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停招研究生VS伤痕累累的研招制度
贺卫方教授简介
    贺卫方教授,生于1960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研究生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大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曾被媒体选为“将对21世纪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100名中国年轻人”之一。
陈丹青:我不想在清华呆下去了  
 
北大法学教授
贺卫方
 
·观点一:每年报考我的研究生的人不少,可到最后,越是喜欢法律史的人知识结构越可能会发生偏差,越不能适应这样的考试,最后失败的人简直是“尸横遍野”。 []
·观点二:中等人才往往能够成功。很差的人很难成功,特立独行的人才也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评论]
·观点三:我们似乎面临着一个走不出来的怪圈———不独立,则制度必然不合理,我们就无从确保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独立,则难保权力不滥用,腐败不发生。 [评论]
·观点四:真正是当博时约,当约时博。如此教育管理,还口口声声要办世界一流大学,要培养大师级的学术人才,岂非白日做梦?[全文] [评论]
  在线调查  
研究生招生体制是否合理

合理。考试体制可以选拔出学习能力突出的人才。
不合理。模式化的考试无法检验出学生的真正潜力和科研能力。
不好说。考试选人才也许不合理,但目前没有考试作为选拔制度是不行的。

研究生扩招是否适应形势

赞成。是解决现行硕士教育诸多矛盾的必然做法。
反对。研究生扩招造成了硕士教育更多的问题。
很难说。扩招带来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多重的。

研究生收费是否顺应民意

研究生收费是为了更好发展中国的硕士教育事业。
研究生收费非常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求学之路。
不好评价。作为学生只能逆来顺受。

     
  研招荒诞话题  
笔试第一 复试落榜
甘德怀北大考博事件
    甘德怀是河海大学法律系讲师,今年报考了北大法学院的博士。4月19日,笔试成绩第一的甘德怀在复试中落榜。他认为复试过程不合理,存在不少漏洞……>>进入专题回顾  [我要评论]
 
女生自曝为考研
与教授性交易
  6月9号,北京交通大学进修研究生班一位自称叫阿芳的女学员说自己在参加研究生考试前,和参与专业课命题的欧阳林教授发生了性关系,此后她得到了两套专业课考试的题目和答案……>>全文[]
 
研究生教育之怪现象
考研科举化 教学放羊化
  现在各高校为考研学生提供的服务可谓周到。几乎所有学校都提供了各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全文[]
 
北大教授陈瑞华
我没有讲过侮辱自考生的话
  连日来,一则“大家都不要自考了,听听北大陈瑞华是怎么贬低你们的”帖子在全国激起热评……>>全文[]
  相关书目  

贺卫方停招研究生:个体权利 vs 制度权力
贺卫方:现行制度缺陷严重
● 现行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考两张综合卷涵盖多达十门课程。
● 这种做法实际上产生的后果却是削弱了考试应有的专业偏向。尤其是法律史和法理学专业,这样的考法足以让那些爱好理论和历史、并且对此已经有大量阅读(因而很可能“偏科”)的考生被卡在门外。
● 保送制度的正当性是大可怀疑的,保送生多,意味着通过平等竞争进入者机会减少。
● 学硕士基本上应致力于培养学术人才。而我院现行的法学硕士招生考试制度是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的。
   [北大贺卫方暂停招硕的声明全文] []
校方:暂无更好的研招方案
● 从目前的大环境来说,既要防止腐败产生,又要挑选最合适的学生,这是一个二难的问题。
● 从整个法学院的角度来考虑,现在的程序在保证公平、选拔人才方面还是非常严格的,也能避免人情等给教授带来的干扰……>>全文 []
专家:向贺卫方致敬
上海青年报资深记者 汪晓波:
● 制度从来不会完美。当教育体制出现了不合理时,一个负责任的教育者理应做出批评。
● 表达与反思不满,毕竟是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无论是知识精英,或是草根百姓。 []
《大学有问题》作者 熊丙奇:
● 贺卫方以停止招硕来表达不满,直接原因就是大学教授招生自主权少得可怜……>>全文[]

