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筹备大会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04日 14:58   新浪教育

  2008年11月27日,本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人们不经意间就可以把它从日历上轻轻地抹去。但是,对于留学在美国的人大附中人来说,还是能够感受到她节日般的气氛。这,绝不仅仅因为今天是美国人的感恩节,更是多少海外人大附中校友们梦寐以求的家园拉开帷幕的日子。今天,在座落于美国波士顿美丽的查尔斯河畔的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筹备大会召开了。

  此时,属于人大附中的全体海外校友。这,是人大附中海外校友将要创建的温暖的家。

  受  命

  人大附中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在海内外声誉雀起,尤其是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多地留学在海外,已经成为人们广泛谈论的话题。多年来,刘彭芝校长一直希望联络这些虽远离母校、但仍魂牵梦萦着人大附中的或求学、或就业、或在海外创业的精英们,并决定启动海外校友工作。2008年秋天,宋丽波老师和我2008年秋应美国麻省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邀请来波士顿访学一年,自然就被学校授予筹办海外校友会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临行前,刘彭芝校长特地叮嘱我们,要尽快联系各位校友,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积极推动成立海外校友会的进程,为大家建立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一起谋划美好的未来,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筹建海外校友会,是刘彭芝校长的心之所系,也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反复揣摩学校成立海外校友会的目的与意义:它既能“让现实告诉未来”,也能“让未来回应历史”,还能“让未来回望历史时温故知新”!很明显,母校的今天,对曾经的附中学生的校友来说,是兴奋,更是激励!而海外校友成立的今日,正是他们就读母校时的未来。他们今朝的业绩,既可检验和印证人大附中的教育成果,又能昭示人大附中现时学子同样灿烂的未来。通过校友会这个平台,母校能获得世界各地,尤其是发达国家教育、科技、文化的信息,更好地远程跟踪问效教育、教学工作,指导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校友在支持、参与祖国及母校的发展同时,享受母校与时俱进的再教育。真可谓:永远的教育,永久的真情,永恒的智慧和力量!

  参与筹建校友会工作,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个任务正好暗合心意。因为,自打知道要来美国访学,我的一个萦绕心房的念头就是如何见一见我的学生。我在附中工作十六年,送走了七届毕业生。虽然他们毕业离校了,但他们在我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我经常会在各种场合提起他们的名字,一年又一年地在他们的学弟学妹中间,讲述着他们的传奇。他们的名字转化成了我事业上的精神支撑和动力,他们许多闪耀着人生光辉的足迹转化成了我爱岗敬业、自信自强的依据。

  巧  遇

  说干就干。宋老师和我放下行囊,就合计着怎样和各位校友尽快取得联系。我们俩最先找到哈佛的07届校友陈亦晨。我们三个人在哈佛校园的泰餐馆商量校友会的事情,巧遇了从北大过来参加哈佛国际象棋友谊赛的04届校友田野和07届校友王芳;在哈佛的Dudley House Cafeteria巧遇03届校友、在哈佛设计学院读研的陈曦; 在JFK/UMass地铁站巧遇04届校友、在美国东北大学读研的潘桐;在MIT(麻省理工学院)旁边的木兰餐厅巧遇01届校友、在该校数学系读博的肖梁和04届校友、在该校计算机系读博的王珏;在BU(波士顿大学)的礼堂走廊上巧遇01届校友、在该校读研的钟一安。和一安的相遇最有戏剧性。我在走廊接听电话,当时旁边也有位女孩在接听电话,我并没在意。没想到等我打完电话,那位女孩走过来和我打招呼说,她刚才是在和我以前的学生沈昂通电话。沈昂在电话中给她念我国庆节那天给美国的校友们写的一封问候的邮件。她当时跟沈昂说,“你等会,我看见程老师了!” 电话中,沈昂还直说她在胡说呢。

  一连串的巧遇,让我兴奋不已,一直被幸福和亢奋包围着,感觉到在人大附中当老师的幸福感与自豪感。我感慨,在异国他乡的美国,竟能有这么多的巧遇;在波士顿这一隅之地,竟能有这么多熟悉的面孔?说真的,每走一步,我就感到增加一份自信;每“偶遇”一个人,心中就掀起一阵波澜!人大附中培育英才如此之多,身为人大附中的老师,真是莫大的欣慰,莫大的自豪!

  巧遇是校友们深厚的人大附中情结,这使我想起刘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多少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要办一所学校,当学生们毕业的时候,他们会深深地喜爱这所学校;离开学校多少年以后他们回忆起来,仍然感到中学生活是幸福的、美好的、留恋的、向往的。”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告诉刘校,她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当筹备大会上远程互动视频中出现刘校长的身影时,会场上一片沸腾。人大附中常务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翟小宁,89届校友、德州农机大学教授颜华菲也通过视频向大会表示祝贺。正是各位校友深厚的人大附中情结和对母校、对师长的感恩敬仰之情,促使大家热情忘我地投入到了筹备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的工作当中。

  筹  建

  筹建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联络、发邮件、起草方案、订餐、办会、做PPT……,事无巨细,头绪繁多,不能不说是一件苦差事。但是,我们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几个月的工作,我们是辛苦并快乐着,你看——

