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报 韩莉
“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收获”,是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品德教师于连蕊最大的愿望。作为品德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通州区首届青年英才奖的获得者,于连蕊工作18年来,尽心上好每一堂课,努力做到通过一堂堂品德课的积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从担任品德教师的那一天起,我就暗下决心:要让每堂课都精彩。因为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很多道理,所以品德课决不能上成讲道理的课。”于连蕊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精心设计一个个情境,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此,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微博]感慨:“我的孩子现在见人就打招呼,经常做家务,重阳节时还给家中的老人打电话问候,特别懂事。真没想到品德课能带给孩子这么大的变化。”
家长的认可是对于连蕊最大的奖励。为了这种奖励,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付出着。在孩子刚断奶时,于连蕊就把孩子送到了姥姥家,一送就一个星期。由于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孩子在上幼儿园中班时就不得不戴上了眼镜。上学后,孩子的成绩一直不太好,因为她几乎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对这些,很多人说她“不是个称职的妈妈”。是呀,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那么健康、优秀,于连蕊的心里也有深深的歉疚。可是,为了她深爱的教育事业,她只能这么做,因为她懂得:没有狠心的妈妈,哪有热心的教师!
在过去的18年里,于连蕊教过的学生多达几千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参加工作,遍及各行各业。或许,他们不记得曾经有一位教他们品德的于老师,但是他们在品德课堂上体验到的如何生活、如何做人的道理却会益于他们的一生。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小学教育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