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志愿填报招式种种:心理设防抵御“三剑客”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9 15:00  《高校招生》

  


  心理设防:抵御“三剑客”

  刘晓祯

  考生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去面
对志愿填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考生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在填报志愿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家庭环境——这个对考生的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作用的因素——也在填报志愿这一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十年磨一剑,莘莘学子在经历考场“战火”的洗礼之后,又投入了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填报志愿。那张薄薄的志愿表和高考分数一样,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你未来的走向。而填报志愿并非单纯的个人行为,它涉及了家庭、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

  笔者曾接触过一些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与理想失之交臂的学生,虽然遭受的失败不尽相同,导致失败的原因也很多,但追根溯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结点——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不当。

  担心过多的“保守派”

  所谓保守,就是过于求稳。一些考生明明可以大胆选择较好的学校,却因为怕落选而不敢填报,只能退而求其次,结果往往是高分低就。保守的背后,隐藏着害怕失败的心理。这样的同学自我估价过低,对自己信心不足。

  案例

  小张高中时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一直不错。他暗暗把中国人民大学定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府。高考过后,他感觉考得还好,可估了两次分,他却老觉得不可靠。面对志愿表,他举棋不定。其实他也知道,只要自己的感觉没错,第一志愿报人民大学,录取是有相当把握的。可他又总是害怕万一第一志愿录取不了,就很可能落到第二批,那十年寒窗不就白读了吗?踯躅徘徊之时,家人劝他要谨慎为好。小张左右为难,只得再去估分,结果越估越低,他的心情也随之越来越沉重。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怎么考得上那么好的大学呢?而且人家赵某某、李某某,还有别班的林某某都没报那么好的大学,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跟他们差不多,总不至于考得比他们还好吧!再说了,要是报了没考上,那别人会怎么说?最后,他在沉重的思想包袱下,放弃了向往已久的大学,而填报了低一档次,但以自己的最低估分一定能考上的学校和专业。按理说这时候他该松口气了吧,可是不,他每天还是提心吊胆,害怕再出什么意外。分数公布后,他的成绩要上人民大学是绰绰有余。小张后悔、自责,然而,悔之晚矣。

  解读

  为什么小张的估分一次比一次低呢?事实上,这要归咎于他的保守心理。他估了第一次,感到不够安全可靠,“要是估错了怎么办?”需要再估。由于本身害怕考得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被投射到估分这件事上,先入为主地给自己打了折扣,直接导致估分又低了一截。这样又打击了自己,于是觉得连这个分数也不可信,还要再估一遍。如此循环往复,估分越来越低。

  在具体填报志愿时,小张的这种心理再次“兴风作浪”。其实在高考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一定程度的保守可以使人稳中求胜。但如果在胜算较大的时候,还是谨小慎微,不敢放开手脚,就很可能错失良机。小张谨小慎微的背后,其实是害怕“那十年寒窗就白读了”。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反复估分,就是为了向自己证明担心是有道理的:“自己怎么考得上那么好的大学呢?”换言之,就是想给自己的害怕失败找一个“挡箭牌”。于是事情变成了:“你看,不是我害怕失败,而是我估的分低,够不上好大学的分数线,所以我就是不能报好大学。”这样一来,概念被偷换了,认知产生了一个偏差,掩盖了矛盾的本质。

  在与笔者的交谈中,小张还道出了自己的自卑心理。也许你会惊讶:他学习并不差,没有理由自卑啊!但事实是,他的所有努力都是对自卑的一种掩饰,是一种自我防御。

  自卑致使他在填报志愿时,会与别人比——不是比谁好,而是比谁差。“人家赵某某、李某某,还有别班的林某某都没报那么好的大学,自己平时学习跟他们差不多,总不至于考得比他们还好吧!”这也是从众——保守的表现之一。在心理学上,有从众心理的人有一种特点,就是“场依存性”。他们的依赖性比较强,没有一定的主见,害怕自己“个性张显”,跟别人做得一样,他们会得到一种安全感。行为主义认为,这种现象是社会学习的结果,是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并且受到强化而形成的。“反正我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会受到伤害。”其本质,还是害怕伤害,以及害怕别人的评价。

  联系到小张的家庭环境来看,从小到大,小张每次作决定时,都会被教育“要谨慎”,“即使抓不住机会也不能冒险,小心没大错”,以至于他的谨小慎微逐渐越过了适度的界限,变成了过分保守。在填报志愿时,明明机会就在眼前,却因为不必要的担心而不敢抓住,对自己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傲慢虚荣的“激进派”

  傲慢作祟,使得考生不能正确地、客观地根据自己的实力填报,而是一意孤行,孤注一掷。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很容易在飘飘然中成为它们的“受害者”,自己还浑然不觉。

