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正文

高考命题专家点拨2003年高考复习备战

http://www.sina.com.cn 2003/03/21 17:59  《高校招生》

  2002年9月10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广东省江门市召开了“2002年普通高考试题评价研讨会”。相关省级考试机构、省高考试卷阅卷组、高考学科命题组、省市教研室和部分大学、中学的相关专家10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同年1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了首届招生考试“东湖论坛”。这之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又分科目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本刊记者有幸应邀列席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采访了有关负责人。
本刊从不同渠道汇总了与2003年高考命题相关的信息,现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对2003届考生的复习、备考提供有力的帮助。

  细数2003年高考

  虽然2003年各科高考试题还没有出来,但有关2003年高考试题的各种揣测和“趋势分析”却已被炒得火热。杂乱的信息让考生和老师莫衷一是。虽然目前还没有人能说出2003年的高考是个什么样子,但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的专家对2002年高考试卷和答卷的分析、评价以及他们对高考命题精神和命题立意的深入研究与理解却可以帮助考生走近一个更为理性的2003年高考。

  一、命题稳定,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003年高考将进一步推动高考改革的进程。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高考命题工作的宗旨不是不断地变化,而是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主要是指考试测量的稳定,包括考试的信度、难度、区分度等,都要适中。”

  专家分析,2003年的高考试题会和2002年保持很大的连续性,命题思路也基本一致,不会有太大的变动。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要考虑学科的骨干知识和重点知识,能力方面特别注意考查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相衔接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2003年的试题将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会把基础知识的测试放在首位,并有加重的可能。但在一些科目中会适当增加应用型试题和能力测试题,不过,难度系数都不会很大。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

  二、“考能力”永远是高考命题的主题

  应书增特别指出:“考能力永远是高考命题的主题。”高考一方面在积极探索科目设置的改革,但更重要的是推进高考内容的改革。当前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使试题突出“考能力”的功能。“考能力”实际上是对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个能力是考生在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这一点,应书增想对考生说:“要想在考能力的试题上应对自如,那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保持一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在每一个知识点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能力测试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专家指出,近年来高考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考能力”的立意在最近几年主要表现为将学科知识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在重视基础的同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2003年,联系生活实际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综合能力测试,要建立在高中生所学知识和所能达到的能力范围内,尽可能联系实际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懂单科知识后,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和从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测试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能综合则综合,不能综合的,不搞“拉郎配”式的硬性综合。综合的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学生偏科。

  四、“X”的精髓多样性和选择性

  自从在高考中使用“3+X”模式以来,社会反响都比较好,因此这一改革方向还会坚持并会循序渐进地深化下去。各省仍在继续探索“X”的走向问题,但无论是实行“大综合”还是“小综合”,都必须体现出“X”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应书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3+X’中的‘X’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首先代表了学生的选择权,同时也代表了高校选择学生的权利。但是,目前的‘X’已经成了综合考试的代名词,于是也因此出现了综合考试和单科教学之间的矛盾。”应书增认为,片面强调综合考试是没有真正的理解“3+X”的本意。应书增还从命题的角度出发,谈了自己对综合考试的看法。他说:“我认为,综合应该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跨学科综合为辅。综合考试的命题范围不会超出中学教学大纲。也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作综合考试的考题。我们命题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地区差异、农村的状况等等。另外,文科综合相对容易。比如,有关中国近代史的一些问题,本身就既包含历史知识,又包含政治问题。理科综合就比较难了,有时会显得比较牵强。所以,综合不能强调数量或者比例。”

  五、命题不超纲,也不强调考教材

  高考命题要求是要“遵循大纲”,因此,考生和教师大可不必担心出现超纲题目。根据专家统计,在这几年高考中,出现超纲题目的次数非常的少。不过在考题中也可能出现知识点在课本中虽没出现过,但却“一捅就破”的试题,这样的情况不是超纲。

  同时专家强调,高考考的就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通过对教材中知识的学习积累形成的。考教材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的水平,因此高考也不会强调考教材。

