活稳定的重要方面,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双重调节。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因为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四,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同样,社会秩序的维持也要靠每个人的自觉遵守来实现。如何做到构建文明的社会公共秩序,需要每个人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到文明礼让和尊重他人。另一方面自觉遵守社会法律,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38、
(1)①世界格局的演变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经济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当今世界处在一个不断开放和发展的进程中,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既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也决定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②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同时,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相辅相成。“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广告是中国政府的首个宣传活动,体现了我国政府的一种战略关切,即积极主动融入开放的世界,也竭力在海外宣传中国品牌,提升外国人对中国制造产品的认知度,使他们不再仅仅将中国看成一个成本低廉的市场。在面临新的世界形势之际,中国的这一宣传举措,对建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体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要求。但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一次广告宣传可能会换来品牌的关注度,但品牌忠诚度的培养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或者说是世界市场的建立,意味着竞争程度的加剧,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今开放的世界为我们提高自主创新,加强自身的综合国力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同时,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经济成就为我们加强自主创新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最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我们自主创新建设提供了现实需要。由“中国制造”提升到“中国创造”,正是体现了这一重大战略的决策导向,其必要性在于:
第一,“中国创造”更有利于增强中国技术,扩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企业只有具有比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中国创造”有利于提升中国品牌。品牌是竞争力,是附加值。提倡中国创造,鼓励、支持、引导中国品牌,中国品牌才可能由少到多,由弱到强,中国的民族工业才可能通过品牌的增强而壮大。
第三,“中国创造”最终有利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利益;使中国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考试结束之后欢迎参与政治、英语、数学讨论,发表你的观点和感受,与网友对一对答案。今年试题难不难?新浪教育特约多位名师在论坛进行24小时答疑。送考试祝福,请点击进入许愿专区。自我感觉考得不好的,欢迎进来发泄发泄。欢迎参与预测你今年的考研成绩及复试分数线,并查看其他人的估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