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七中:润土培根 成人之美

2015年04月23日12:06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大兴七中:润土培根成人之美 大兴七中:润土培根成人之美
大兴七中:润土培根成人之美 大兴七中:润土培根成人之美
大兴七中:润土培根成人之美 大兴七中:润土培根成人之美

  我们的学校

  大兴七中1993年建校,是大兴区一所教学质量高、人民群众认可的初中校。2007年8月,为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大兴区委、区政府、大兴区教育工委、教委决定:原大兴区第七中学与原芦城中学合并,形成了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的新大兴七中。

  一校两址的大兴七中历经8年的发展,以其规范的办学行为,一流的办学质量,赢得了广泛认可,从而逐年扩大学位供给。目前,学校教职工276名,其中北京市特级教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学科骨干6人、大兴区学带骨干55人。全校共45个教学班,学生2000余名。

  西校区的发展规模尤为显著,班级数由并校初期的7个发展到18个,教师人数由62名增加到110名,学生量由240名上升到850名,解决了200多名学生住宿、200多名随迁子女入学的问题。大兴七中实现了直属校与农村校的成功合并,优质资源进一步扩大,成为学生向往、家长[微博]满意、社会赞誉的学校。

  我们的使命

  1.使命缘起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我们认为,大道至简,不忘初心。怀素抱朴,以德润生。我们要做朴素的教育,真诚的教育,简约的教育,明确提出“润土培根 成人之美”的“人生教育”使命。

  2.使命是共同标签

  我们的使命,立志通过精心地润土培根,创设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的成长发展助力,让我们的教育波及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的心坎里。师生共同的使命让每一个人都沿着同一方向,怀揣着共同的愿景,带着同一标签,相互温暖着,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团队,或快或慢地前进。在成就每个“人”的同时,学校也成就了自己的“成人之美”。

  3.教育的四个维度

  要完成“润土培根 成人之美”的教育使命,需要从四个维度上做教育。

  我们要做完整的教育。滋养学生德性,强健学生体魄,启迪科学精神,培养人文素养,熏染艺术气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美好的人。一个学生只有经历了、度过了完整的基础教育过程,才能走向完整的、幸福的人生。

  我们要做生长的教育。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关注人发展变化的节点,合理调供人在不同生长时间的不同营养元素,倾听他们生长拔节的声音,静静等待成长的花开,让学生带泥带根、带枝带叶的生长。我们的教育不需要拔苗助长,也不能营养过剩。

  我们要做适合的教育。基于学情,因材施教,为了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多样性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更多的发展平台,建立多元评价的评价标准,更适合的教与学的方式。

  我们要做适应的教育。人生教育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一个未来社会需要的社会人。要做好学生价值引领,立己——达人——济世。导生活,导人生,引领学生适应未来生活,为学生美好人生奠基。让学生学会担当社会责任,进而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

  我们的中小衔接工作

  人生教育的主旨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关注人发展变化的节点,创设人健康成长的环境,开发人的最大潜能,促进人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的未来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学校必须为学生的终身打算,而不是只顾眼前。三年的初中生活,一生的精神财富。当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学科架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个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解决好中小衔接问题,是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学生管理衔接

  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跨度较大,中学学习的知识容量、难度、方法以及对自主学习的要求都和小学存在很大区别,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中学老师包括班主任在内,对初一新生的了解也不够充分,从而造成了过渡时期的放松。所以学校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系统设计包括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学段的衔接方案,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各个阶段的生活,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一)价值引领 文化认同

  中小学衔接,主要看学生对中学的适应程度,是解决“人”的问题,要从思想上引领学生快速融入新的环境。走入七中门,要做大写的人,爱班爱校很重要,人生十问要记牢。由文化认同渐近到管理认同,发展到文化自觉。

  大兴七中的人生教育,最终要让学生实现美好人生,优秀做人是基础。因而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人格是关键。学校主张把优秀人格的培养,自始至终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为产生这种无形的教育效果,学校开展了各种教育工作和活动。

  校史教育。坚持对新生进行七中校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优秀的毕业生事迹,既减少学生对学校的陌生感,又培育了集体荣誉感。

  行为规范教育。细化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和要求,通过管理学生的一言一行、仪表着装、待人接物等,树立学生的是非观念,让学生在规矩中发展自我。