  六、难度系数0.55左右

  专家认为,高校招生必须有区分度,如果区分度小了,分数过于集中,就不利于高校选拔。高考试题的区分度使得重点院校、普通院校、专科高职院校的录取

分数线分出层次来。为了做到这一点,试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但专家同时又指出,难度不能太大,如果难度大了,会对学生产生压力,不利于教学。命题组专家认为,0.55的难度系数是比较理想的。这个难度系数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个难度系数将在长时间内坚持。

  七、一池水变成了多半池水

  当记者问到2003年高考的时间提前到6月,对高考的考试内容有何影响时,应书增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池水变成了多半池水”。他说:“由于今年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份,中学课时减少了,因此高考命题的范围也就相应地要缩小,这个缩小完全是针对大纲要求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缩小与题量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的大小都没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就是,题量不变,考试时间不变,变的只是命题的取材范围,从一池水减少到了多半池水。”他还提醒教师和考生,2003年高考各科《考试说明》最迟应该在2月1日公布,届时教师和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范围。

  八、关于不同科目组的试题编制

  2003年各省继续实行“3+X”科目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将根据不同的科目组和课程使用情况编制如下试题:

  “3+文综/理综”。

  “3+文科综合+1”,其中的“1”由高校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指定一门。

  “3+1+1”,其中第一个“1”由高校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指定一门,第二个“1”由考生在上述六门中任选一门。“3+2”,其中“2”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文科综合中任选两门。

  采用上述科目组的部分省市正在进行高中课程改革,考试中心将按新课程大纲为其单独命题。

  九、特别提醒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还特别提醒考生和教师,前段时间网上出现的所谓2003年命题的“7大趋势”或“8大趋势”的分析,都与教育部考试中心无关。2003年的高考试题还没有出来,因此任何命题趋势的分析都是没有根据的,是不科学的。希望考生和教师要甄别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尽量从权威刊物和机构获得高考的信息,千万不要“进错了庙,拜错了神”。

  “3”和“X”的复习建议

  距离2003年高考还有四个月的时间,命题组的专家对考生的复习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仅供参考。

  语文

  命题组专家认为新修订的语文大纲刚刚颁布,新旧教材交替,加之2003年高考提前一个月举行,从这个情况出发,语文试题在2002年的基础上会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不便有过大的变化。同时鉴于2003年是全国使用新高中教材后的第一年高考,因此命题组的专家估计2003年语文科命题将在总结两省一市命题经验的基础上应该对新教材给予一定的关注,更加突出能力考查,适当减少一些纯知识内容的考查。

  复习建议

  1.2003年高考语文知识及运用部分的内容与2002年大体相当,因此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还是应该加强。2003年我们应该继续重视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学习,争取在高考中拿到更高的分数。

  2.2003年只考名句名篇默写。专家建议,考生掌握好名句名篇的默写首先是要能默写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在此基础上背诵一些课外的常见常用的名句。3.现代文阅读方面要加强训练和培养考生对文句文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学会针对问题来分析判断文章的内容,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要全面准确。

  4.古诗文阅读中的古文部分在试题形式上可能与2002年大体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文言翻译要全面理解所译句子的含意。高考试卷上要求直译,也就是要求字字落实,这一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古代诗歌鉴赏不可能是完全开放式的,考生在平时训练时要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5.作文题应该是与考生的生活相关的相对开放的题目。这几年高考作文命题采取围绕话题,不限文体的做法对考生作文能力发挥是有利的。专家提醒考生注意,如果考生在试卷上抄袭别人的文章,在阅卷中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判为零分。

  数学

  命题组专家在细致研究和全面评价2002年数学试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2003年数学命题的看法。他们认为今年应该合理调整试卷的难度结构。近几年的高考数学试题的难度总体上说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但还要进一步研究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的功能,使难度的分布更合理。深化对数学理性思维的考查也应该是今年命题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专家认为数学试题要实现“以能力立意命题”的目标,就应该加强对如何更好地考查数学思想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试题解题过程的思维方法,注意考查不同思维方法的试题的协调和匹配,使考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考查。同时,由于2002年秋季全国普通高中新生都已全部使用数学新教材,因此,数学命题组的专家也建议高考数学的命题应该更关注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了解使用新教材的考生的实际情况,汲取新教材中的新思想和新理念。

