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就业难 学校伸出援手撑起一片天

2013年08月19日10:06  燕赵都市报    

  燕赵都市报记者 马利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贫困生群体经常被忽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他们的身影显得尤为焦躁。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相比,这些贫困生缺乏诸多有利条件:来自边远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后盾;面对日益高涨的就业成本,他们背负着家庭和生活的责任,同时还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求职成本精打细算

  记者通过驻石高校随机联系了30位不同专业的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认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找工作“很困难”,有15%的人认为“比较困难”,有5%的人认为“降低要求应该能找到”。这30名大学生中,已找到工作的只有5人。自开始找工作以来,他们人均投递简历8份,人均获得面试机会3个,被录用的机会为25%。

  据贫困大学生反映,当前,求职成本太高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毕业生为找工作制作一份最简易的个人简历,最少也要10元,而仅凭一份简历、一次招聘会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大部分毕业生每月为参加招聘和面试而支出的交通和通信费用平均在200元以上,求职期间添置服装花费100元到600元不等,整个求职成本平均在3000元4000元左右,这些钱对于家庭贫困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负担。“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制作精美的简历,需要多次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需要奔波于各地的现场招聘会等。而参加这些招聘活动的路费、食宿费、资料费、服装费等成本少则千元,多则上万,这就迫使多数贫困生不得不放弃那些就业成本过高的选择机会。”

  贫困生难以脱颖而出

  而这些只是浅表性的困难,受制于经济能力,他们无法及时购置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电脑等,也没有能力参加各类培训和各种证书考试,这就导致他们综合能力差、兴趣面狭窄。表现出技能不足的劣势,一是学习技能较弱,贫困生往往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而无法安心学习,再加上城乡差距和自身基础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贫困生都表现平平,没有明显的专业技能优势。二是基本应用技能较弱,受教育发展不均衡影响,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多数贫困生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较弱,不容易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三是缺乏特长,贫困生没有经济能力去接受各种乐器、棋类、球类、书画等培训,上大学后又把大量课余时间用于勤工俭学,无暇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四是就业综合能力弱。贫困生在组织协调、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沟通交流、团队协作、创新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往往表现出不足,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而这些又反馈到性格方面。首先,自卑心理是贫困生最大的心理障碍,自卑往往导致他们在应聘时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其次,一些贫困生受怯懦心理的影响而恐惧竞争,在求职过程中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再次,贫困生往往因为错失就业良机而深深自责,现实的残酷与改变人生境况的愿望交织在一起,就容易诱发焦虑心理,导致他们不能客观分析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位置,对求职造成不良影响。

  学校重点推介贫困生

  为帮助贫困生就业,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困难学生帮扶档案”,在就业指导、心理辅导、推荐适合的岗位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服务,由学院牵头,向用人单位推荐困难学生,负责就业的老师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以正面引导和心理干预为主,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配备资深就业指导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优先推荐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优先组织参加就业招聘会,提供全程就业指导与服务。对学习成绩未达到要求的,采取统一辅导、集中补考的原则,使他们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小曹是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继保专业2010届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踏实肯干,但由于家庭贫困,自身患有唇裂,自卑心理严重,求职时被多家单位拒绝,心理压力很大。面对这种情况,辅导员多次找该生谈话,缓解学生的压力,“一帮一”传授求职技巧,提升就业信心。在不久前举办的招聘会上,他被学院以优秀贫困毕业生推荐给某用人单位。目前,小曹在单位工作表现良好,得到领导、同事一致好评。

  有用人单位表示,“尽管有些贫困生比较内向,不善于沟通,但专业技术扎实,能吃苦耐劳,在诸多岗位中,总有一个岗位适合这些学生,我们用人单位也很欢迎这样的学生。”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5178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