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业已发布,细读大纲,今年的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言语部分,与往年真题出入较大,毕竟大纲只是一个提纲挈领性的文件,告诉考生考试的形式,但从题型的设置上,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因此,结合此次大纲内容和国考近两年的命题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型题量给各位考生做一个厘清,使大家在备考时有的放矢,以求事半功倍。
大纲内容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大纲解读
今年大纲所要求考察的能力与往年相同,但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对每个模块的介绍文段最后增加了对常见题型的描述。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给出的常见题型为“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三类,正式规定了各类题型的名称,避免了同一题型不同名称给考生带来的困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语句表达”,这类题型在国考中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考查过,只是在地方公考中出现,是否会在今年考试中再度出现,值得引起考生的重视。
题量分析:图一
近两年国考题型题量统计 | ||||
逻辑填空 | 语句表达 | 阅读理解 | 共计 | |
10 | 20 | 0 | 20 | 40 |
09 | 20 | 0 | 20 | 40 |
08 | 20 | 0 | 20 | 40 |
从图一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一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试题题量保持稳定。纵观国考和地方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量大致在30—40道之间,其中以国考和地方省际联考最为稳定,均保持在40道,大部分省份的言语题量均在渐渐向国考的40道靠拢。因而我们判断今年国考的言语理解部分的题量应当保持在40道。
二是语句表达出现几率不大。语句表达主要是考病句辨析和歧义句辨析,有时还考语文基础知识相关内容,如修辞手法分析、标点符号使用、长句理解、诗词理解等。语句表达这一题型在国考中没有出现,而在地方省考中,也只有安徽、陕西等省份出题较多,其余均较少甚至不考此类型试题。因此虽然此次大纲中有提到语句表达这一题型,但是结合往年国考真题,这一题型出题几率不大,但是考生还是应当有所准备,以应万全。
三是阅读理解和逻辑填空题量稳定。阅读理解和逻辑填空是能够全面考查考生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因此颇受国考命题组的青睐,07年以后题量都是各20道,由于这两类题型的各项优点,因此其题量应当不会减少,在言语理解部分中仍然会保持较大比重。
题型分析及备考指导
对于题型的讲解我们结合大纲所给例题来进行。
阅读理解
【大纲原文】
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答案:C。从文中“尽管……但……”的转折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拓展。C选项符合题意。)
【京佳解读】
今年大纲与往年不同的一点就是在答案后面附有简要的解析,这个解析对考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题属于主旨题,主旨题就是要找文段的中心,而大纲给的解析是用“尽管……但……”这一关联词来寻找文段重点的,这就提示考生在解答主旨题的时候要着重从关联词的角度来寻找中心。
根据历年国家和各地方公务员考试试卷反映的情况来看,阅读理解一般以群句或多重复句为主,其所给阅读材料的范畴主要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三大类。而根据提问方式,可分为主旨题、细节题、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接续、内容接续、句子排序等。现将近两年国考阅读理解题型分类如下:
主旨题 | 细节题 | 词语理解 | 句子理解 | 句子接续 | 内容接续 | 句子排序 | |
10 | 13 | 3 | 1 | 0 | 0 | 1 | 2 |
09 | 19 | 0 | 0 | 0 | 0 | 1 | 0 |
08 | 17 | 1 | 0 | 0 | 0 | 2 | 0 |
图二
从上表可以看出国考命题比较集中,国考主旨题占八成左右,其次是细节题和内容接续题,再次是句子排序。而地方省考常考的词语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接续等题型在国考中则很少出现。这是考生要着力注意的。考生要根据国考的趋势,确定复习重点。
特别是对于主旨题,考生应当格外注意。因为近两年国考片段阅读题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意在表明”。很多考生单看提问方式就以为这类题是在问言外之意,而非文段的主旨,因此便尽量选择具有引申意义的选项。这种答题方法对于前几年的公考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近两年的命题却发生了变化,命题人有意讲主旨与意图相混,制造一个模糊的中间地带,这便使考生对选出的答案总是疑问重重。很多研究公考的专家也对这类题聚讼纷纭。其实大家争论的焦点就是这类题究竟是在问主旨还是问意图。对于题型归类直接关系到答案的选择,所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京佳教研团队根据文段内容与选项之间关系的考查,认为解题的时候不能教条地只看问题,而应当根据文段内容和选项综合分析。下面我们举两道真题为例加以说明。
1. 云南地处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云南的大部分河流都是南北走向,热带动植物随着北上的湿热空气,一直深入到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云南在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80%以上的植被类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B.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
C. 云南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D. 云南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
答案:B。京佳解析:文段第一句说明了云南的地理特点“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第二句前半句说明了云南的地理特点,后半句说明了云南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前两句说明了云南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最后一句所表述的是以上两个特点所引出的结果“云南在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80%以上的植被类型”,即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文章结构分析完之后我们就可以看选项了。选项A、D都是对文段的片面表述,因此不能选。选项C是文段中前半部分的概括,选项B是文段后半部分的概括。文段前后是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的结构中,强调的是结果,所以本题应选B。
我们回过头来看B项。B项“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正是“云南在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80%以上的植被类型”的概括总结,没有丝毫引申。所以说这道题是一道主旨题。