  复习建议

  1.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基础。专家提醒考生,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

  2.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方法和基本教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注意培养直觉猜想、归纳抽象、逻辑推理、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

  3.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运用。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注意抓住社会现实中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4.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英语

  外语命题组专家根据对2002年英语试卷的评析结果以及多年来对命题的研究,提出了对2003年英语命题的看法。他们认为2002年听力部分所选择的语言材料真实可信、情景丰富,2003年应继续保持这个水平。同时建议听力部分试题的难度应该稳定在现有水平上,这会有助于新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贯彻。专家认为口头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考虑逐渐在英语科考试中增加口语部分的考试,以更好地测试考生的真实水平。

  复习建议

  1.注意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复习,夯实基础。此处的语言基础知识指的是对语法、词汇等的灵活运用,而不是单纯的语法规则。专家提醒考生,虽然英语试题很早以前就已经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语言知识在试卷中的地位、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基础掌握得不好,在单项填空、完型填空和书面表达部分都可能出现失分。

  2.复习中要加强对听力的训练。从2002年考生的答题情况看,听力仍然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由此可见,在复习中仍存在着听力训练强度不够的问题。应该尽量多听语言地道、情景真实、长短合适、难度适宜、语速恰当、由母语为英语的人朗读的听力材料,考生要训练自己能够尽量适应各个英语国家的不同口音。

  3.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专家指出,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时,明确说明应该“听、说、读、写综合运用,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应该争取让考生多掌握一些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应该经常向考生提供一些供其精读或泛读的英语文章,以适当加大他们的语言材料输入量;同时,应该引导考生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2年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文科考生都参加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在内容和结构上仍保持了以往文科综合考试信息量大、时代感强、难度适中、强调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综合知识交融自然而流畅等风格与特点。

  复习建议

  1.文科综合重在考查综合素质。从综合考试的性质来看,它要通过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实现选拔功能,因此,更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知识的综合把握,注重学生在知识迁移、问题思考和解决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态度、价值观。考生要通过知识和现实问题的复习增强素质和能力,这样,才可能自如应对多种背景、载体及多变的设问角度。因此在教学和复习中就必须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避免在高考备考中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即研究什么知识内容不考,什么重点问题要考等等。

  2.重视复习基础知识,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握好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在复习中必须首先把握好各单学科的基础知识。许多来自教师和考生反馈都表明,2002年的文科综合试题感觉难度并不大,但测试结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复习,而过多、过早地追逐热点和重点,追求“综合”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于:第一,它是思考、理解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离开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研究和分析问题就只能停留在表层,不可能深入。学生在回答高考题时表现出来的“就事论事”,就是因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深入理解。第二,虽然现实问题的产生和出现是不分学科的,但是人类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形成的不同学科,正是为解决综合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因为人们无论是认识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要有一定的角度,这样才能够深入认识问题,具体解决问题。

  3.确立综合意识,针对现实问题整合知识。强调单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不是加固了学科壁垒。文科综合测试恰恰要打破学科壁垒,引导学生既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解决问题,又要学会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对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认识并加以解决。这样,必须在教学和复习中坚持知识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不能就知识研究知识。要明确知识就是“工具”,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因而要围绕解决现实问题对知识进行研究。同时要特别注意知识“工具”的适用性。这样,学科知识就必须围绕新问题、新情境重新整合,不能以原来的体系呈现。普遍适用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因而答题中生搬硬套也是不可取的。

  4.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高考有多种能力要求,其中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建议训练方法:一、针对社会现实,确定主题进行综合认识、多角度认识,并提出解决方案,注意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严谨性、针对性;二、往年的高考题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好教材,可以多研究这些题目的设计意思、设问角度、思维价值等等;三、也可选取一些平时做过的好的练习题,多进行一些思维方面的研究。即不仅研究其知识价值,也多研究其思维价值、能力价值,放大这些题的功能。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复习建议