舆论拷问:规则的不服从 vs 公民责任
  教授要启人类之蒙昧,必先启教育行政、教育体制之蒙昧--在一个转型的国度里,教育行政之蒙昧不除,启蒙大众也就很难完成。辞职也罢,罢招也罢,都是教授与招生体制的一种博弈姿态--当"很多努力"不能奏效时,相对激烈的方式对于启蒙的推进是很有必要的……>>全文 [发表评论]
  贺卫方的决定,是因为痛感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存在着当严重的缺陷",是因为深恶于影响招生公平的保送制度等。他在教师座谈会等场合提出自己意见后未得到回应,决定以暂停招收硕士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全文 [发表评论]
  如何看待贺卫方的举动,便涉及到两个问题:一是他有没有权利自己决定暂停招收硕士生;二是在价值层面,他这样做的合理性何在……>>全文 []
·从贺卫方教授停招研究生中反思什么
  中国从来不缺少各色各样的痛苦,如果个人化的痛苦能够换来某些显然早已不合理的规则的改变……>>全文  []
·北大贺卫方为什么对招生愤怒
  单纯追求数字,多招一点就行了。这么多研究生怎么培养?全文 []

仁见智见 各抒己见

·北大教授贺卫方:关于停招硕士生事答批评者
·北大教授贺卫方:现行研究生考试是一种倒退
·教育是公平的基础 大学该为所有人的利益奋斗
·教授主动退出和停止招生 谁来质疑大学体制
·北大贺卫方:我终于知道制度不会做任何改变
·北大教授贺卫方停招:教授很生气 后果很难说
·北大教授贺卫方公开致信学校暂停招收硕士生
·北大法学教授停招硕士:学生干部凭什么能保送
·北大教授贺卫方罢招研究生:是抗争还是逃避


无独有偶:陈丹青愤然出走 vs 贺卫方无奈罢招
  ·连续4年招不到一名硕士生 陈丹青愤然出走清华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陈丹青由于种种原因,连续4年招不到一名硕士生,进而对现行的高校研究生招生体制发出质疑,并传出向清华大学提出辞职的消息。
    陈丹青感到荒谬和气愤的是,众多投考他的学生中,有许多艺术气质、修养和专业成绩都很不错的学生,但他们因为政治和英语成绩不及格而落选,有的因为只差一分而与心爱的专业无缘。优秀的艺术人才、专业人才并非想找就能找到的,他们被排斥于进一步深造的大门之外实在可惜。政治、英语几分之差真有那么要紧?考查考生的政治水平,书面考试是惟一办法吗? 进入专题  []
  ·陈丹青 vs 贺卫方:殊途同归,一样的无奈
陈丹青语录
贺卫方语录
直接原因   二十四位各地考生中,五名入围,然因外语不过关而搁置。首次接受研究生报考,约八人,无一通过两课考试。
  现行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设计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考两张综合卷涵盖多达十门课程,后果却是削弱了考试应有的专业偏向。
体制原因   没完没了的表格、会议、研讨、论文,加上满坑满谷的教材———艺术学院从未像今天这样臃肿庞大,像今天这样充斥办学的教条。   即便教师都反对,决策者却依然我行我素,理由是这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式乃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意旨。
无法忍受   对任何一位想当艺术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试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谬与侮辱。   这些人(偏科学生)只能被排除在外了,结果必然是研究生中太多考试型而非研究型人才。
考试弊端   人的才气,性情,素质,统统变成了表格数字,从这些表格上根本看不出考生是怎样一个人!
  最终四个名额却只有一个过关,老实说,这样的考试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很不公平的。
教育目标   确立一位艺术学生葆蓄终生的品格,这品格,就是陈寅恪的名句: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在已经有了以实务人才为指向的法律硕士之后,法学硕士基本上应致力于培养学术人才。
结论   我发现我受不了。
  要做我自己,只有离开体制。
  弱者的选择也许只能是退避,我决定自2006年起,不再招收法律史专业研究生。

新浪网友精彩评论
·新浪网友贺卫方教授在中国知识分子已经犬儒化和附庸化的今天敢于屡屡质疑中国教育和司法制度的弊端,实在是难能可贵。保送生制度本身就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一大怪胎。他只是给某些人提供了拉关系走后门的机会,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必须摈弃。真的很有能力就一起来参加考试吧!!全体考研学子向贺教授致敬![我来说说]
·新浪网友现在高校本科课程就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政治类的课程所佔比例过多,外语所花时间过多,严重地压挤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这种现象必须尽早改变。 [我来说说]
·新浪网友现在硕士考试比较容易了,另外硕士生的培养的确是泛滥,很多导师一个人就带10个,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去管学生,那不是误人子弟吗?我觉得中国的研究生培养必须调整和改革,否则培养出来的都是高学历假知识的人,对与科学也是一种玷污。 [我来说说]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