  ——我们的人数越聚越多。从偶遇时,我们开始了兴奋的联络工作。国庆前夕,宋老师和我分别向在学校留有联系方式的89届以来的校友发送了问候邮件。很多校友在回复邮件中表达了希望成立校友会的心愿。参加筹备会的,有许多是我当年的学生。外地赶来参加校友筹备会的近20人,其中有不少校友,我们仅仅在邮件和电话中联系和交流过,现在终于见面了。有的校友不远千里、万里赶来,夏普校友是从新加坡赶来的。周晴校友是27日凌晨才下飞机,从德州赶来的。麻省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曾经在人大附中任教的孙柏凤老师,多年以来一直在美国为人大附中做着各种贡献,她也是学校委任的校友会副会长,也表示永远做好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的坚强后盾。

  ——我们的动静越搞越大。说实话,我们刚来的时候,人海茫茫,对于是否能办成海外校友会,心里真是没底。随着北美地区近200名校友的加入,我们决定成立人大附中北美校友会。后来,刘校长根据人大附中海外校友遍布各大洲的新形势,积极地倡导成立海外校友会,并确定于明年三月访美期间在波士顿成立。这使得海外校友工作逐步升级。

  ——我们的节奏越来越快。接下来我们展开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最初我们商定在11月27日举办人大附中北美校友会的成立大会,时间紧,任务急,BU的宋静怡校友熬了个通宵写出了成立大会的活动方案。宋静怡、陈亦晨还有BU的钟一安校友,是最初筹备会的核心成员。BU的王一、刘翀校友,哈佛的陈曦校友、MIT的肖梁、郎瑞田、王珏、徐静思校友加入了我们的筹委会工作。现就在哈佛大学东亚系任职的李可宁校友,替我们联系筹备会场地。我们成立了海外校友会发展规划部、外联宣传部、聚会接待部、技术支持部、图书出版部、会刊编辑部、网络部和综合部共八个部门,明确了它们的职责与任务;设置了专用邮箱,拟出版聚焦人大附中人海外生活的系列丛书,编发《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快讯》,作为校友间信息交流平台,向遍布世界的海外校友发送各类相关信息。

  ——我们的激情越来越高涨。我们的校友工作,激发了学生家长的热情。前来哈佛大学访学的学生家长张冠梓教授,早在出国前,就与宋老师和我一起商量如何筹办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来到这里更是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陈峰女士是谢欢校友的妈妈。她不仅和我们一起热情接待了学校来美国考察的李秋生老师,对校友会的活动更是出了不少好主意。和周晴通电话时,他说:“老师,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能做点什么?”我说,“只要你有激情,有热情,你就能做些事情。”放下电话,周晴就订了来波士顿的机票,筹委会的成立大会上他还给大家带来了采访89届校友颜华菲教授的一段视频。大家的激情与热情驱走了波士顿初冬的寒冷。

  ——我们的网络越织越大。刘覃,曾就读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现在在南加州大学学习。她也参加了我们筹委会的成立大会。她激动地说,“当我踏上去波士顿的飞机时,从未想过可以在一天内遇见这么多优秀而可爱的人。我感到非常幸运,可以见证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筹委会的建立。整个成立会倒不像是一次会议,而像是一个节日party, 只是参与的人们,有很多共同的回忆和对故土的责任。作为第一次从西海岸到东海岸的游客,即便大家讲的故事,谈论到的老师,我都是头一次听到,但却没有丝毫的陌生感,也许青春的真情,师长的厚爱,祖国的牵念,会有共通的吧。非常羡慕人大附中可以建立这样的平台,希望可以作为成功的案例推广到我的母校和其他很多的优秀中学来,将大家心中的纽带,真正地连起来,为母校,为祖国,做些实事。”

  感  怀

  海外校友会筹备大会的那天,整个会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不断。的确,这一天,是只有用热烈的掌声才能说清楚的日子。

  我们要欢庆的,是人大附中的游子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共同的家。感恩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这些人大附中人欢聚在波士顿,感受独特的家庭氛围,和因彼此的到来而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祖国、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为了这个“家”,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去感谢和铭记。加班加点的,联系场地的,制作会刊的。孔楠校友虽然不能亲自前来波士顿参加我们的筹委会,却汇来了100美金,他表示能为母校尽一点微薄之力是他的万分荣幸。海外校友们个个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信息出信息,有智慧出智慧。我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参与并将见证了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我们要铭记的,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母校,尤其是我们的刘校长,被许多人称为妈妈的刘校长。大家聊起人大附中就有说不完的话题,对刘校长说过的话都能做到如数家珍,对学校取得的成绩津津乐道。刘校长的名言:“我爱我的学生。爱的极限是什么?是崇拜。教师的成功和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提到这一名言,无论是仍在从教的老师,还是昔日的学生,都激动不已、感怀不已。

  多少年来,人大附中校园春风依旧。而这些从附中走出来的学子们,却已天南地北,展翅高飞。鱼跃有海,鸟飞在天。如果说人大附中是大家梦想起飞的地方,那么在这,在波士顿,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是大家点亮梦想的地方。

  为了天边那一抹绿色,人大附中的海外校友们齐声吹响了跨越时空的集结号。人大附中海外校友会也必将成为大家不离不弃、有所作为,永远保持生命绿色的“家园”。(程岚)

  注:本文转自人大附中60年校庆官网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