2. 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它要比其描述的现实简单。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取决于经济学家的假设,假设不同,提出的理论也不一样。经济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很多理论的解释,主要就是因为强调的东西常常不一样。因此,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如何发展经济理论 B. 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
C. 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 D. 如何看待经济理论
答案:D。京佳解析: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文段前三句层层递进,最后一句得出结论。第一句说明了一个现象,第二句前半部分分析了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补充说明。第三句又是对第二句后半部分的补充说明。最后一句根据前三句的层层论述,得出结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段的重点是最后一句。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理论不等同于真理”,这正是文段所要强调说明的。那么和这个观点相匹配的观点只有D项,“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这正是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经济理论”,没有任何引申,后者只是对前者的概括总结。因此,这道题也主旨题。
根据上面两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判断一道题是问意图还是问主旨已经不符合现在国考的命题,而是应当寻找文段的中心内容,然后从选项中选择与中心内容最接近的选项。
选词填空
逻辑填空是近几年国考必考的一类题型,但是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并没有给出例题,因此我们将去年国考大纲中的例题拿出来,供考生参考。
【大纲原文】
例题: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 的不智之举。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削足适履 B。扬汤止沸
C。矫枉过正 D。舍本逐末
(答案:A)
【京佳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所谓“削足适履”,就是为了把大脚穿进小鞋而把脚削小,与“因版面限制而砍综述、删注释”语义对应。扬汤止沸:把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以图阻止住沸腾,比喻不成功的补救办法,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矫枉过正:把弯曲的东西扭过了头,从而弯向另一面,比喻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分;舍本求末: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京佳解读】
这是一道典型的选词填空试题,选词填空部分以近义词和同义词的辨析为主,考核考生的词汇占有度,同时题目涉及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常识也变相成为一个知识面的考查点,显然有知识储备的考生更易读懂题目,快速作答。
具体而言,逻辑填空分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虚词辨析三大类。近两年国考的题型分布如下:
实词辨析 | 成语辨析 | 虚词辨析 | |
10 | 11 | 9 | 0 |
09 | 9 | 11 | 0 |
08 | 13 | 7 | 0 |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词和成语是考察的绝对重点,应当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特别是成语辨析,难度比较大,考察考生平时的积累。虚词辨析虽然不是重点,但由于相对较难,所以也应当考前有所准备,特别是在阅读理解部分重点考察主旨题,而文段主旨的概括主要依靠虚词的提示。
以上是从形式方面而言,从内容方面,虽然国考大纲只给出了逻辑填空的名字,但是事实上以往公考的选词填空部分的题分为两种类型,即近义词填空和逻辑填空两类。各举两道真题为例:
近义词填空
1. 在东京举行的2007年国际机器人展览上,日本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商安川公司开发的机器人 超群,具有击鼓的技能。
A. 本事 B. 本领 C. 技巧 D. 技能
解析:B 这是一道近义词填空题,选项A“本事”过于口语化,而且多用于人,不符合语境。C项“技巧”显然不符合文意,直接排除。而“技能”与下文重复,不符合行文的规则。故选B。
逻辑填空
2.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蕴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看似 的生命中。
A. 朴实纯真 B. 平淡无奇
C. 日新月异 D. 光彩夺目
解析:B 这是一道逻辑填空题,文中的把天赋比作埋藏的金矿,埋藏的金矿是看不到可贵之处的,只有发掘出来,才会显现出价值,因此排除“光彩夺目”。而“日新月异”是形容变化快的,也不适合形容平淡的生命,因此排除。“朴实纯真”是形容人的心灵,不能形容生命,因此排除。“平淡无奇”与前文中的“独特天赋”是相对应的。故选B。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选词填空看似简单,其实命题非常灵活,因此在复习中考生要留心近义词之间细微的差别,把握好句子的前后关系,多做真题,掌握解题技巧。
语句表达
今年的国考大纲中并没有语句表达的相关例题,近两年国考也没有考过语句表达的题,但是由于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语句表达这类题型,考生就应当给予一定重视。另外大纲中虽然没有例题,但是大纲有这样的说明“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这指的就是病句辨析和歧义句辨析,这正是语句表达的主要题型。
语句表达部分重点考察的是病句和歧义句,其中病句占的比重最大,这就要求考生要有针对性的复习,从病句和歧义句产生的原因入手,学习如何判断病句和歧义句。这里要特别提示一点,随着近两年报考公考的人数的增多,加大试题难度,拉开差距已成一种趋势。总结近两年地方省考的真题,可以看到为了增加语句表达部分试题的难度,往往会把病句与歧义句放在一起,让考生选择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因此作为竞争最激烈、题目难度最大的国考,一旦出现语句表达的题型,也必然出上面这一类难度相当大的类型。因此广大考生应当进行相应的复习,有备无患。
总结
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试题难度较大,考查能力比较全面,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历年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切不可盲目跟风。在复习过程中既要有大量的练习,又要注意在练习中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言语理解与表达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京佳老师会在之后的文章中陆续给大家介绍,也欢迎广大考生来京佳公务员考试论坛提问,京佳老师会给大家解疑答惑,帮助大家顺利应考。
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