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教改革历程的本质:产业化
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中“商业化”因素的多寡有很多指标,但有两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在社会总投入中各级财政的投入比例。统计显示,2002年我国教育总投入达5480
亿元,其中各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总数达3114亿元,即占总投入的57%。另一个组数据是家庭教育支出的占家庭收入的高低,改革前的1988年为2.42%,改革的第一年1989年为2.74%,而到2000年则高达4200元,即占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5854元的72%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2210元的190%。
上述数据显示,不管我们口头上如何否认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政策,理论上如何论证产业化的诸多弊端,但事实上十几年来我们就是沿着产业化的路径走过来的。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这是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我们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我们为什么会走上这样一条事实上已经“产业化”的道路?可能有种种原因,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基本原因,那就是社会需求。这是一个根本原因。
这个规律就如同初等教育的“择校费”一样,在巨大的市场面前行政手段显得苍白无力,防不胜防。这个规律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说,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服务消费品,是有市场的,价值规律是发挥调节作用的,经济杠杆是起作用的;高等教育具有相当的产业属性,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福利型消费品,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而是可以进行交换的商品,是一种人力资源投入的资本品。一旦政策稍微有所松动,这种交换就势必发生,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踏上产业化道路的最根本原因。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如财政投入不足等。但所有这些都占次要的地位,发挥次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