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四 均衡教育,新时期的大锅饭
张恒亮的博客2006年3月11日
近日,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义务教育法草案》提出了取消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称谓,目的很明确,就是减少各类教育资源间的差别。其实早在去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均衡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其基本精神是取消各类教育资源之间的差别,从而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服务。当时,我就撰文指出,均衡教育既无必要,又无可能(见拙作《无差别教育是解决“择校费”的良方吗?》)。现在,我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教育均衡化的相关理念,政府给学校的投入都一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那么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又在哪里呢?英国思想家、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不论在哪种职业,操这职业的大部分人所作努力的大小,与这种努力的必要性是成正比的。就教师而言,如果无论干得好坏,拿到的薪水都一样,他又为什么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呢?可见,教育均衡化正在沦为新时期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教育服务说到底也是一种产品,如果都生产的是一种性能、质量、品种、花色完全一样的产品,那么如何满足公众对教育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没有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又如何生产得出多样化的人才,没有多样化的人才,社会经济又如何协调地发展?
均衡教育观念的提出是缘于愈演愈烈的择校风。主流观点认为,择校是因为学校有差别,如果没有了差别,择校也就无从谈起。这能解决问题吗?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家长有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冲动,就即使学校之间没有了差别,他们依然会选择优秀的老师进行教育服务,择校将演变成为择师,择校费也将成为择师费。所以,造成择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及家长错误的成才观。这一成才观错在哪里呢?这就是把大学生等同于人才,大学毕业才算同时也就算是人才。用数学术语讲,大学毕业成了人才的充分必要条件,发展到现在,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变为名牌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生。这在认识上违背了客观现实。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因为从现实来看,学生的天赋是千差万别的,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显然,没有考上大学的不见得就不是人才,而考上大学也不见得就是人才。换言之,考上大学既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而我们主流观念却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成才的充分必要条件。正是由于这一错误认识,我们的社会及其家庭才一不顾及孩子的具体特点,二不考虑社会的客观需要,都要求学生争取考大学、考重点大学、读研究生以至博士等。这样以来,广大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学习成绩,为此,才有了中小学生负担沉重,家长才有了追求重点学校的冲动,也才导致了择校问题的屡禁不绝。同时,它还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大量的学生去考高中上大学,结果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而用人单位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无法满足,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由于生源不足而发展受阻……。因此要根绝择校风,必须彻底扭转社会主流观念对成才及用人上的错误认识,而不是取消教育资源间的差别,实现教育的均衡化。
哲学上讲,平均、平衡是相对的,而不平均,不平衡是绝对的。从教育资源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加大投入实现教学硬件设施的相对平衡,但师资力量如何做到公平呢?况且,由谁来评价师资水平呢?由政府还是由学生及其家庭?因此,笔者认为,均衡化教育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就教育服务这种产品来看,有差别是正常的,关键是要保证每一种教育都合格,每一个求学者(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求学者)都上得起学。打个比方,合格的教育资源是普通电视,而优质教育资源是高清电视、数字电视,那么,我们要做的是让所有的人都买得起普通电视,至于有人愿意花更多的钱买高清电视、数字电视那是他自己的事。
当然,教育具有公益性,政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在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应该完全负担经费,就是非义务教育阶段也要负担一定的教学成本,但在经费的划拨上应当进行改革,应当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券制度,就是政府并不直接向学校拨款,而是将这种款项以教育券的形式发给学生及其家庭,学生及其家庭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各个学校的办学质量选择在哪所学校求学,学生报到时将教育券交给学校,学校再拿着教育券到政府处申领拨款。这样,为了获得更多的教育拨款,学校就会千方百计的吸引学生,它们首先就会在教学服务上展开竞争。从而保证学校办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激发。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