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由
因被要求天天写作文10岁女孩欲断绝母女关系
据媒体报道,福州女孩娜娜,因为妈妈要求她每晚除了写作业以外,还要额外上一小时的作文课,再写一篇作文才能睡觉,与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提出断绝母女关系。
娜娜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作文写得不好。妈妈陈女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特意给女儿请了家教补习。最近,娜娜觉得特别累,与班上同学交流时发现,同学们晚上做完作业就可以玩,或者休息,而自己还有将近两个小时的“作文时间”。于是,她表示抗议,母女俩为了此事发生了几次争吵。前几天的一个晚上,娜娜干脆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上课。母女俩的“战争”再次升级,娜娜要民警做个见证,她要和妈妈断绝母女关系,于是母女俩来到了当地的派出所。
10岁的娜娜,人小脾气大。因为对妈妈强制自己学习的不满,做出了“断绝母女关系”的决定。可以说,她并不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其“赌气”行为,是她能想到的、对妈妈苛求自己的最大的抗议,她只想摆脱当下的困境。
除了正常的学习,每晚还要上一个小时的作文课,再写一篇作文后才能睡觉,这确实是10岁孩子难以完成的任务。对于一些个性较强的孩子,家长[微博]给的压力大,他们的反抗也会更强烈。
在对女儿的学习上,娜娜的妈妈可谓煞费苦心,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为女儿好的目的,只是过于“心急”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沟沟坎坎,三年级,就是许多孩子经历的一个小坎。有经验的老师会把三年级看作一个“分水岭”:孩子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就像是“看图说话”,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是使学生适应小学的生活,培养学习习惯及能力。到了三年级,难度增加,知识量逐渐加大,还增加了作文这项内容,有一些孩子一时间适应不了新的学习压力,这属于正常现象。
三年级的孩子写不好作文是比较普遍的。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内隐学习,类似于婴幼儿学语言的阶段,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曾经就写作能力做过很严谨的调查,他发现,建立在大量的、有兴趣基础上的阅读、也包括听读,对提升作文能力最有帮助。
阅读首先要保证量,也就是“厚积”,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薄发”,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同时要有兴趣,兴趣不仅仅是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这种阅读是可理解性输入。用兴趣这个指标,保证孩子自主选择那些他能理解性输入到大脑的内容,这比老师或者家长随便扔给他一本书要强得多。
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些教育常识,发现孩子作文能力不佳就到社会上寻找作文辅导班来帮助孩子,可能会看到一些短期效果,但从长远看,作用不大。
因此,孩子的作文写不好,家长不要着急,可以先通过亲子共读等方式,帮孩子加大阅读量和听读量,听读就是听广播、评书、故事、小说,广义上也包括看语言类的电视节目,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孩子多练笔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要以多写作来代替阅读,更不要因为孩子写作文不好而加大写作量,这样做只能让孩子在写作上原地踏步。
除了增加孩子的阅读量,还要丰富孩子的阅历,写好文,先养心。古人讲,“行千里路,胜读万卷书。”多带孩子外出走走,接触大自然、寻访古迹、游览博物馆……启发孩子亲眼去发现,用心去感悟、去思考身边的一切。当孩子拥有了一双慧眼、有了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有了丰富的知识积淀,你还担心他写不出好文章吗?
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奢望在短期内有大的起色是不现实的,并且,作文能力,绝不是单靠关起门来培训就能明显奏效的。
从娜娜和妈妈的冲突中,我们不禁要反思一个问题:教育要讲究规律,家长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力。如果不切实际地随便压指标下任务,孩子会苦不堪言,甚至会产生逆反情绪。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但绝不是过重的压力;孩子需要一定的家庭学习辅导,但绝不是疲于应付的学习辅导。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的人约占总数的49%,2010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80%,近七成学生周末也没有充足的睡眠。研究还发现,“校外学习”和“家教补习”是造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两个重要因素。10岁的孩子,应该享有充裕的娱乐和休息、睡眠的时间,才能保证其快乐健康地成长。
近年来,父母和子女间因为学习而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今年9月,青岛市两名初二女孩离家出走,原因是,她们刚上初中时,学习成绩不好,全班50多人,两人都是排在40多名,父母分别给她们报了课外辅导班。一学期下来后,两人的成绩跃进了全班前10名,但家长还不满意,非让进入全班前6名。中秋节假期,两名孩子一直在家长督促下学习。两人觉得有些扛不住了,担心十一假期也要这么度过,于是两人一起离开了家。
亲子间缺乏沟通,家长教育方式不恰当,以课外班等形式增加孩子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对孩子的学业成就抱以过高的期望……都会引发亲子冲突。随着“幼升小”压力的增加,亲子间“无声的硝烟”甚至弥漫到了幼儿园。如何化解学业压力带来的亲子关系困扰,已经成为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爱,能改变世界。爱,也是化解这道难题的良方。社会氛围和教育环境不可能一朝一夕被扭转,家长却可以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相对宽松、更加合理的“微环境”,经常沟通,相互信任;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长,以慈爱心引领孩子前行。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处理学业压力上应该更加智慧、更有策略。如果父母能和孩子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同谋”,就能帮孩子抵挡一些外在环境给予的消极伤害,使孩子受益终生。(本报记者 张学珍)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