  德育主题教育。根据每个年级每个时间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德育教育主题,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求,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注重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形成一个相互衔接、层次递进的德育体系。

  读书养成教育。学校坚持连年举办读书文化节,用充满书香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用书中的营养滋润学生心灵。

  (二)融入集体 自我发展

  在价值引领的基础上,学校还需要从外部条件上对学生进行帮助和调节,紧紧围绕“融入”二字,让学生与班集体融为一体,增强学校的亲近感、归属感。具体做法有:

  创立“心语小屋”。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每天迎接学生们的信件咨询、个体辅导,及心理沙盘辅导。

  开展中小衔接心理专项讲座。举办年级专题会,为初一新生分析中学与小学作息时间、学习方式、学科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了解中学生活,学会心理调适。

  开展新老学生互动活动。学校邀优秀毕业生,及初二初三年级的学长,参加初一年级的活动,走到新生身边,通过切身体会,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让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

  建立班主任联系机制。与附近的九小和十小开展班主任共研活动,积极了解小学生高年级的心理特征和兴趣习惯,有目的地对班级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中小衔接班主任联系档案,与部分学生小学的班主任进行沟通,对学生加深了解,全面、准确地把握特殊学生的状况,促进班级进入良好的运行状态。

  (三)打通围墙 合作共研

  学段间的衔接工作,还要避免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用海纳百川的境界,打通学校和家长、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之间的“围墙”,打破学校界限,坚持合作共研,促成在学生过渡期实现家校教育、校校教育合力的最大化。在中小衔接上,学校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举办家教讲座。聘请教育专家进校园,做中小衔接专题讲座;邀请优秀毕业生家长返校园,做家校协作经验介绍;邀请教师家长做汇报,在相互理解中共同教育子女。家教讲座深受家长欢迎,为初中阶段的家教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成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参与年级的管理,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已经成为学校了解家长的需求、征求相关意见与建议等工作的必然渠道。

  设定校园开放日。组织小学师生及家长参观校园、观看乐团演出、走进课堂、体验社团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初中的学习生活。

  合作开展学生活动。邀请小学生参加“大家走进七中”活动。“大家走进七中”是大兴七中为学生开阔视野、树立理想,长期开展的系列活动。活动中邀请科学、艺术、文学等各个领域的巨匠走进学校,为学生做报告、答问题,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邀请小学生参加,无疑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课程设置衔接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的设置是关键。学什么比怎么学还要重要,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将培养什么样的人。

  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教育敲响了警钟。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有一种重要的说法,就是T型素质结构。西方注重宽度,强调知识面宽,创造性、适应性、独立性、实践性。东方注重深度,它包含逻辑思维、知识深度、重视读书、统一规范、集体协作。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具备如下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全课程——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级课程的开发建设中,能够实现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的作用。

  二是育全人——学生是整体存在并整体生长的。教育也应整体设计和进行,是对“整体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即育全人。

  三是全程育——人生是连续的生命过程,人生教育应是连续实现的教育过程,即全程育。

  我们进行了深度的课程建设和开发,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四大部分:基础型课程、发展型课程、丰富型课程和大课堂。

  1.基础型课程

  国家规定的课程。国家课程强调基础性和统一性,但无法兼顾不同地域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求教师认真研究中小学学科课程标准,采取遴选、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的再加工、再创造,利用学生对新知识新环境的好奇心理,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确定好教材的起点和教学的切入点,深入浅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形成既有利于教与学的导学案,实现小学到中学的无障碍过渡。目前《初三化学》等13门基础型课程已经开发成熟,《初一初二数学导学案》、《初中古诗文赏析与积累》等6种课程经“全国中小学校本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心”审定,正式面向社会出版发行。

  2.发展型课程

  学校设置的学科拓展课程。步入中学,学生开始渐渐对某些学科或某一知识领域产生更多的学习欲望。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校鼓励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开设特色校本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教师提升能力。初二年级的《生活中的化学》由北京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吴殿更副校长进行教学,在他的课堂上,学生学会了辨别真假酒,了解到化学就在身边的生活中。

  3.丰富型课程

  学校设置的多样化的兴趣课程,针对那些对科技、艺术、体育有兴趣有爱好的学生开设。包括器乐、舞蹈、陶艺、腰旗橄榄球等科目。丰富型课程也是选修课程,为学生人生发展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对初一的学生,我们还大力开展与小学衔接的兴趣类校本课程,如大兴九小的国际象棋、大兴十小的空竹、大兴三小的乐团、大兴七小的书法篆刻等,实现兴趣特长的传承与发展。

