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导读】本考点在教材中叙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考纲列出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近年在地方卷中出现过选择题,而在全国文综卷中没出现过题目。由此可见,属于全国命题的地方,要重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复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特点和影响以及垄断组织的评价都要很好地掌握。
【试题举例】(2008·重庆卷)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船成功。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导读】近年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命题中,选择题少,大多是材料题,复习时要注意掌握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导读】复习时要注意整体掌握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本考点近年命题不多,复习时注意掌握亚洲觉醒的特点并与亚洲革命风暴进行比较。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亚洲的觉醒”时期,唤起亚洲各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运动,除了下层人民的斗争外,还有( )
A.以士兵为主要力量的民族起义
B.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运动
C.以殖民者后裔为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D.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的能力,学生往往忽略对亚洲觉醒的学习,所以此题属于较难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亚洲觉醒”的时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采用特例的方法: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来进行分析作答,选择D项。
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导读】本考点近年没有命过题,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解即可。
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读】本考点近年命题不多,考查的重点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对一战的概况及其影响命题不多。复习时可不作重点。
【试题举例】(2008·全国文综卷Ⅱ)
下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涉及内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解答的关键点在于抓住德国、奥匈帝国,可以把时间锁定在1914—1918年,同时要注意进攻箭头,沙俄遭到了周边国家的进攻。结合一战的知识内容判断,本题是反映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俄国与德国等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一战,遭到了英、法、美、日等国纠集协约国进行武装干涉。因此C项1918年为正确答案。
五、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导读】本考点在2006年命题较多,且多为综合性材料题。2008年备考可略作了解。
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导读】教材中将本考点与下一考点合为一节,在2006年全国文综卷中出现过许多题目,题型为选择题。2008年的备考中,属于全国文综卷的省份,可以不作为重点复习内容。其他省份要重点掌握新经济政策。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出题的意图在于学生往往忽略关于十月革命的学习,属于容易题。学生可以直接结合所学选出正确选项。七月事件暴露了临时政府不愿意与工人阶级分享政权的意图,这是阶级矛盾作用的结果,而无产阶级也从中明白了和平仅仅是一个幻想,是一厢情愿而已。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题干实际上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因此选B。A项时期还未建苏维埃政权,故排除。C项是实行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新经济政策,故排除。D项已是1927年12月以后的事了,因此不正确。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导读】本考点在近年高考中命题不多,可以不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
(1)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