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试内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 23:39   新浪考试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导读】复习时注意对论战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本考点属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占比重分值也较大,中国同盟会等知识点在高考中反复出现,大多是选择题和问答题。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意义、三民主义的分析评价等,仍将是今后高考的重点。

  (1)同盟会的成立

  (2)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

  (3)“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试题举例】(2008·全国文综卷Ⅱ)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只要抓住题干“根本分歧”并结合所学知识回忆就能解答。他们论战的根本分歧涉及近代中国的政体,所以C是正确答案。A项是对外国列强的态度立场。B项实行“平均地权”是革命派的土地纲领。D项推行议会制度是维新派提出的措施。

  (4)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2.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

  【导读】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应加强复习。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重要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几乎年年都有考题,以选择题为主进行考查。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对辛亥革命这一内容的综合了解。武昌起义是重点。

  (1)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2)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

  【导读】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涉及考点多,覆盖面广,题型全面。南京临时政府、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意义、教训以及失败原因,都是今后考查的重点。

  (1)“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

  (2)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4)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四、北洋军阀的统治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观性试题较少。重视对典型知识的考查,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备考的重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

  (1)袁世凯专权与称帝

  (2)“二次革命”

  (3)“二十一条”

  (4)护国运动

  【试题举例】1915年底,梁启超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中表示:“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该文要维护的“国体”是(  )

  A.开明君主制   B.君主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护国运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现行国体”和“他种国体”是指什么。“现行国体”是指孙中山建立的共和政体,“他种国体”是指袁世凯想建立的帝制政体。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出现过选择题与材料题。复习中重点掌握民族资本主义在本阶段的特点、成因及其对以后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

  (2)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试题举例】(2008·天津卷)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属容易题。此题考查20世纪初的社会思潮,选项B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不正确;题干没有反映出张謇对农业的态度,所以选项D不正确;张謇投身于近代工商业,从经济角度看,是发展实业,从政治角度看,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以选项C的“重利轻义”不正确,选项A是正确答案。

  (3)无产阶级的壮大

  五、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新文化运动

  【导读】本考点在近年高考的命题中出现频率较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复习中应注意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的内容及其变化、历史意义,特别要重视与前面的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联系比较。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试题举例】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是近代中国的早期思想解放运动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两个历史事件,考查考生的比较能力。A、B、D是共同点。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只适合新文化运动而不适合戊戌变法。

  2.五四运动

  【导读】本考点命题的重点是对典型概念的考查。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的背景及其意义。

  (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2)五四运动的经过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导读】党的建设与发展是高考历史考查的重点。本考点的重点内容是中共诞生的背景、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注意从中共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来把握中共成立后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试题举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负责人(  )

  A.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B.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C.主持了中共“一大”   D.出席了中共八七会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与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者,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任书记。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推动和指导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张国焘主持了中共“一大”;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共八七会议。因此,正确答案为B。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4)工人运动的高潮

  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出现,命题多集中于革命统一战线和孙中山。今后会从不同题型、不同角度进行考查。复习中注意国共合作的必然性、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北京政变

  (3)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4)五卅运动

  (5)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试题举例】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

  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

  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答案】A

  【解析】本题形式上考查的是国民革命军,实际上考查的是黄埔军校的特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25年创办的国民革命军以黄埔学生为基础,并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而黄埔军校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政治教育同军事训练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而且国民革命军中,许多共产党员在军队中担任党代表或政治部主任。由此可知,国民革命军注重思想和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正确答案为A。

  5.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导读】本考点在高考中的分值比重较小,且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估计这种状况将继续保持,可作一般了解。

  (1)北伐军胜利进军

  (2)工农运动的发展

  (3)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导读】本考点在近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低,分值较小。建议复习时着重理解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的原因教训和对以后中国革命的影响。

  (1)帝国主义的干涉

  (2)“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3)“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

  (4)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