  1.专家指出,从2002年的理科综合试卷考生答题的情况可以看出,考生存在忽视基础知识,盲目进行练习的现象。考生应该加强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自然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

  2.掌握好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不要盲目训练学科间的综合能力。专家从分析2002年理科综合试卷发现,在中学教学和复习中,老师和学生将过多的精力花在了学科间综合类题目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对各个学科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根据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的设计原则,全卷中学科间综合能力测试题是少数,大量的试题还是放在对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上。因此希望考生不要本末倒置。

  3.理性对待热点问题。在以往的高考复习中一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对所谓的热点问题,教师和学生每年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专家提醒考生,对待热点问题一定要理性,不要盲目赶时髦,跟形势。考生应该关注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但最关键的还是基础知识。根据命题经验,在设计题目上,大多数情况下热点问题仅仅是作为素材,考查的还是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重视实验教学,在平时的实验课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专家指出,近几年的理科综合测试都有实验题,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实验水平的提高。从过去的阅卷中发现,很多的失分都是由于考生在平时的实验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注意对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设计严密性和科学性的培养。同时,学会正确、熟练的表述实验现象、结果、过程及其结论也是很重要的。

  物理

  物理命题组专家认为2003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应保持2002年高考物理试题的水平。继续体现“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化和考生人数是增加,进一步降低试卷难度,以适应全体考生的水平。

  复习建议

  专家对2002年考生答卷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一些有普遍性的问题,对考生的复习和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

  1.重视基础,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专家指出,高考物理学科主要是考查考生5个方面的能力,而理解力是其中最基础的能力,也影响着其他能力的提高。提高理解力的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弄清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了解其本质,明白规律之间的联系。专家特别提醒考生不要以题海战术来代替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的学习,否则,在遇到新的物理问题的时候就很难举一反三。

  2.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近年来物理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越来越多,试题要求学生能够从题目所给出的物理过程、物理情景中建立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提高这类题目解题能力的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科学事件中的有关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包括了解这些问题的背景知识,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建立模型,建立关系式来解决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重视实验。教师要很好的利用学生实验,进一步开拓实验的功能,以理论知识指导实验,以实验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3.要加对强获取新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专家从2002年高考考生物理答卷上所反应出的问题中发现,考生从试题中获取新信息解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中要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实际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进行综合和分析的能力,能够理解情景和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物理模型。

  化学

  复习建议

  1.专家从近年各高考阅卷点反馈的信息总结出了考生失分的6大原因为:审题不够仔细、基础不够扎实、表达不够清楚、思维不够灵活、实验重视不够、书写不够规范。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考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以及对题目的灵敏性和精确性。审题要注意关键词,不可轻视细节,但也要避免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曲解题意。对于平时的实验,考生在切实掌握每个步骤的基础上还应该积极思考装置如何重新组装、程序如何重新安排、还可以做出哪些实验等问题。这样才可以在有限的实验中拓宽自己的思路,并把握好实验的深度和广度,这样将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发挥。

  在做复习题时,考生一定要注意“精”练。平时练习就要注意使用规范的表达方式,不要为了完成大量的练习而在匆匆忙忙中养成不良习惯。专家指出,每年的简答题考生的失分都很多,因此考生要注意在复习中注意培养简洁明快的答题风格,组织好语言,多做练习。

  2.确定目标,根据目标进行有效复习。专家认为复习虽然可以提高能力档次,但这种提高是在原有水平上的有限的提高,因此他建议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是哪个批次的院校。在确定了战略目标以后才能集中精力有目的的进行复习。

  3.教师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考生的统摄思维和发散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定势思维和求异思维。要多让考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启发和培养考生调用信息、使用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重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提醒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和复习中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为主,切实加强实验教学。对于题目要精选,对做过的题目都要进行讲评。力争做一题,进一步。

  生物

  复习建议

  1.踏实复习,不要押题、猜题。专家建议考生踏踏实实的按照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学习(包括实验教学)。扎实地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不要认为某个考点去年考了今年就不会再考。课本上的实验也要好好的掌握。

