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考试范围:货币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20:54   新浪考试

  [考试范围]

  经济生活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导读】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复习的重点应放在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上,以及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的作用和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货币的基本职能

  【导读】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货币的基本职能上。往往与其他的知识的考查相结合,复习过程中应注意货币职能的灵活运用。

  4.金属货币与纸币

  【导读】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货币的产生与发展的理解。其中纸币的发行量是考查的重点,多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运用上述知识认识我国的货币政策。

  【试题举例】(2008·海南卷)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数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①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②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③与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④与流通中的商品数量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货币流通规律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的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的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者与卖者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由此可见,③错误,②④正确,答案该选C。货币的需求量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即货币本身的价值越大,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少,反之,货币本身的价值越小,所需要的货币量越多。故①错误。掌握书本的基本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导读】本考点在近年的高考中少有涉及,建议学生在复习时重点把握正确对待货币的态度。

  2.结算与信用工具

  【导读】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结算有两种,一是现金结算,即直接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收支行为;二是转账结算,即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货币的收支行为,信用卡、支票等就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学生在复习时,要明确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外汇和汇率

  【导读】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复习中,学生要结合我国当前汇率的形成机制以及我国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的这个背景,加深对外汇和汇率的理解。

  【试题举例】

  我国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  )

  A.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

  B.有利于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C.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D.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

  【答案】CD

  【解析】人民币升值导致以人民币计算的进口商品价格下降,A错;人民币升值后,以外国货币计算的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B错;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有利于促进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优化出口贸易结构,从而带动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C应选;人民币升值使同样多的人民币可以换到更多的外汇,从而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D应选。

  二、价格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与价格

  【导读】学生在复习本考点时,只要熟悉两者的内涵即可。

  2.价值决定价格

  【导读】本考点包括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等知识,历年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建议学生在复习时要加强对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的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试题举例】

  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由于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故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为4;价值总量为40×4=160;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无关,所以价值量为40。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导读】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一直以来就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在复习中,学生要加强对价值规律的内容、等价交换原则、价格和供求关系的相互影响的理解;要注意联系粮食、猪肉、汽油、天然气等价格变化情况加以分析。

  【试题举例】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确引言的含义:商品价格贵到极点,就会向贱转化;反之亦然。这体现了商品价格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供求关系只能影响商品的价格而不能影响价值,故D不选;B、C与题意不符。

  4.供给与需求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导读】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此考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是重要的命题点。对这一考点的把握,学生要明确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各因素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导读】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也是生活气息较浓的考点。学生在复习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中的素材,阐述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如:粮食、猪肉、汽油、天然气等价格上涨或下降对消费者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导读】本考点也是高考命题点。学生在复习时,也可联系生活中素材阐述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如:提高或降低成品油价格、汽车降价及手机、电脑降价等价格的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等。

  【试题举例】

  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 中国玉米产需表单位:10 000 t

年度

产量

年度
总需求

       

需求结构

           

饲料消费

食用消费

工业加工

其他

     

2001

10 600

11 813

8 380

771

1 180

1 482

2002

11 136

12 410

8 327

737

1 380

1 966

2003

12 130

13 789

9 020

828

1 450

2 500

2004

11 400

13 077

9 156

792

1 540

1 589

2005

12 160

13 181

9 360

820

1 730

1 271

2006

13 000

13 400

10 000

600

  根据表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答案】(1)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2001年至2006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供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

  (2)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若回答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从经济常识角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回答时首先要从表格中纵向(年份)与横向(需求结构)两个方面来获取有效信息,然后把图表转换成文字。然后用供求影响价格的原理来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导致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

  3.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导读】学生在复习本考点时要结合实例,区分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不同影响,以及对互为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的不同影响。

  【试题举例】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互补商品、替代商品之间的关系。价格影响需求,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其替代商品价格不变,会导致该替代商品需求量减少,故选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量增加,引起其互补商品的消耗增加,从而增加需求量,故选④。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