  4.大课堂

  一是社会大课堂,学校把每学期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当成博识课程来设计,精心备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社会实践中生长智慧。

  二是学校大讲堂,它包括教师讲堂、学生讲堂、学长讲堂、家长讲堂,及大家走进七中。

  学校先后邀请中国公安大学教授三防专家王大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陈铎、中科院院士顾逸东等二十多位大家走进七中,走近学生,针对学生关心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世界。

  2012年初,最帅交警孟昆玉火遍京城。他的工作精神感染了全社会,也熏陶着学校里每个学生。孟昆玉走进了七中校园,为学生讲述他在平凡岗位上演绎的精彩人生,正能量充满整个校园。

  2012年底,全世界都在热议世界末日,学校里自然也产生了种种议论和揣测。距离“世界末日”还有3天的时候,85岁的天文学家李竞来到七中,站在讲台上两个小时,为学生们讲解玛雅文化,破解世界末日之谜。

  2014年,阎崇年老先生也来到七中,将七中的人生教育和他倡导的“四合人生”相结合,为学生的人生之路亮起一盏明灯。

  一张一弛的课程、丰富多彩的课程,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呈现出了理想教育的四种状态——完整的教育、生长的教育、适合的教育、适应的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张扬,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基。

  多种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日积月累,这些科技、艺术、体育社团,在市区级各项比赛中屡屡获奖,为学校赢得了北京市艺术特色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校等诸多荣誉。

  2014年市教委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以来,我校的兴趣类校本课程更加花样繁多,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课,教师依据学情自行设计内容和授课方式,门类也已经增加至六十余种。我们还邀请小学生走进中学的校本课程,长期学习。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尽快了解中学的管理形态,适应中学的教学方法,更早地培养学习兴趣和一技之长。

  三、课堂教学衔接

  中小学分属不同的学段,但人的发展是连续的过程。中小学过渡与衔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所以我们的教学必须充分研究学情,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生本课堂应运而生。

  (一)生本课堂的理念

  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摸索出来的;生本课堂样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自由设定的。我们探索的生本课堂,采取课例研究的方式,设置专项,研究“过渡期”学生的学情,研究小学与初中、初中与高中的衔接点,当整个教学体系着眼于服务孩子的终身学习,他的学习道路上就不会再出现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生本课堂的内容

  经过一轮一轮的课例研究,学校出台了《大兴七中“三学两导一达标”生本课堂教学指导纲要》。《指导纲要》(简称)明确指出,生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四大特征六大要素。

  四大特征为以生命为本、以学生为本、以生动为本、以生长为本。

  六大要素为:

  1.学——学生的“学”

  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实践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教师的“导”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因势利导,导学习方法,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习思维;导人生和生活,让智慧生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达标

  课堂要促进学生生命的生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品质,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形成与人相处的态度,生成智慧。

  在不断的实践探究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的适度放手,看到的是学生淡定、从容、乐观,是学生生命的绽放。

  (三)生本课堂的效益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学校建立起双向交流机制,中小学同学科教师一起听课、一起教研,同上一节课,共商六、七年级的教学策略、学习学法、习惯养成。经过中小学双方的努力,我们已经实现了互派教师和学生进课堂、中小学教师集体教研、互派教师做客教师沙龙等做法,有效提高了过渡期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生本课堂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的三大衔接问题。

  一是教学内容的衔接,它要求初中阶段熟悉小学和高中的教材,把握教材体系的内在联系,初一注重小学学习思想的传承和迁移,初三注重与高一的学习思维相联系。

  二是教学方法的衔接,它通过双向听课及研讨,了解各自的教学方法,关注学法的比较与选择,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是学习评价的衔接,小学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学教师不但要鼓励,还要评判,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做好正面引领,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总之,我们的眼中不但要有目标,更需要看清学生的起点,还要看到学生的未来,然后在“最近发展区”做好文章,促成孩子的进步和转变。做好中小衔接工作,是坚持人生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现实需求。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让教师感悟生命的美丽,这就是七中全体师生的不懈追求和伟大梦想。

 

文章关键词: 教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