  2.关注热点,但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好基础知识。在每年的高考复习中都会出现这样的误区,那就是老师和学生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找热点材料,编制热点题目上。专家认为,对于生物学的新成就考生的确需要关注,但热点问题通常只是作为素材出现在题目中,要答好题的关键还是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热点问题说到底还是考查的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3.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理解不到位是很多考生失分的原因。专家从往届高考阅卷中发现考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对命题意图理解的偏差。有的考生在考场上不能冷静的审题,而是按照以往见过的类似题目的解题思路去回答问题,或是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去答题。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一定要保持冷静,做到审题仔细,找出题干设问的关键点。

  4.培养考生在新情景中运用知识的能力。高考中有时会出现考查内容相对隐蔽的问题。这种设计思路的题目,不但素材来源广,而且题目的表达形式多样,有的考生看到这样的题就无从下手。实际上只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多注意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的能力,在高考中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这类似的题目上丢分。

  历史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2002年的高考历史考试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命题组的专家认为仔细分析2002年高考历史试卷,提出了一些带有趋势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2003年的高考历史教学和复习。

  复习建议

  1.重视对历史重点知识、主体内容的复习。所谓的重点知识,即历史教学中涉及到的重要人物、事件、现象、概念等。主体知识是指集中反映在各种矛盾运动中,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体现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很多重点内容被多次纳入高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类型、不同形式进行多角度反复考查,在其深度和广度上拓展。

  2.加强情景设计,重视能力培养。在高考试卷中,较多地出现利用新教材、新情景设计试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而考生往往能力有限,失分较多。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复习中,老师要经常设计一些依托教材而又超越教材,或者与教材表述不尽相同的结论供学生辨析。并经常变换角度认识重要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

  3.注意关注社会上的现实热点、焦点问题,扩大视野。专家指出,近几年的试卷中较多地出现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背景来设计问题的试题。因此,考生要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关注时政,注意政、史、地知识的渗透,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地理

  复习建议

  1.热爱地理,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让学生喜欢地理,认识到“有用的地理”是复习的关键。地理学源于人所生活的环境,反过来又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门科学。应时时刻刻关注周围的生活,注意将生活现象引入到教学中来。如对北方秋雨、南方梅雨、贵阳冬雨的现实解释,对我国工业布局的实际分析,对

新闻联播的点评等。这样,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地理,不仅能随时随处复习地理,还能帮助考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提高能力。

  2.复习不能“求全责备”。在地理复习教学中,首先明确一点,教师不能以“我的复习教学要面面俱到,做到复习无漏,保证考到的都是我复习到的,这才对得起学生”为指导思想。学生不能以“我必须全都复习到,力争考试中的题我都见过”为目标。事实上,地理教与学、复习与考试是要将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传达清楚,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学会自己运用原理、方法和技能去解决新问题。因此,地理教学与复习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想,形成一种能力。在每个知识点,每一区域复习中都应对这一点加以迁移渗透。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征(工业、农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让学生课后自己阅读、复习。其次,老师在课堂上,只引导学生思考3个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二是本区域内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三是进行跨区域专题比较,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通过这一复习过程设计,使学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思路上更为开阔,在认识上更加宏观,在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研究的要求。

  3.在教学设计和复习设计上培养考生的地理思维品质。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的培养,就可做以下设计:第一步,选取10条重要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网格状经纬仪,并想像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第二步,在复习大洲、大洋的基础上,让学生脑海中想像,10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大地形、气候区等,此时,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的经纬仪就已经成为平面的地球仪;第三步,在复习高中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10条线穿过的地理事物,如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这时,学生脑海中的地球仪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了。试想,复习到这一程度的学生,当你给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其成因、规律、原理无不渗透在这种联系和差异中,地理学所关注的区域分析和区域对比,地理思维的综合性、独特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在这一教学、复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复习的真谛在于此,学生获得了方法和思维方式。4.复习教学中有意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批判性。每日述评绝对是个好方法。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在班中就某一现实问题,从地理的角度去分析、论述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获益是巨大的。如从地理学的角度对2001年美国“9·11”、2002年俄罗斯“10·23”两起恐怖事件进行对比与分析,两者均发生于北半球秋冬之交的大国首都,其宗教背景都与伊斯兰极端分子有关。