  案例

  小王高中时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高考后,他抱定“非清华不上”的心态,在志愿表的各个志愿栏中都写上“清华大学”,在“是否服从调剂”栏中也毅然选择了“否”。老师劝他合理利用各个志愿栏,他却说:“我一定能考上清华,要是考不上,大不了复读一年。反正我是非清华不上!”正巧别的考生家长听到了,有的夸这孩子有胆识,有的则投去怀疑的目光,还有的说:“你就生在浙江,要不,也报一个咱浙江的名牌大学,兜着底,不比你这么报好?”但小王最终也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还是照自己的想法填了,小王的父亲也对自己儿子的能力和魄力深信不疑。可事与愿违,小王因为过于自信而“轻敌”,最终与清华无缘。由于他没有填报其他学校,又不服从调剂,录取名额自然也不会从天而降,他只能垂头丧气地选择了复读。

  解读

  小王的傲慢心理是在平日的学习中慢慢积累以致膨胀的。因为成绩优秀,他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谁都比不过他。但他没有想到:高考是全国性的竞争,山外有山,难保他一定稳操胜券。他这种“我最优秀”的心理,其实就是自恋。自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总喜欢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难于理解别人的感受。其实小王也听到了不少“逆耳忠言”,但他从未想过要去接纳它们,而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想到“我一定能考上”。他有一个“无限膨胀的自体”,自我表象可以如同大象一般巨大。但这样的人,也会有自我表象变成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他们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承受失败,成功让他们觉得自己更加伟大,而失败会使他们觉得自己一钱不值。小王最终的落榜,无声地宣告了他大象般的自我表象如泡沫一样破灭。

  自恋的人往往是虚荣的。小王抛却了客观实际,一心只想用清华的灿烂光环来笼罩自己。他在潜意识里希望所有人都围着他,赞美他,夸他是天下第一,而且一厢情愿地把这个幻想当成了现实。

  小王的傲慢、虚荣与家庭教育有不可割裂的关系。在他的故事里,支持他非清华不上的父亲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与小王的接触中笔者发现,小王的父亲竟然也是一个自恋的人,而且他把孩子孤注一掷地报考清华当作自己自恋的承载体,使他的自恋得以满足和实现,并以此来证明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在这种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了成功教育,父母不允许孩子犯错,一旦犯错就要惩罚。孩子长大后,父母就成了他们首先模仿的对象,自恋的覆辙在他们身上重蹈了。小王和父母一样,都对自己赋予了非常高的期望。殊不知,正是整个家庭害了他。

  投机取巧的“侥幸派”

  侥幸心理其实是一种投机主义,与躲着机会相反,它的表现是见机会就抓——哪怕这个机会的成功率微乎其微,极有可能失败,也要妄加推断,千方百计地想靠“运气”来捡便宜、尝甜头。要知道:真正的成功从来不会属于投机主义者。

  案例

  “唉,我当时要是不那么报就好了,这下蒙错了!”小赵连连跺脚,又气又急。小赵平时学习不怎么样,但脑子倒挺好用。时不时耍点小聪明,占点小便宜。高考前,一个初中同学偶然跟他说起某知名大学在当地会降分录取,他便抓住这条消息不放,四处打探,最后信以为真。成绩本来就不好的他,从此更加懒散。看到其他同学在拼命复习,还为自己有这根“救命稻草”而暗自得意。高考时,他连蒙带猜,还自我感觉良好。到了填报志愿,他想也没想,就在第一志愿里写上了那所大学。结果呢?可想而知。

  解读

  侥幸心理是一种脱离现实的考虑:盼着天上掉馅饼,好让自己不劳而获,不必付出艰苦的努力就能上大学。当侥幸心理被有些同学投射到填报志愿上,低分高报,以图侥幸取胜时,这是既愚蠢也可怕的。小赵就是如此,他轻信自己与客观环境,仅凭一条道听途说来的消息就轻率地作出选择。在高考最终结果没出来之前,他还老想着自己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场面。在他心里,好像多想想好事,好事就真的会自动降临到他头上似的。而当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时,他不但不醒悟,反而还埋怨自己的运气不好。

  持侥幸心理的同学,其家庭环境往往是溺爱和娇惯的。他们习惯了父母提供的一切,习惯了靠投机得来的短暂利益,凡事都想当然地觉得会有一个“万能的帮助者”让自己心想事成,幸运之神也会对他们永远眷顾。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是给那些投机者的最佳箴言。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填志愿不仅考验考生的把握能力和分析能力,也是对自我定位、自我认知能力的检测。希望考生和家长在理性分析外界因素的同时,也看清自己的现实,实事求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综合各方面因素,走好人生的这重要一步棋。

  编者语:志愿表虽轻,它关系到的人生方向却重于泰山。在这关键一步,有的考生却被自己迷惑了原本清醒的眼睛,做出错误的决定。文中的几种心态令人掩卷叹息,为求警醒,编者列出以下几种在填志愿时可能出现的“病症”,希望考生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症状之一: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对应药方:“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症状之二:但求“钱”程远大。

  对应药方:兴趣才是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症状之三:仅凭表层的兴趣。

  对应药方:若缺恒心,一时兴趣也会苍白无力。

  症状之四:听随家长,毫无主见。

  对应药方:上学的是你自己,不是父母。

  症状之五:不知专业底细,断章取义。

  对应药方:知己知彼,方能“发必有中”。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伊问题新决议获通过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八国首脑会议8日召开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