  政治

  复习建议

  1.由于高考提前一个月进行,考试中将删减对一部分“繁难偏旧”内容的考查,考生要明确近年考查的范围,以便集中精力进行有效的复习。

  2.高考注重考生在学习政治课后从“再认识”到“综合认识和评价”的各个层次的能力。这就是对考生掌握高考政治科目内容的深度要求。

  3.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在记忆、领会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在高等学府继续发展的能力。政治课教学引导学生对重点和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热爱和体验现实生活。这个目的是在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后分阶段、分步骤完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遵循这个规律,不要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紧密联系过多的“实际”,否则只能适得其反。考生和老师都要注意,在中学学习阶段,主要以准确理解、掌握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主干知识作为要求。

  4.在生活中积累知识、观察事物,通过多条途径,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切实增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近年来的命题思路归结起来就是使高考政治试题更加贴近和符合我们的生活、学习的规律。因此在试题中凸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评分标准中设置了“酌情给分”、“酌情加分”和“综合评价分”,同时在题目的形式上作到了试题形式多样化。试卷中的材料往往是对现实生活某个情景的模拟。这些都要求考生更加关注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善于培养自己对事物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认识的能力。

  5.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的主干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性和逻辑性。阅卷老师常常发现,有的考生将所能想到的知识点都罗列在答案中,虽然从表面上看文字很多,但内容之间层次凌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答案也是无法获得满意的分数的。这种现象反映了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抓不住重点和关键,把握不住事物发展的主线,缺乏清晰的思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考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尝试选择某个社会问题为主题,探讨其他问题与这个主题之间的关系,研究这个主题在这个系统中的地位,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

  文理综合能力测试

  2002年广东、广西、河南、和江苏4个省在“X”科目中实行了“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包含了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和生物等6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考试,它旨在考查学生对各个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组专家认为2003年的文理综合试题应该进一步提高试卷的效度和区分度。文理综合测试一共包含了6个学科,但总分又只有150分或300分,每个学科所占的分值很少,每个学科考查的内容也很少。因此试卷的内容效度比较低,这样的试卷的结果不利于区分进入高校的学生是否具有发展的潜能,也不利于中学在注重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命题组专家还认为应该在今年的试题中增强实验试题的考查。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中学教学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文理综合能力试卷题量的限制,试卷不能鉴别出考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因此,在2003年的试题中加强实验试题的考查,才能更好地发挥试卷的导向作用。2003年文理综合试题应该进一步把握好各个学科的难度。对于考试的目标、合理性、信度和效度、科学性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确定。文理综合测试和单科考试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而不是以一种考试代替另一种考试,特别不能以综合测试代替单科考试,这样不利于客观准确地测试考生的能力,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更不利于中学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文理综合测试只有在与单科考试同时使用时,才能发挥他的积极作用。专家们希望2003年的文理综合能力测试题能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综合能力测试的关系,注重学科教学,注重基础知识,更好的体现综合能力测试的性质和功能。

  复习建议

  1.全面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从2002年考生的答卷来看,不少考生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清楚,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同时对于基本的解题方法掌握得不好,不善于应用符号进行计算,不能正确书写基本的化学方程式等都是考生失分的原因。

  2.加强审题能力及表述能力。考生审题不清,表达能力不高,不能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等都是失分多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考生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审题能力,学会抓住题目的主要问题。

  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考生的复习也越来越紧张。在紧张复习之余,不少考生想方设法从各种“特殊渠道”探听有关高考命题方面的信息。专家提醒考生,千万不要把高考的希望寄托在取巧上,认真复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在高考中胜出的保证。对于高考的咨讯和信息一定要学会使用、善于使用。专家的“点拨”要与考生的努力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效果。预祝每一位考生都能取得满意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校。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